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訓練 那都不是事兒 1級 2015-10-24 回答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除了安排識字和寫字的任務外,還注重朗讀與默讀的訓練,在讀中落實語文的“雙基”。

一、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最常用的方法。教材許多課文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進行閱讀教學,教師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透過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透過朗讀的時間逐步提高朗讀水平。

我在教學《火燒雲》一課時,讓學生圍繞火燒雲上來了地面的景物有什麼變化?這個問題在文中仔細閱讀,學生很快找到第一自然段,去讀文。他們帶著問題自主的讀,反覆的讀,在練習讀文中發現變化的景物。這時,在找一名學生朗讀,其他人認真聽,感受這段文字有什麼特點,孩子們一下就發現了排比句式和出現的“了”字句,反映火燒雲上來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我在將這幾句話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練習讀文,這種輕快的“了”字尾音,淋漓盡致的展現出當時的美景,真是“看文如見其畫,聽聲如見其景”。

二、默讀訓練是四年級語文教材閱讀的重點。

在課堂上透過反覆實踐,加上教師的指導,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明確要求有多篇略讀課文要透過默讀了解內容。而精讀課文的中的探究性問題則需要在默讀的基礎上才能完成。

我在講〈爬山虎的腳〉時的重點句子的理解——“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的往上爬。”這句話的分析與理解時,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觸、變、巴、拉這幾個連動詞,學生就很難理解,因此我就讓學生默讀,給他們留有比較寬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切實的讀文字、思問題、找答案。這種默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循序漸進的,還要有教師的指導與有效的訓練檢查的過程。學生默讀後多文章的感悟與理解才是經過認真思考後的各抒己見的自主學習的結果。作為教師我們切記讓學生只讀不思,也不檢查,讓學生匆匆忙忙的,簡簡單單的隨意讀,將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只有在閱讀教學中將朗讀與閱讀有機結合,學生才會在學習中得到的不止是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閱讀過程,在讀中理解課文,並有個人體會。這時再透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與交流中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