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知識星球的會員給我發微信,說目前在強生醫療做器械,想尋求外部機會,希望我幫忙分析一下,看接下來怎麼走,聽他說完了想要離職的原因,我卻勸他不要衝動離開。

這三個訊號,告訴你該從強生跳槽了

這讓我想起月初另一位星球會員,說他目前任職於國內某醫藥民企H司,在三線城市,每個月拿著稅後1萬多的薪水,但是卻在糾結是否應該離開,他描述完自己工作經歷後,我勸他儘快更換平臺。

這三個訊號,告訴你該從強生跳槽了

那麼,在醫療行業巨頭公司工作的職場人,在什麼時候,就可以開始考慮跳槽了呢?

01

客觀因素造成市場持續的不良表現,

且長期無法透過主觀努力大幅改善。

對醫療行業來說,不論是醫藥或是器械領域,隨著國家目前對於整個行業的整改和規範,整個行業的灰色地被嚴重打壓,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場上很多產品銷量的減少,已經超出了一線銷售,甚至管理者力所能及的範圍了。

比如,醫藥行業4+7波及到的外企銷售,很多人被迫離開,不是因為自己能力差,而是因為客觀政策,對市場造成了不可抗的負面影響,導致很多人,要麼自己走,要麼被最佳化。

在面試的時候,候選人過往的業績表現,是重要的能力評估標準之一。

雖然面試官能夠理解銷售,超出銷售能力範圍內的業績下滑,但是把候選人放在一起比較時,銷售指標超額達成的,依然佔有一定的“情感優勢”。

在公司內部,銷售晉升地區經理,指標達成是硬標準,尤其是大外企,完善的培訓體制下,並不存在某個個體有絕對性的競爭優勢,不可能空著地區經理的位子,只為了等一個因為客觀因素,長期無法指標的代表。

02

在員工充分發揮能力,並得到認可後,

公司仍然無法提供更廣闊的職業平臺。

和很多知識星球的會員聊到離職原因的時候,有很多從業者的離職原因,是因為直屬經理,還有一些器械人離職,是因為經銷商管理。

但是,如果是單純直屬經理和經銷商的溝通問題,我並不認為應該是構成離職的直接原因,因為不同的立場,勢必有不同的思維習慣。

但是,如果你已經把工作做到出色後,公司在本應該給予員工發展的時間裡,並沒有給員工提供充分的平臺,這時候你就要慎重考慮了。

我就見過,有的銷售年年業績達成,竟然入職第4年才從普代升到高代,這就是缺乏職場思維的典型表現——沒有思考什麼樣的職場經歷,可以在什麼時間裡,換取怎樣的職業發展回報。

“熬資歷”不可怕,可怕的是熬的時候不思考,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03

為尋求更長遠發展的職場轉型,

職業發展邊際成本最低的時候。

現在很多從事醫藥的讀者希望轉行到器械,還有的想從醫藥轉行到醫美、口腔等細分領域。

如果說,你已經確立了自己轉型的方向,那我建議你一定要儘早開始面試。

面試的目的,未必是一定要跳槽,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瞭解對方和重新定義自我的過程,退一步說,如果在面試中,真的遇到喜歡的領域或者合拍的直屬經理,也可以算是意外的收穫了。

我見過很多地區經理,加入公司後就沒怎麼面試過,當外部突發情況發生的時候,由於地區經理在市場上的崗位,遠遠比醫藥代表要少很多,結果慌慌張張,錯失了很多本來就非常寶貴的機會。

我也見過很多聰明的學員,抱著學習新領域的心態去面試,雖然剛開始去面很多本地的醫療器械公司,甚至連終面都沒有透過,但是後來去面一家名字大家很熟悉的外企,這家外企的產品,正好和他之前面試的公司的產品是競爭關係。

他在回答“你對我們公司有什麼瞭解?”這個問題的時候,巧妙利用了當時面民企時候,面試官對他介紹的公司情況,結果通過了面試

在大公司打工,很多時候都是善始難善終,剛開始起點很高,但是天花板也很明顯,到了該升職的時候錯過機會,很多人可能就卡死在一線銷售的崗位上了。

所以,在職場上,

做最努力的員工在工作中奮鬥

做最充分的準備思考職業發展

做最壞的打算看待最後的結果

能在未雨時綢繆,才能在危機時破局

更多醫藥及醫療器械行業,職業發展【精選】原創文章,以及更多外企最新【薪酬爆料】,歡迎

關注公眾號:凱叔藥械升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