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蒙古人一直都有個困惑,他們的歷史都是由旁邊的民族站在觀察者的角度來寫的。

比如我們說蒙古人的名字。

從一開始蒙古語言裡就借用了大量的突厥語的詞彙,畢竟周邊的塔塔爾,克烈,乃蠻等部都有突厥血統。成吉思汗征服乃蠻後,由維吾爾人塔塔統阿根據回鶻文字創立了蒙古文字,形成了回鶻蒙古文。文字的借用也將中亞突厥語的大量詞彙進入蒙古,使得蒙古人名也有突厥化傾向。

後來忽必烈信奉佛教,尊藏傳佛教大師八思巴為國師,創立蒙古新字。全民改信藏傳佛教,廣譯佛經,至十六十七世紀已廣為普及。此時引入了大量藏語和梵語的詞彙,也大量取代了之前的一些蒙古詞語。所以這會開始的很多蒙古人名都有藏語和佛教色彩。

後來清朝統一了蒙古諸部,用分封和親和黃教來分化統治,兩百多年來也帶來了些許的滿洲色彩和一定程度上的漢化。這些也體現在了人名上。

後來建國後就更加漢化了,很多人乾脆就起的漢名了。

除了上述周邊文化的影響外,蒙古人姓名還有翻譯的問題。除了漢語音譯的差異外,蒙古語的各方言也是有影響的。比如衛拉特西蒙古和東蒙古一直是有語言差異的。

另外一點,十六世紀時為了便於轉譯佛經。1587年科爾沁的阿尤希固什創立了蒙古阿里嘎裡字母體。該文字元子音可以表達所有藏梵語音,且可表達所有蒙古語所無之子音。故成為蒙古文之大宗主流。所以之前之後有些人名的書面表達有所變化。

蒙古人名的例子題主已舉出,就不詳列了。

話說電視劇裡演《成吉思汗》的演員叫巴森,也有叫巴桑,也有叫巴特爾,後來演《狼圖騰》又叫巴森扎布。你看音譯在當下都是不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