南京地鐵被網友送上了一面錦旗,錦旗上面的內容是:贈南京地鐵,治不了洋人,還治不了你。

據爆料,近日,南京地鐵選擇性對待國人和外國人同在地鐵上吃東西,當時一名外國女性食用麵包、一名中國男性飲用牛奶。現場兩名執法人員僅對外國乘客進行口頭勸阻,而對中國乘客進行了行政處罰警告。

中外兩名乘客行為都違反了《南京市軌道交通條例》中的第三十八條,對中國乘客進行行政處罰警告也是有規可依。之所以此事惹得網友熱議,還在於執法人員的“中外有別”。

還有更令人難以理解的事,給南京地鐵送“錦旗”的網友被當地警察關了5個小時,還被要求寫悔過書。

政府如何進行輿論危機公關?

政府部門在應對類似危機公關上,應做到。

1.有理的事,說清依據。

本事件中,如果兩個執法物件處於不同空間、不同時間,鐵路部門完全可以拿出某某政策法律依據,講明“自由裁量權,並表示以後整改”。

2.沒理的事,認慫致歉

。本事件中,本來地鐵方已經發布“致歉宣告”,處理的很及時,沒有形成輿論。不想,經網友一激,反而錯誤頻出。第一,地鐵不該報警;第二,警察不該強制留滯。這就又形成了“輿論”熱點。

3.不清楚的,表明態度

。重慶保時捷女打臉事件,公安處理的很及時也很雞賊。本來想冷淡處理,不想網友對“保時捷女背後的男人“興趣越來越濃厚,即將形成輿論事件。故而,抓緊表態“嚴肅調查”,及時平息了網友們對公安機關的不滿。將輿論焦點從“對公”轉向“對事”,十分明智。

最後,提醒諸位,迴應網路輿論最好“少說話、多辦事”。因為,多說一句,就有可能多一個“輿論引爆點”,就越不利。

比如以前的“你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訴你”、“一樓二樓別去啊,要去就去(跳)五樓”、“你是不是黨員”等事件,類似的話都沒有意義,都是意氣之爭,結果導致輿論大狂歡,事態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