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人們需要創新的時候會說的一句話:要打破框架,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角度去思考。我想有很多人都有如此經歷。

但是,都在說“框架”,卻基本沒有人真正去思考什麼是“框架”。框架到底是什麼?它就像是水中月霧中花,我們有時能體驗到它,卻無法真實地抓住它看個明白。我們往往在自己或者別人有了一個新想法的時候,豁然開朗,驚喜連連。也會有一些事後總結,但下一次遇到需要打破框架時,仍然無從下手,束手無策。

為這個問題我曾經傷透了腦筋,但最終我跨出了第一步,並堅持尋找到底什麼是“框架”。今天我們就一起剖析這個問題。

因為無法仔細端詳“框架”,所以我們也無法給它下一個確切的定義,這是我的第一個判斷。我們用思維工具來思考思維本身,不能淺嘗輒止,需要找到思維的DNA和原子分子層面的規律。因此,我想先從“框架”包括什麼說起。

框架無處不在,種類也多種多樣。有些框架容易識別,而有些卻很難意識到。正因為如此,框架的力量才異常強大,它在我們無意識層面指導我們進行思考和行動。

為了更好地分析框架,我把它分為三種大的型別:有意識的,半意識的和無意識的。

第一種,有意識的框架。是最容易被我們理解的,也是較容易被識別的,因此也是較容易調整的。

有意識的框架可以細分為:原則、方法、邏輯、途徑、理論、模型、策略、風格等。有意識的框架多是理性思考的結果,框架的優劣取決於我們獲取知識的質量、見識等。我們一生都在學習,並在學習過程中不斷調整修正我們的框架。只要我們有足夠多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意願,有意識的框架會逐漸得到最佳化。最佳化後的框架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完成各種任務,因此,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做起事情會更得心應手。

有意識的框架可以透過學習獲得。而學習的方法可以歸結為以下幾種:體驗、試錯、觀察、閱讀、思考五種。關於對有意識框架的學習,我們會在後面重點討論,再次不再贅述。

第二種,無意識的框架。是我們很難意識到的,甚至是無法意識到的型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思維都是無意識的,更不要說對框架的認識和思考。可能有人會說,誰不知道自己在思考?除非是傻子!但事實上是沒有理解思維的本質,如果你瞭解過什麼是

批判性思維

,可能就沒這麼自信了。

無意識的框架可以細分(包括但不限定於以下)為:思維方式、文化、觀念、世界觀、情緒、態度、感受、母語、感覺、關係、原始人性、認知偏差與盲點、

感性思維

等等。

因為框架的無意識,而我們只能透過

理性思維

對其進行歸納,過程本身存在缺陷。目前無法總結出所有框架型別,對框架的分類也無法做到準確,因此只能在逐漸完善逐步歸類的路上。在此拋磚引玉,望有志之士和智力超群的夥伴們能從中找到規律,供大家參考學習。

第三種,半意識的框架。介於無意識和有意識框架之間的部分,也有很多框架存在。這種框架中,有些我們能夠意識到,有些卻意識不到,或者我們自以為意識到了,實則我們並不瞭解本質,因此我把它們歸為半意識框架。

半意識框架的型別,我大致歸結如下:概念、性格、信念、價值觀、經驗、學習、記憶、行為、聯想、習慣、正規化、思維謬誤等等。

以上三種框架,每一種細分型別都包羅永珍,涵蓋了人類研究的很多智慧,無法一一羅列,也無法全部洞察,我們只能認識到這些框架的存在,並不斷積累總結。只有認識到足夠多的框架,我們才可能突破思維的

極限

,不斷深入到思維邊界,創造更多精彩的世界。

但同時,意識到框架、識別框架還遠遠不夠。意識和識別框架,並不代表我們可以熟練掌握每種框架,更別提可以靈活運用。

本次只籠統地討論可能存在的框架型別,後面我們會對每種框架進行持續的更新討論,並列舉很多實用的案例,供大家學習切磋,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