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轅北轍的歷史典故,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嗨我來了17 2020-10-17

有時候事情本來想好的發展方向,然而在真正施行的時候卻和想的背道而馳,這時候總會有南轅北轍之感。南轅北轍的字面意思就是心裡想著向南,但車子卻向北而取。當然引申的意思就是目的和行動相反。

南轅北轍的歷史典故,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

南轅北轍這個詞是很早就有的,那南轅北轍有什麼歷史典故呢?它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

的確,南轅北轍是有歷史典故的,其歷史典故是出自《戰國策。魏策四》,本來在戰國後期,曾經強大的魏國開始國力漸漸的變的衰弱,但魏王還是想攻打趙國。當時魏王想要攻打邯鄲,那時一個叫季梁的本來已經奉命出使,此時聽到這個訊息於是就半路而返回,返回後的他來不及換乾淨整潔的衣服,也沒有顧及身上的塵土就去見魏王,想勸魏王這次攻打趙國的打算。

當時季梁給魏王說了一件事:今天我在來的時候遇到一個人,他正在向北駕車,而他卻告訴我想要去楚國。

南轅北轍的歷史典故,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

我就說去楚國怎麼向北走呢!他說他的馬很好。我說你的馬雖然好,但這卻不是去楚國的路。

然後他又說他的路費很充足。我還是那句話你雖然路費多,但這始終不是去楚國的路。他又說我的馬伕很會駕車,這些條件好是好,但離楚國卻越來越遠了。

如今魏王您想要成就霸王,那您的舉止行動就要取信天下。然而今以強大的軍事去攻打邯鄲,雖然會讓疆土得以擴大。但離您的霸業卻越來越遠了。這道理就像那個要去楚國的人,卻向北走。

南轅北轍的歷史典故,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

南轅北轍告訴我們的道理就是說有時候的行動和目的並非是致的,而是相反的,就是說有時候雖然想的挺好,也會得到不少。然而但真正施行的時候,結果所得到的卻和想的恰恰相反。

南轅北轍的歷史典故,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呢?zclyyh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