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Ghatanothoa加塔諾託亞

(我是不會在這裡提奧特曼的。那只是借用和玩梗,本身並不屬於克蘇魯神話的一部分。)

“加塔諾託亞”第一次登場出現在1933年洛夫克拉夫特與海澤爾•希爾德合作(或者說代筆)的《超越萬古》(《Out of the Aeons》)中。故事借用《無名祭祀書》敘述了加塔諾託亞的一些情況,包括——它被猶格斯的子民(Spawn of Yuggoth)帶到了地球,居住(或者說被困)在姆大陸上的雅迪斯-戈峰城堡中。由於它能夠將任何見到的它形象的人轉化成介於石頭和皮革之間的狀態,因此姆大陸上生活在雅迪斯-戈峰附近一個名叫肯那的王國裡的人們對這個可怕的怪物敬畏有加。而在《無名祭祀書》中,它更被稱為“黑暗神”(Dark God)。雖然《超越萬古》在接近結尾的時候曾使用一連串的詞語“……碩大無朋——生有觸鬚——長鼻——章魚樣的眼睛——半不定形的——柔軟——部分生有鱗片部分滿是皺紋——”來比喻加塔諾託亞的形象;但加塔諾託亞的真正形象從未被詳細描述過,而且在整個故事裡它也只是個背景板一樣的存在,並沒有真正地參與進故事之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諸多畫家筆下的加塔諾託亞總是各不相同的主要原因——考慮到它美杜莎般的力量這倒是非常合理。

在《超越萬古》之後,加塔諾託亞被遺忘了很長的時間。直到36年後,柯林•威爾森在他的小說《The Return of the Lloigor》(1969)中才重新簡單地提及了這位被困在沉沒的姆大陸上的神明。威爾森在小說《The Return of the Lloigor》中創作了一個名叫“羅伊格爾”( Lloigor)的純能量外星種族。這些生物在很早以前從仙女座降臨到了地球上的姆大陸。在小說中,羅伊格爾將加塔諾託亞視為它們中最偉大的存在,它們的神與領袖。當然這篇故事本身側重的是羅伊格爾的遺民,並沒有詳細敘述與加塔諾託亞有關的資訊。威爾森或許只是隨意地從諸多與姆大陸有關的創作中隨意挑選了加塔諾託亞將它安插給了羅伊格爾而已。

接著,在1980年的時候,林•卡特創作了Xoth系列故事的第四篇《The Thing in the Pit》。也就是在這個故事裡,加塔諾託亞被劃歸成為了克蘇魯的長子,這也是今天“迪迦奧特曼最後大Boss是克蘇魯的長子”這一流傳甚廣的說法的源頭。雖然給加塔諾託亞毫無緣由地安插了父母雙親的行為有些扯談,但是《The Thing in the Pit》其實算得上是《超越萬古》的續作,比《The Return of the Lloigor》這種隨手借用還要正統一些。在劇情上,《The Thing in the Pit》承接了《超越萬古》,提及了《超越萬古》之後姆大陸上發生的事情——崇拜加塔諾託亞的教派變得進一步壯大,不同教派的權力鬥爭變得更加激烈,並最終導致了姆大陸的沉沒。但是和《超越萬古》一樣,加塔諾託亞在《The Thing in the Pit》裡仍然充當著背景板的角色,相比之下它的兄弟,同在Xoth系列故事裡出現的Ythogtha拿到的戲份還多一些(因為體積太過巨大,把它的祭司給嚇跑了)。

——ghouls食屍鬼

早在洛夫克拉夫特開始寫作之前,食屍鬼這種源自阿拉伯地區民間故事,生活在墓地附近,以人類屍體為食的邪惡怪物就已經是英語恐怖文學裡的經典形象了。甚至就連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論文《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時,也將食屍鬼放在了與女巫、狼人以及吸血鬼等其他經典恐怖形象並列的位置上。但嚴格來說,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食屍鬼並不屬於克蘇魯神話的一部分,反而與Dreamlands系列故事有較為緊密的聯絡,但是隨著整個神話體系的不斷擴充套件,它們最終也被納入了進來。

洛夫克拉夫特在作品中第一次提及食屍鬼是在1926年9月創作的《皮克曼的模特》(Pickman‘s Model)中。在這個故事頗有愛倫•坡風格的故事裡,洛夫克拉夫特借畫家皮克曼的繪畫描述了他想象中的食屍鬼的形象與行為。其實他所創造的食屍鬼與傳統恐怖文學中的食屍鬼形象沒有太大的差異:兩足直立行走,身體前傾,有些像是狗,身上覆蓋著一種像是膠皮的面板,成群結隊地生活在墓地與城市的地下隧道中,而且它們並不是只吃屍體。但與傳統的食屍鬼形象不同的是,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食屍鬼有了許多“人”的特徵,尤其是社會生活的特徵。在皮克曼的繪畫中,它們同樣有著群體生活,會偷偷將自己的幼兒與人類的嬰兒進行調換,會教育人類的幼兒像是食屍鬼一樣生活,甚至食屍鬼本身就可能是人類墮落退化而成的。(洛夫克拉夫特對於人類的墮落和退化總是格外的恐懼和著迷)。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洛夫克拉夫特在創作《皮克曼的模特》時繪製的草圖

但是在與《皮克曼的模特》同年創作的《夢尋秘境卡達斯》(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中,食屍鬼的形象卻沒有那麼令人不安,甚至還有滑稽和有趣起來。在這個童話式的故事裡,食屍鬼變得更像是人了。它們擁有了自己的語言——一種用“咪呯(meeping)”與“咕呤(glibbering)”組成的奇怪語言;它們能夠自由地在夢境之地與現實世界的墓地之間往返;它們甚至還能與夜魘合作組成軍隊並進行有組織的戰鬥。同樣地,也是在這個故事裡,洛夫克拉夫特揭示了皮克曼的最終命運——這位來自波士頓的畫家最終變成了一隻食屍鬼(事實上在《皮克曼的模特》那個故事裡,洛夫克拉夫特已經藉著皮克曼的繪畫暗示了皮克曼是一個食屍鬼調換給人類的換生兒)。

食屍鬼之神

在1934年,洛夫克拉夫特的好友C•A•史密斯也創作了一個與食屍鬼有關的故事——《藏骸所之神》(The Charnel God),並創造了一位“藏骸所之神”——莫爾迪基安(Mordiggian)。在這個故事裡,莫爾迪基安被描述成一團不斷扭曲、能夠改變形狀的虛空或者黑暗,當它現身時會抽走周圍的熱量,讓四周變得冰冷。此外,根據故事的敘述,侍奉莫爾迪基安的祭司全部是食屍鬼,崇拜它的教團成員也全都是食屍鬼,因此很多愛好者也據此認為它就是食屍鬼的保護神,並稱它為“大食屍鬼”(The Great Ghoul)。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與食屍鬼這種經典恐怖形象有著緊密的聯絡,但在《藏骸所之神》的故事中,莫爾迪基安——和C•A•史密斯創作的許多神明一樣——並不是抱有純粹惡意的存在,甚至在一些故事角色看來它是一位較為仁慈的神明。

嚴格地說,和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食屍鬼一樣,C•A•史密斯創作的莫爾迪基安原本也不是克蘇魯神話裡的一部分。《藏骸所之神》這個故事屬於史密斯筆下的Zothique系列故事(一些講述遙遠未來、人類文明退化到原始階段的奇幻故事)中的一篇。雖然在這篇故事裡的食屍鬼也被描述成了半人半犬的形象,但考慮到“有些像是狗”是文學裡食屍鬼的常見形象描述,因此並不能拿來當成證據,所以我們也很難斷定《藏骸所之神》裡的食屍鬼與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食屍鬼究竟是一脈相承,還是兩位作家根據已有的食屍鬼故事獨立創作出的不同形象。而Zothique系列故事也是經由德雷斯與坎貝爾在自己創作的一些神話故事中引用了部分Zothique系列故事的元素後,才被勉強併入克蘇魯神話之中。

在2007年混沌社出版的《怪物之錘》(Malleus Monstrorum)中,莫爾迪基安被正式劃歸成了一位被食屍鬼崇拜的舊日支配者的陣營。至此,洛夫克拉夫特與C•A•史密斯筆下的食屍鬼才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golden mead 黃金蜂蜜酒

“黃金蜂蜜酒”最早出現在德雷斯的小說《庫文街上的小屋》(The House on Curwen Street,1944)中。在故事裡,德雷斯甚至都沒有給這種東西起一個專門的術語,就連“golden mead”兩個詞也是沒有使用大寫字母,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字面意義上的“金黃色的蜂蜜酒”。這一點描述倒是非常樸實,因為蜂蜜酒本身就是金黃色的。而德雷斯對這種東西的解釋則是:“舊神的黃金蜂蜜酒”,能夠讓飲用者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以便在維度間穿行,同時也增強了服用者的感官,並使之陷入做夢一樣的狀態。在德雷斯筆下(不僅僅是這一篇小說中),黃金蜂蜜酒總是與拜亞基一同出現,因此它幾乎成為了乘坐拜亞基的準備工作。

在1945年的小說《The Watcher from the Sky》中,德雷斯擴充套件了黃金蜂蜜酒的形式,加入了濃縮小藥丸的款式,並且也將名字改成了“黃金藥丸”(golden pellets),這就是後來你或許會在某些CoCTRPG模組或規則書裡看到其他樣式的“黃金蜂蜜酒”的最早源頭。

在更晚一些的小說中,德雷斯對黃金蜂蜜酒的作用進行了一些調整。在《The Gorge Beyond Salapunco》(1949)與《The Keeper of the Key》(1951)中,德雷斯聲稱服用了黃金蜂蜜酒後能夠將意識與身體分離,將身體留下,僅僅依靠意識旅行。這改動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引用這種神秘飲料會使得服用者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影響,但卻與《庫文街上的小屋》中的某些敘述發生了衝突,因而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比如故事中的角色服用了黃金蜂蜜酒後旅行到了別處,並且第二天發現自己的鞋子上沾著前一天夜間踩過的泥土)。

——Great Old Ones 舊日支配者

嚴格地說,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舊日支配者”對應著許多不同的術語,其中包括:Great Old Ones, Old Ones,Ancient Ones,Evil Ones等等。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Great Old Ones也不總是等於“舊日支配者”。

“Great Old Ones”一詞最早出現洛夫克拉夫特1926年創作的《克蘇魯的呼喚》(The Call of Cthulhu) 中。在這篇故事裡,“Great Old Ones”是一個邪教團體對於他們所崇拜的偶像的稱呼。但在這裡,這個詞所指代的群體並非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舊日支配者”,而是克蘇魯及其眷族。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邪教成員在故事裡表示“……它們全都躺在那座名叫拉萊耶的雄偉城市的石屋裡,偉大的克蘇魯用魔法保護著它們。等到群星與地球再一次做好了準備,它們便會在榮耀中復生。”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在提及“Great Old Ones”的同時也提到了“大祭司克蘇魯”一詞——在故事裡,我們能夠很清晰地認識到此處表達的意思是“克蘇魯的眷族這一群體將克蘇魯視為它們的大祭司”,但當將這些句子剝離前後文意思後,卻很容易產生“舊日支配者將克蘇魯視為它們的大祭司”這樣的誤解,因此有必要特別地澄清。

我們現在談論的“舊日支配者”的原型出現在洛夫克拉夫特1928年創作的《敦威治恐怖事件》(The Dunwich Horror)中。在這篇故事中,洛夫克拉夫特虛構了一段《死靈之書》的內容提到了一個群體“Old Ones”,並且寫下了那段著名的排比句“The Old Ones were, the Old Ones are, and the Old Ones shall be。”但洛夫克拉夫特並沒有解釋或定義“Old Ones”究竟是什麼,也沒有給出任何的名字,文中的敘述也更接近它的字面意思——“古老的存在”。根據有限的內容推測“Old Ones”似乎是存在於另一個維度中,人類無法看見它們,但它們曾經進入我們的世界並統治地球,也會在將來統治地球。與今天我們談論的“舊日支配者”不同,克蘇魯似乎被排除在了這個群體之外,因為《死靈之書》稱克蘇魯是“Old Ones”的“兄弟”(cousin),而且“Old Ones”似乎需要依靠猶格•索托斯才能降臨地球,因為“猶格•索托斯即是門,猶格•索托斯即是門之匙,即是看門者”。

可以說,雖然《敦威治恐怖事件》提出了用一個專有的稱呼指代那些古老的恐怖存在的想法,但並沒有為“舊日支配者”這個概念貢獻多少內容。歸根結底,洛夫克拉夫特創作的故事只是一個依靠著簡單的相互引用聯絡起來的鬆散合集。在他的筆下,他更習慣將不同的神話名詞羅列在一起創造神秘氣氛,而非真正地將它們聯絡在一起並整合成為一個真正的系統——這些都等待著德雷斯的工作。

舊神之敵

我們今天所談論的“舊日支配者”這一概念大部分都源自德雷斯的工作。《敦威治恐怖事件》中提到的“Old Ones”最終沒能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群體,而是被併入了後來的“舊日支配者”這個大概念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洛夫克拉夫特並沒有明確地定義和解釋它們“是什麼”——這使得後續作品(包括洛夫克拉夫特自己的作品)很難再將新元素摻入其中,因而它永遠都只能是《敦威治恐怖事件》裡提到的“Old Ones”。相比之下,德雷斯給“舊日支配者”賦予的概念和解釋則清晰得多(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他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他後來創作了“哈斯塔”,“克圖格亞”,“伊塔庫亞”等形象,但卻只要將這些形象與“克蘇魯”或者“阿撒託斯”一併列,讀者就會自然而然地將它們歸到舊日支配者的分類之中。

早在德雷斯創作的第一篇與克蘇魯神話有關的故事《The Lair of the Star-Spawn》(1932)中,德雷斯就已經有了將神話中的各個古老存在劃歸到一個門類裡的想法。在這個故事裡,他將“克蘇魯”,“哈斯塔”以及“雙生的汙穢——羅伊格爾與札爾”劃歸到了一起,稱它們是曾經侍奉舊神,但最終反叛,並試圖推翻舊神。這樣的敘述顯然已經故事裡提及的神話存在劃分成了兩個不同的分類“舊神”與“對抗舊神者”。但德雷斯並沒有在故事裡給這些“對抗舊神者”一個統一的稱呼,相反在這個故事裡,德雷斯倒是將舊神稱呼為“Old Ones”與“Elder Ones”。此外,在這個故事裡,德雷斯也提到了對抗舊神者的下場,即——克蘇魯被放逐到了海底的拉萊耶,哈斯塔逃到了宇宙之中,羅伊格爾與札爾則被活埋在了亞洲的要塞深處。這些敘述在德雷斯的故事一直得到了沿用,因此我們今天所說的“在德雷斯筆下,舊神在打敗了舊日支配者之後,將它們封印了起來”的說法並不準確。事實上,在他的小說中,許多舊日支配者仍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活動。

隨後,在1939年創作的《The Return of Hastur》中,德雷斯將這一對抗舊神的群體稱呼為“Evil Ones”,並且稱它們經常相互爭鬥,並且認為克蘇魯與哈斯塔都屬於“Evil Ones”(雖然故事裡也提到了阿撒託斯,猶格•索托斯,奈亞拉託提普等等名字,但是並沒有將它們進行分類)。

德雷斯在1944年創作的《The House on Curwen Street》中,詳細闡述了他對於“舊日支配者”的理解。他認為這個群體包括了烏伯-薩斯拉“自在自存之源,舊日支配者之源”,阿撒託斯“舊日支配者的統領”,猶格•索托斯,克蘇魯,哈斯塔,奈亞拉託提普,莎布•尼古拉斯,羅伊格爾,札爾,撒託古亞,克圖格亞以及伊塔庫亞。這段敘述幾乎就是德雷斯認為的所有能夠放在“舊日支配者”這一類別裡的存在了。可以看到,這張表格與我們今天所說的“舊日支配者”仍然有著非常巨大的區別,例如“阿撒託斯”,“猶格•索托斯”,“奈亞拉託提普”,“莎布•尼古拉斯”以及“烏伯-薩斯拉”這些我們今天稱為“外神”的存在,都被算在了“舊日支配者”這一類別之中。這樣的差異其實是與德雷斯對於“舊日支配者”的定義是分不開的。在他創作的所有小說中,有關“舊日支配者”群體(不論他用怎樣的術語)的敘述總是與有關“舊神”群體(不論他用怎樣的術語)的敘述成對出現。二者是相互定義了對方——“舊神”是善,“舊日支配者”是惡,所謂“舊日支配者”即是與“舊神”為敵的存在,反之亦然。因此,即使他承認“舊日支配者”的力量存在差異(例如在1952年的《The Black Island》中,他稱猶格•索托斯是最強大的“Old Ones”),但只要與“舊神”為敵,它們統統都是“舊日支配者”。

甚至就連描述 “舊日支配者”與“舊神”的術語也是在相似的過程中被確立下來的。嚴格地說,在德雷斯的早期作品裡,“舊日支配者”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稱謂,“Great Old Ones”“Old Ones”,“Elder Ones”以及“Ancient Ones”之類的詞彙事實在某些故事——例如《The Lair of the Star-Spawn》(1932)與《The Return of Hastur》(1939)——裡指的是“舊神”;而在另一些故事裡指的則是“舊日支配者”。直到在創作《The Gorge Beyond Salapunco》(1949)與《The Black Island》(1952)時,德雷斯才終於釐清了術語,將“Elder Gods”,“Elder Ones”確定為舊神的稱呼,並使用 “Old Ones”,“Great Old Ones”以及“Ancient Ones”來描述舊日支配者。這一決定有著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Great Old Ones”與“Ancient Ones”仍然是用來表示舊日支配者的主要術語。

德雷斯之後的舊日支配者

依靠著德雷斯的努力,“Great Old Ones”以及“Elder Gods”這些稱呼在他晚年以及去世後得到了其他許多作家的認可。坎貝爾與林•卡特都在自己的故事裡使用了這些稱呼與概念。當然每位作家都會根據自己的偏好和理解對這些概念作出一些新的詮釋。例如林•卡特與布萊恩•拉姆利都對“舊日支配者”進行了進一步的邪神化,引入了更多崇拜它們的宗教以及它們帶來的可怕災難;而稍晚一些的坎貝爾則嘗試從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外星異類與德雷斯筆下惡的化身中尋找一個平衡點,將與舊神對抗的舊日支配者們解釋為了“來自外太空的存在”(trans-spatial beings)。

“舊日支配者”這一概念的最近一次變化則是混沌社開始發行CoCTRPG規則之後。在1992年的第五版規則(或者是89年的第四版?)混沌社對神話故事裡的各種怪物進行了一次分類(在此之前,所有從阿撒託斯到深潛者都被作為敵對怪物不加分類地列在同一個欄裡)。在這版規則中,混沌社將那些顯然更加強大或者難以理解的存在,諸如“阿撒託斯”,“猶格•索托斯”與“奈亞拉託提普”,“莎布•尼古拉斯”等等挑了出來,為它們創造了一個新的分類“外神”,而認為其餘的“舊日支配者”是“似乎有著無比強大力量——以及某些彷彿超自然能力——的異類存在(alien beings),但並不是之前所述的外神那種意義上的真神”。

H

——Hastur 哈斯塔

“哈斯塔”是我想到要寫這樣一篇文章的源動力之一(另一個是莎布•尼古拉斯),我發現這個詞的含義的變化複雜和奇特得超出了我的想象。

“Hastur”一詞比克蘇魯神話本身要更加古老。它最早出現在安布羅斯•比爾斯1893年的小說集《Can Such Things Be?》中的《Haïta the Shepherd》裡。在這個故事裡,哈斯塔其實是一名仁慈的牧羊人之神。

隨後,錢伯斯在他於1895年出版的小說集《The King in Yellow》中借用了一些比爾斯的創造,比如《一個卡爾克薩城的居民》(An Inhabitant of Carcosa)裡的“哈利”(Hali)與“卡爾克薩”(Carcosa),以及《Haïta the Shepherd》裡的“哈斯塔”(Hastur)。

雖然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錢伯斯的確是從比爾斯的故事裡借用了這些詞——因為它們總是一同出現,而且詞語之間還透著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絡——但是我們並不確定錢伯斯是否和比爾斯一樣將“哈斯塔”當作一個神明來處理。更多的情況下,他似乎只是想要一些特別的名詞來營造一種神秘的氛圍而已。在小說集《The King in Yellow》的故事中,“哈斯塔”可能是一顆星星,因為《面具》與《名譽修補匠》中都將它與畢宿五、畢星團並列在了一起;也可能是一個地方,因為《名譽修補匠》裡提到了“哈斯塔的王”;或者一個人或神,因為《名譽修補匠》裡還提到了“哈斯塔之子”;甚至還可以是一位彎刀手(《The Demoiselle d’Ys》)。

洛夫克拉夫特在1927年讀到了錢伯斯的小說集,並且頗為喜歡其中的一些內容,並且在自己關於恐怖文學的論文《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Supernatural Horror in Literature)中裡提到了其中的一些內容——在此時他似乎是將“哈斯塔”當作了一個神明,因為他在談論《黃色印記》這個故事時提到了“哈斯塔的教團”(但事實上,《黃色印記》裡並沒有提到“哈斯塔的教團”,這可能是他看到故事裡的“黃色印記”後聯想到了《名譽修補匠》裡的狂人曾將“黃色印記”與“哈斯塔”等等事物聯絡在了一起,從而產生了混淆)。在某種程度上,洛夫克拉夫特後來也繼承了錢伯斯的想法——將“哈斯塔”當作一個可以拿來營造神秘氣氛的調味料。他只在一個故事裡提到了這個詞,那就是1930年創作的《暗夜呢喃》(The Whisperer in Darkness)中。在這個故事裡,“哈斯塔”一共出現了兩次,其一是:

“我發現自己正面對著某些我曾在別處聽說過的名諱和詞句,某些聯絡著最令人膽寒的事物的名諱和詞句——猶格斯、偉大的克蘇魯、撒託古亞、猶格•索托斯、拉萊耶、奈亞拉託提普、阿撒託斯、哈斯塔、伊安、冷原、哈利之湖、貝斯穆拉、黃色印記、利莫里亞-卡斯洛斯、布朗以及Magnum Innominandum(不可言說之存在)。”

其二則是:

“如果我告訴你這些人與哈斯塔和黃色印記有關,以你淵博的神秘學識應該會明白我的意思。”

顯然這兩處地方都透著洛夫克拉夫特是從錢伯斯那裡借來了“哈斯塔”的意思,因為他同樣提到了一些之前提過,而且之後還要經常提到的詞,“哈利之湖”,“黃色印記”等等。但是,我們並不知道這裡的“哈斯塔”究竟是一個地名,一個神名或者一個物品(類比黃色印記)。

隨後,“哈斯塔”一詞也頻繁出現在了其他作家的故事裡亦有所提及。休•凱夫在他的兩部作品1934年的《The Isle of Dark Magic》與1939年的《The Death Watch》中提到了“哈斯塔”——但在這兩篇故事裡,凱夫已經明確地將“哈斯塔”當作一位神明來處理了。因為在這個兩個故事裡,凱夫將“哈斯塔”稱為“邪惡王子/邪惡親王”(Prince of Evil),並且還將稱呼它為“不可言說之偉大存在”( Great One who must not be named)

Magnum Innominandum

在談論哈斯塔時,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稱呼——“不可言說之存在”(Him who must not be named, He who must not be named)以及“不可言說者”( The Unspeakable One)。究其本源這些稱呼皆來自洛夫克拉夫特1930年創作的故事《暗夜呢喃》中的一個詞——“Magnum Innominandum”。這個詞是拉丁語,意思就是“不可言說的偉大存在”。洛夫克拉夫特也在1930年初與畢夏普合作的的小說《丘》裡同樣也提到了類似的稱呼“ the Not-to-Be-Named One”。但是要指出的是,在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裡,不論是“Magnum Innominandum”還是“the Not-to-Be-Named One”都與“哈斯塔”沒有任何聯絡,畢竟他只是將“哈斯塔”摻在一連串奇奇怪怪的名字與地名裡一筆帶過而已,沒有做出過任何的解釋。

事實上,嚴格說來當我們使用“Magnum Innominandum”或“the Not-to-Be-Named One”這樣的稱謂時,本身應該指的是一個之前不曾提到的神明或存在,而非是一個前文已經提到過名諱的神明或存在的一個新稱號。這種語言習慣的源頭來自聖經的十誡——“你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埃及記20:7)正因為這一戒律,在一些歐洲的民間傳說裡認為,當你稱呼神明之名時,神明就會注意到你的存在,所以當人們想要在不引起神明(或者某種存在)注意的情況下提及某位神明(或者某種存在)時,他們就會選擇用“You Know Who”的方式來提及它。洛夫克拉夫特顯然是清楚這一點的,因為他一直將“the Not-to-Be-Named One”與其他名字並列在一起提及,防止讀者產生誤解。但休•凱夫與後來的德雷斯似乎並沒有理解到這一層意思,而是直接地將之當做一個稱呼套在了哈斯塔的身上。

(當然這個問題也可以解釋為,“不可言說之存在”是那些信徒或者畏懼哈斯塔的人稱呼哈斯塔的方式,而故事中的角色並不畏懼哈斯塔,或者不認為稱呼哈斯塔之名會引起對方的注意,所以就出現了“哈斯塔”這一名諱與“不可言說之存在”同時被提及的奇怪現象)

舊日支配者哈斯塔

事實上,在休•凱文的故事裡,哈斯塔已經粗略地有了一個邪神的樣子了。隨後德雷斯在1939年創作的《The Return of Hastur》中又進一步地予以了肯定,並將它列入了舊日支配者的行列。在這篇故事裡,與休•凱文一樣,德雷斯也提到了哈斯塔的名字,同時又將它稱呼為“不可言說之存在”( Him who must not be named),除此之外,故事還將其稱為“那些闊步行於星空之間者”(Hastur of beings who stalk the star-spaces);也就是這個故事裡,德雷斯確立了哈斯塔與克蘇魯的對立關係,同時將哈斯塔劃分到了元素論裡代表氣的一方之中。除此之外,他還在這篇小說裡提到了哈斯塔存在於畢宿五附近,並且現在混沌社的Coctrpg中關於“接觸哈斯塔”這一法術的敘述亦是來自這篇小說。

接著在1944年創作的《庫文街上的小屋》中,德雷斯又提到了哈斯塔是“與克蘇魯是半個兄弟”( half-brother of Cthulhu)並且有著生有蝠翼的追隨者(指拜亞基)。如之前在克蘇魯的相關解釋中提到過的那樣,德雷斯並未詳細說明哈斯塔或者克蘇魯的親屬關係問題,因此這樣的敘述顯得有些奇怪。甚至就連德雷斯似乎也放棄了這樣的想法,並且再也沒有在他的其他的小說裡提過類似的概念。

在1952 的《The Black Isle》裡,德雷斯又提到了哈斯塔是克圖格亞的盟友,並與之一同對抗克蘇魯與伊塔庫亞。這處敘述實際上有些奇怪,因為根據德雷斯對於舊日支配者的元素劃分,哈斯塔與伊塔庫亞均屬於氣的領域,但元素論並非僅僅為了描述舊日支配者之間的衝突而存在,同時也對敘述舊日支配者及其追隨者的特徵有著一些指示意義,因此同屬氣領域的哈斯塔與伊塔庫亞相互爭鬥可能也並不是特別的稀奇的事。

在德雷斯的小說,哈斯塔的形象並沒有被詳細地描述過。《The Return of Hastur》中曾提到哈斯塔降臨時伴有彷彿不屬於塵世的邪惡紫色光線。而在1957年的故事《The Gable Window》德雷斯也簡單地提到了一處可能是哈利之湖與哈斯塔的影像,其中包含了某些章魚的特徵(可能是對於克蘇魯這個half-brother的效仿)。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羅伯特•普萊斯為《The Gable Window》所做的插畫——哈斯塔,不可言說者。

遠方的歡宴者

1976年約瑟夫•布倫南在他的故事《The Feaster from Afar》提到了哈斯塔的另一個形象“遠方的歡宴者”——這是一個乾癟的黑色飛行怪物,它生長著尖端帶有銳利鉤爪,能夠切開受害者的頭顱吸走他們的大腦。

黃衣之王?

黃衣之王(The King in Yellow)這個形象,以及它與哈斯塔的關係比我們今天在TRPG小冊子裡看到的內容複雜得多。關於黃衣之王形象的變化我們留到相關的詞條再談,在這裡我們主要談論黃衣之王與哈斯塔的關係。

雖然有大量材料提到是的德雷斯最早將黃衣之王描述成為了哈斯塔的化身,但事實上在我讀過的德雷斯所創作的與哈斯塔有密切關聯的小說中並沒有談到這一點。不過,在他最早提及哈斯塔的小說《The Return of Hastur》中,的確提到了哈斯塔與卡爾克薩以及哈利之湖的聯絡。而且這聯絡在他的許多的小說裡都得到了確認。這基本上算是為黃衣之王與哈斯塔的聯絡打下了基礎。但是在德雷斯的筆下,並沒有什麼被稱為king的存在,更別說“The King in Yellow”了。

隨後,林•卡特根據錢伯斯的故事創作了一些與卡爾克薩有關的故事,例如十四行詩《Litany to Hastur》(1965),《Carcosa Story About Hali》(一個未完成的故事片段,後來被收錄在了《Tatters of the King》)以及《King in Yellow: A Tragedy in Verse》(1993)。在這些故事裡林•卡特將重心放在了卡爾克薩與那個曾在早前故事裡若有若無提及到的神秘國王身上,而非僅僅只是舊日支配者哈斯塔的故事,從而塑造出了一個神秘的、統治著卡爾克薩的王,一個獨立存在的恐怖神明——同時又與哈斯塔扯上了千絲萬縷的聯絡。在他的故事裡,他經常提到了國王的襤褸衣衫(Tatters of the King)(類似的形容也出現在錢伯斯關於黃衣之王的敘述中),因而也有人將它筆下提到的這位國王稱為襤褸之王(Tatters King)。此外,在《Carcosa Story About Hali》中,林•卡特同時也將哈斯塔稱為“居於深淵者”( The Dweller in the Depths),“阿撒託斯之子嗣”(Spawn of Azathoth),“莎布•尼古拉斯的伴侶,納各與耶布之父”( Mate of Shub-Niggurath,fathering Nug and Yeb upon her)以及“舊日支配者之王子”(Prince of the Great Old Ones)。與德雷斯筆下類似,哈斯塔因為領導舊日支配者的反叛被鎮壓到了湖中

最終將黃衣之王與哈斯塔的關係演變成今天這幅樣子的人是約翰•提尼斯。提尼斯是CoCTRPG規則衍生品《Delta Green》的創作者之一。他在Pagan Publishing公司為《克蘇魯的呼喚》桌面遊戲規則發行的雜誌《The Unspeakable Oath》上編寫了大量的設定與跑團模組,重新塑造了哈斯塔與黃衣之王聯絡。而且為了使得這個“黃衣之王”的藝術形象更接近錢伯斯等人創作的早期小說中那個語焉不詳的神秘國王,而非德雷斯筆下的宇宙章魚怪物,提尼斯甚至還將哈斯塔/黃衣之王描述成了熵的具現(這一概念後來也出現在了一些CoCTRPG的模組和衍生規則,比如提尼斯創作的Delta Green RPG裡),並且使得哈斯塔/黃衣之王的故事與模組更加傾向於超現實主義與瘋狂,而非傳統神話的驚駭與恐怖。

——Hounds of Tindalos廷達洛斯獵犬/緬茄之犬

首先解釋一下“緬茄之犬”這個稱呼的緣由。“Tindalo”一詞是東南亞地區一種樹的別稱,屬於南洋緬茄的一種,因此在哈爾濱大學出版的《邪神復甦》一書中就將 “Hounds of Tindalos”翻譯成了緬茄之犬。但並沒有明確地證據顯示弗蘭克•朗在選擇這個名詞時考慮了它的實際意義,或者他只是隨手挑了一個詞語而已。

“廷達洛斯獵犬”最早的形象出現在弗蘭克•朗1929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緬茄之犬》(Hounds of Tindalos)中。在小說《緬茄之犬》裡,弗蘭克•朗並沒有描述廷達洛斯獵犬的形象,也沒有解釋為何要將它們稱呼為“獵犬” (Hound)。實際上,在整個故事裡我們都是透過故事中角色的語言敘述來了解這種生物的,故事並沒有正真提及它們出場時的景象。

弗蘭克•朗非常習慣於使用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敘述創造出許多離奇而陌生的概念,並且能夠透過這些概念讓讀者產生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所以他故事裡的許多東西都被廣泛使用在了其他的作家筆下。廷達洛斯獵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他創造出廷達洛斯獵犬的兩年後,洛夫克拉夫特就在《暗夜呢喃》(1931)提到了這個詞;亨利•哈瑟也在他於1937年出版的小說《The Guardian of the Book》中提到了廷達洛斯獵犬,並且聲稱它們居住在位於空間邊緣的一個混亂的,星雲般的宇宙裡,並且與“外面的東西”(Outer Ones,從故事前後文來看,可能是指哈斯塔、猶格•索托斯等等存在);德雷斯也在他的小說《The Lurker at the Threshold》(1945)中提到了廷達洛斯獵犬。

在創造出廷達洛斯獵犬的55年之後,1984年,弗蘭克•朗再度在自己的小說《Gateway to Forever》中講述了廷達洛斯獵犬的故事。但這一次,他借角色之口描述了自己的造物的模樣,稱它們有著閃光的眼睛與交錯的顎,像是狼一樣,但當它們移動時,它們的形象會飛快地發生變化。這些描述後來成為了很多畫家參考的物件。

——Hyperborea 終北之地/北方淨土/希柏里爾

“Hyperborea”一詞源於希臘神話,它的原意是指一群居住在“比北風更遠的地方”的巨人,有時也被衍生為他們所居住的那片土地。由於在希臘神話認為北風之神玻瑞阿斯居住在色雷斯,因此這些巨人被認為生活在色雷斯以北的地方。但另一部分傳說聲稱,他們居住的那片居住在一片完美的土地上,天上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對於現代人而言,這聽起來像是指北極圈的極晝,而克拉克•阿什頓•史密斯關於“Hyperborea”的想象也來自於此。

發生在終北之地的故事通常被認為是克蘇魯神話的一個分支。早期的終北之地故事(即那些為這一系列定下基調的故事)基本都由史密斯一人創作。這些故事與發生在現代背景下的克蘇魯神話故事有很大的不同,它們更加接近於一種克蘇魯神話和劍與魔法故事的混合體。需要指出的是,與終北之地有關的故事不應當與羅伯特•E•霍華德筆下的“海波瑞恩時代”(The Hyborian Age)系列小說(即有關征服者庫爾以及蠻王柯南的一系列小說)相混淆。雖然兩者的靈感都來自於希臘神話中Hyperborea的傳說,創作的年代也基本相同,而且克蘇魯神話也從後者中借鑑了其中的一部分東西(比如說蛇人),但是海波瑞恩時代系列故事更接近於純粹的劍與魔法故事,除了它們都提到了位於北極附近的Hyperborea外,兩者並沒有多少相通之處。海波瑞恩時代系列故事應當被視為是一個存在於克蘇魯神話之外獨立的體系。

史密斯筆下的終北之地系列故事主要包括9~11篇故事(數量依劃分標準不同有所不同),其中包括:

1931年

《The Tale of Satampra Zeiros》;

1932年

《The Door to Saturn》,

《The Weird of Avoosl Wuthoqquan》,

《The Testament of Athammaus》;

1933年

《The Ice-Demon》,

《Ubbo-Sathla》,

《The House of Haon-Dor》(未完成片段);

1934年

《The White Sybil》,

《The Seven Geases》;

1941年

《The Coming of the White Worm》;

1958年

《The Theft of the Thirty-Nine Girdles》。

但由於這些故事都是以生活在終北之地上的人物為中心敘述的,而且史密斯筆下的終北之地系列故事並不存在一個類似《夢尋秘境卡達斯》那樣將資訊彙總在一起的故事,因此關於終北之地的資訊都非常零碎,分散在各個故事之中。此外在史密斯與同一時期創作的其他一些小說,比如《Ubbo-Sathla》(1933),也提到了一些概述性的資訊。

總體來說,在史密斯筆下,終北之地是一塊位於今天格林蘭島附近的大陸(或者數個大型島嶼),其存在的時間段大約在古近紀到更新世(《Ubbo-Sathla》(1933));其上先後出現兩個中心城市——最初的Commoriom以及Commoriom被廢棄後的新中心Uzuldaroum(《The Tale of Satampra Zeiros》(1931));Commoriom被遺棄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一位被稱為The White Sybil的存在(一個女神或鬼魂)預言了它的毀滅,因而人們逐漸放棄了這座城市(《The Tale of Satampra Zeiros》(1931),《The White Sybil》(1934));此外,根據這位The White Sybil的預言,終北之地最終也因為被冰蓋完全覆蓋而徹底毀滅(《The White Sybil》)。

此外,史密斯的終北之地系列故事對於現代克蘇魯神話另一個重要貢獻是,它創造了許多後來被劃分為舊日支配者的神明,包括Abhoth(《The Seven Geases》(1934)),撒託古亞(Tsathoggua)(《The Tale of Satampra Zeiros》(1931))與Ubbo-Sathla(《Ubbo-Sathla》(1933))。

在史密斯死後,林•卡特接過了終北之地系列故事的創作,並且以“死後合作”的名義(即利用史密斯的一些點子與故事片段創作小說)創造了沃米人(Voormis)——實際上沃米人的形象參考了洛夫克拉夫特經常在自己的小說裡提到的長著長毛、並非是人類的撒託古亞信徒,但由於洛夫克拉夫特始終都只提到“長著長毛”這一個特徵,因此林•卡特筆下的沃米人究竟是不是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撒託古亞信徒仍然存在一些疑問。

I

——Innsmouth 印斯茅斯

印斯茅斯最早出現在1929年底到1930年初洛夫克拉夫特創作的長詩《來自猶格斯的真菌》(Fungi from Yuggoth)中。當然,這首詩並沒有詳細敘述印斯茅斯的具體情況,只是將之描述為一個位於阿卡姆附近的港口。對於印斯茅斯的真正敘述來自於洛夫克拉夫特在1931年年底創作的小說《印斯茅斯的陰霾》(The Shadow over Innsmouth)。這篇故事如此完整地補充了印斯茅斯的地理、歷史以及社會活動,以至於,德雷斯後來在將近20篇不同的小說裡都提到了印斯茅斯卻只做了些非常小的修補。

1992年的時候,混沌社又發行了一套由凱文•A•羅斯主筆根據《印斯茅斯的陰霾》設計的一套CoCTRPG戰役《Escape from Innsmouth》;這一戰役後來被改編成了著名的第一視角射擊遊戲《地球黑暗角落》。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混沌社當年為《Escape from Innsmouth》戰役集設計的印斯茅斯地圖。

——Ithaqua 伊塔庫亞

伊塔庫亞是德雷斯最早創造的幾個舊日支配者之一,甚至比愛好者們更熟悉的哈斯塔還要早。早在1933年,德雷斯剛開始創作克蘇魯故事時,他就在故事《The Thing That Walked on the Wind》中創造了伊塔庫亞——事實上,這也是第一個以伊塔庫亞為主的故事。德雷斯在創作《The Thing That Walked on the Wind》以及後來的《Ithaqua》(1941)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拜克伍德的小說《The Wendigo》(1910)的影響,而這個故事又受到了阿爾岡昆人(一支居住在五大湖以北的北美原住民)神話的影響。因此也可以說伊塔庫亞是以北美民間傳說中的溫迪格為原型創作的,事實上,德雷斯也不避諱這一點,在許多小說裡,他也會將伊塔庫亞稱為溫迪格(Wendigo)。

在故事《The Thing That Walked on the Wind》裡,伊塔庫亞被描述為一個來自冷原(Leng)的空氣元素。信徒以活人祭祀的方式崇拜它,而它也能將人捲入空中,讓受害者適應高空的寒冷並伴隨它一同旅行幾個月時間,接著又將受害者從高空拋下——如果受害者僥倖落地不死的話,他也會因為無法適應地面溫暖的氣候而快速死去(這其中的很多情節都類似小說《The Wendigo》)。在這個故事裡,德雷斯將伊塔庫亞描述成為了一個巨大的人形陰影,擁有兩顆如同星星般閃亮的眼睛,並且會在地面上留下巨大的網狀腳印,同時也給予了它許多其他的別名,例如死亡行者(Death-Walker),風之主(Lord of Winds),風行者(Wind-Walker)。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由Fantasy Flight Games公司(桌遊《魔鎮驚魂》東家)根據《The Thing That Walked on the Wind》創作的伊塔庫亞形象。

雖然現在我們大多數時候看到有關伊塔庫亞的畫作都是類似上面的形象,但是在1941年德雷斯創作小說《Ithaqua》時,他略微改變了伊塔庫亞的形象,而將之描述成為一團綠色與紫色混合的雪,帶有閃亮的眼睛,像是一大團沒有具體形狀的風雪。由於這個形象在表現力與視覺衝擊上都不如前一個巨人形象,因此這一形象的畫像並不常見。不過混沌社在供守密人使用的《怪物之錘》規則書裡的確收錄了這一形象。

除了德雷斯本人外,布萊恩•拉姆利也將德雷斯創造的伊塔庫亞寫進了以提圖斯•克羅(

Titus Crow)為主角的系列故事以及其他一些短篇故事裡,包括《Born of the Winds》(1975),《Spawn of the Winds》(1978),《The Clock of Dreams》(1978)以及《In the Moons of Borea》(1979)。

在他的故事裡,伊塔庫亞統治著一個被稱為Borea冰雪世界,原本德雷斯筆下伊塔庫亞帶著受害者在高空旅行的情節也相應地改變成了伊塔庫亞其實是帶著受害者去往了Borea,並將他們囚禁在冰雪荒原之中。在拉姆利的故事裡,伊塔庫亞甚至會嘗試與人類女性繁衍後代——試圖創造某個屬於他的族群。

J

K

——the King in Yellow 《黃衣之王》

作為一齣戲劇《黃衣之王》最早出現在錢伯斯於1895年出版的小說集《黃衣之王》中。在該小說集的前四個故事《名譽修補匠》(The Repairer of Reputations),《面具》(The Mask),《大龍之庭》(The Court of the Dragon)以及《黃色印記》(The Yellow Sign)中均提到了一本被稱為《黃衣之王》的劇本,而且《面具》與《黃色印記》這兩個故事在開始前還引用了劇本中第一幕第二場的部分內容。但實際上除了第一個故事《名譽修補匠》外,另三個故事僅僅只是簡單地提及了這個劇本,故事的內容與它沒有太多的關係。

在《名譽修補匠》中,《黃衣之王》被描述為一出邪惡的戲劇,曾被翻譯成法語,但剛在巴黎出版就被查禁,但同時又在倫敦掀起了想要一睹為快的熱潮,並且就這樣一邊被各國查禁,一邊又在新的地區引發了人們爭先閱讀的熱潮,最終逐漸傳播開來。甚至,按照書中角色的說法,這齣劇本能夠讓人發瘋,徹底毀掉閱讀者的生活。但故事沒有明確地敘述《黃衣之王》的內容,只是零碎地提到了一些片段,這些片段中包含了許多從安布羅斯•比爾斯的故事《Haïta the Shepherd》與 《An Inhabitant of Carcosa》借用來的詞語,例如“哈斯塔”,“卡爾克薩”,“哈利之湖”等等,似乎說明《黃衣之王》的內容與這些東西有密切的關係。此外,這些片段裡也提到了其他一些後來經常出現在其他作家小說中的詞語和敘述,例如“蒼白麵具”,兩位分別名叫“卡西利達”與“卡米拉”的角色(他們也出現在了《面具》的引文中),以及“黃衣之王的扇形碎布長袍”等等,部分內容似乎暗示了一位“國王”(The King,可能是指黃衣之王這一存在)統治著卡爾克薩這個神秘的城市。

但是,由於《名譽修補匠》採用了“反小說”方式進行敘事,因此這些內容並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如果你讀過《名譽修補匠》,你就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這並不妨礙後來的作家們繼續選擇以這些內容為基礎繼續編織關於《黃衣之王》的傳說。

而在《面具》,《大龍之庭》以及《黃色印記》中,錢伯斯也簡單地提及了《黃衣之王》以及其中的一些片段內容(與《名譽修補匠》中提到的大同小異),但是這些故事與《黃衣之王》這處戲劇本身的關聯卻非常鬆散。

在《黃衣之王》小說集出版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黃衣之王》這齣戲劇都沒有再被作家們——包括錢伯斯本人,洛夫克拉夫特以及德雷斯——再提起過。但是,隨著德雷斯將哈斯塔塑造成了一名舊日支配者,卡爾克薩與哈利之湖等等詞語重回讀者們的眼前,《黃衣之王》這出虛構的戲劇也逐漸被重新挖掘了出來,出現在了小說作家筆下。

在1970年,《黃衣之王》小說集出版75年後,美國科幻奇幻作家詹姆斯•布里斯在他的故事《More Light》以及它的續篇《The Dream-Leech》裡再次提到了《黃衣之王》這齣戲劇——《More Light》也因此在1997年被混沌社收錄進了哈斯塔系列故事《The Hastur Cycle》小說集中。在《More Light》中,一個名叫比利•阿瑟林的角色拿到了《黃衣之王》劇本的副本。阿瑟林聲稱此劇本是由錢伯斯寫下來的,而且後來轉交到了洛夫克拉夫特手中——但故事的主角卻認為阿瑟林手中的劇本其實是阿瑟林自己編造的。不論如何,布里斯創造的這一版《黃衣之王》戲劇中使用了大量錢伯斯在之前故事裡提到的名字,並給他們安排了不同的身份。戲劇被設計發生在哈利之湖邊的哈斯塔(在這個故事裡將哈斯塔視為是一個城市),講述了哈斯塔的皇室舉辦了一場化妝舞會,試圖引出一個名叫“黃衣之王”的神秘存在,並使用一種用來代表“真相”、被稱為“蒼白麵具”的面具驅逐它。作為結局,“黃衣之王”於舞會上現身,並詛咒哈斯塔的所有居民以及他們的子孫都將永遠帶著面具,不能再取下。

但是,布里斯筆下的這齣戲劇與錢伯斯之前的敘述存在著一些差異,例如某些錢伯斯曾使用過的引文並不在對應的位置上,第一幕並不像錢伯斯筆下那樣存在著兩個不同場,以及某些人物的名字是錯誤——但是這些錯誤可能是布里斯有意為之,用來論證故事中主角的猜測——即這一出的《黃衣之王》其實是故事中的另一個角色阿瑟林自己編造的。

林•卡特後來在《The King In Yellow: A Tragedy in Verse》修正了這些錯誤,並使用了更加華麗和富有詩意的詞藻,創造新一版的《黃衣之王》。但是《The King In Yellow: A Tragedy in Verse》並沒有真正完成,只是一個片段,並且與《More Light》一樣被收錄進了哈斯塔系列故事《The Hastur Cycle》小說集中。

在此之後,《黃衣之王》的戲劇內容被不同的作家多次重寫,依據提爾斯(CoCTRPG衍生規則《Delta Green》的創作者之一)的敘述,《黃衣之王》現在至少存在七個不同的版本。

——the King in Yellow 黃衣之王

與《黃衣之王》那齣戲劇一樣,“黃衣之王”這個形象最早出自錢伯斯的小說於1895年出版的小說集《黃衣之王》中。實際上,在錢伯斯筆下,黃衣之王最初只是《黃衣之王》戲劇中的一個角色。根據那些故事裡的零碎劇本資訊,黃衣之王在劇中似乎是一個非常可怕,同時也可能極為強大的角色。雖然在小說《名譽修補匠》中,故事的主角認為戲劇中提到的那個“黃衣之王”是真實存在的“國王”,並且將它稱為“萬王之表率,萬帝之楷模”(a King among kings, an Emperor among emperors)。但是由於《名譽修補匠》特殊的“反小說”敘事方式,這一資訊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在《黃衣之王》小說集的另三個故事《面具》,《大龍之庭》與《黃色印記》中,同樣也提到了黃衣之王,但大多數地方仍是在指《黃衣之王》那齣戲劇中的角色。只有在《大龍之庭》的結尾,主角在陷入某種幻覺之中時,曾聽到了黃衣之王的耳語——但是與《名譽修補匠》中一樣,我們並不知道這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還是故事中的角色在閱讀過《黃衣之王》的劇本後產生的幻想。

在所有這些故事裡,當錢伯斯談到黃衣之王的時候,經常也會提到“黃衣之王的襤褸斗篷”以及“蒼白麵具”這樣的描述,因而後來的很多人都認為黃衣之王肯定身披著某種破爛的斗篷並且與“蒼白麵具”(Pallid Mask),所以後來也產生了“襤褸之王”(The Tattered King, The King of Tatters)的稱呼。

雖然錢伯斯並沒有在故事裡描述黃衣之王的形象。但是當《黃衣之王》小說集出版時,發行方弗蘭克•丁尼生•尼利在為小說集製作封面時設計了一個黃衣之王的形象(此封面的畫家已經不可考了),這一形象也成為了後世很多畫家的參考物件之一。我們今天看到的那些帶翅膀或者光暈的黃衣之王畫作形象基本都來源自這一版本。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1895年版的《黃衣之王》小說集封面。

正如前面說過的那樣,在《黃衣之王》小說集出版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黃衣之王》這齣戲劇都沒有再被作家們提起過,因而按道理來說作為劇中角色的黃衣之王也自然沒再被提起過。但實際情況卻有些離奇。

1926年到27年間創作的小說《夢尋秘境卡達斯》(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 )中,洛夫克拉夫特提到了一個這樣的形象:

“在房間的遠端是一座修建在五級臺階之上的高大石臺;而在石臺上的金色王座中坐著一團笨拙的人形。他披著一件上面描繪著紅色圖案的黃色絲綢長袍,並用一張絲綢面紗遮蓋著他的面孔。斜眼商人用手對那個東西比劃了某個符號,接著潛伏者用一隻覆蓋著絲綢的爪子舉起了一支雕刻著作嘔圖案的象牙色長笛,並從它那抖動的黃色面紗下吹奏出了某些令人嫌惡的聲音。”

(實際上這個形象早在在洛夫克拉夫特於1920年創作的《塞勒菲斯》(Celephais)中就已經出現過,但在《塞勒菲斯》中,洛夫克拉夫特只提到了它帶著一張遮住臉的黃色絲綢面具,並沒有提到黃色長袍。)

此外在1929到1930年創作的長詩《來自尤格斯的真菌》(Fungi from Yuggoth)中,洛夫克拉夫特再次提到了這一形象,

“他們低語,那個東西戴著一副黃色絲綢面具,

這面具上古怪皺褶似乎隱藏著一張

不屬於這個地球的臉,”

在這些故事裡,洛夫克拉夫特將這個形象稱為“不應被提起的高階祭司”(high-priest not to be described)。如果我們隔絕掉其他所有的外部資訊,僅僅只從《夢尋秘境卡達斯》這個故事來看,這位“不應被提起的高階祭司”很可能只是一位侍奉奈亞拉託提普的月獸,或者奈亞拉託提普的化身——因為故事裡提到,當高階祭司身上的絲綢被掀起一個小角時,倫道夫•卡特立刻意識到了它是什麼東西,並嚇得轉身就逃,而從整個故事來看,唯一讓卡特如此恐懼的就是曾經囚禁過他的月獸。但無論如何,它不可能是哈斯塔的化身,因為此時距離《暗夜呢喃》(洛夫克拉夫特唯一一篇提到哈斯塔的故事)的創作還有4年的時間;而距離德雷斯創造哈斯塔這個舊日支配者還有12年的時間。

但是,由於這個穿著黃色絲綢長袍,帶著絲綢面紗掩蓋自己非人身形的怪物形象實在太過於吻合人們對於“The King in Yellow”這個片語的想象,尤其它還被洛夫克拉夫特稱為“high-priest not to be described”,因而特別容易想到後來德雷斯給哈斯塔安插上的稱呼“Him Who is not to be named ”,於是這個原本跟哈斯塔完全沒有關係的形象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黃衣之王畫作形象的另一個源頭,甚至還導致一部分愛好者們認為黃衣之王其實可能是奈亞拉託提普,而非哈斯塔,的化身(尤其是那些特別不喜歡德雷斯作品的愛好者)。畢竟,錢伯斯可沒說黃衣之王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混沌社出版的模組《Tatterdemalion》裡關於黃衣之王的插圖。

我們今天看到的黃衣之王形象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混沌社開啟了CoCTRPG產品線後的創作,尤其是提爾斯的創作(參見哈斯塔:黃衣之王?一節)。正式由於混沌社孜孜不倦地生產相關的跑團模組,才使得黃衣之王這個原本只存在於劇本里的角色終於演化成為了一個實際存在的形象。

——Kingsport金斯波特

雖然今天金斯波特經常被拿來與阿卡姆、印斯茅斯這樣出現在小說裡的著名城鎮相提並論,但是在早期的故事,關於金斯波特的描寫並不多見。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確存在一個叫做金斯波特的城市(位於田納西州),但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金斯波特則是位於馬薩諸塞州。

洛夫克拉夫特第一次提及金斯波特這個地名是在1920年創作的《可怖的老人》(The Terrible Old Man)中,但與出現在早期故事裡的阿卡姆一樣,金斯波特在這個故事裡只是一個簡單的地名不包含任何其他資訊(除了它可能很靠近海邊以外)。

隨後,在1922年12月的時候洛夫克拉夫特去了一趟位於馬薩諸塞州緊鄰著塞勒姆的港口小鎮馬布爾黑德。這次旅行讓他喜歡上了這座鎮子,並且後來在回憶時提到自己看見了落日光輝之下被積雪覆蓋的小鎮,並且稱那是他將近四十年的人生中一次最為強烈情緒波動。

隨後,在1923年十月創作的《魔宴》(The Festival)中,洛夫克拉夫特就用自己在馬布爾黑德看到的景色描寫了金斯波特的雪景,並依照著馬布爾黑德的實際情況,刻畫了金斯波特的一些街道與教堂,並且將金斯波特定位成了一個與馬布爾黑德類似的海港。但是由於《魔宴》本身並不長,因此關於金斯波特的資訊並不像是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其他城市——例如阿卡姆與印斯茅斯——那樣充足。

接著,在1926年創作的《銀鑰匙》(The Silver Key)中,洛夫克拉夫特提到倫道夫•卡特——這個他筆下用來象徵自己的角色——年幼時曾在金斯波特,或者金斯波特邊的小山上,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而同年創作的《霧中怪屋》(The Strange High House in the Mist)也將故事背景放在了金斯波特——但卻並沒有透露太多與金斯波特有關的資訊。

後世的作家也沒有為金斯波特增添太多值得一提的東西。和阿卡姆類似,金斯波特的的具體化與詳細化的過程發生在混沌社開啟CoCTRPG產品線之後。1991年混沌社關於“洛夫克拉夫特之國”(Lovecraft Country,指洛夫克拉夫特筆下虛構的那片新英格蘭土地)的產品線中的第三本書《Kingsport: The City In The Mists》。

邪神與那些創造邪神的人(二)

混沌社出版的金斯波特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