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七劍下天山)的傅青主扮演者?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2-08 回答

於承惠,1939年8月16日出生於山東蓬萊,國家一級演員、武術家、編劇、武術指導。

1982年,在張鑫炎導演的電影《少林寺》中飾演反派“王仁則”。1986年,和李連杰一起主演電影《南北少林》。1993年,主演並參與制作電影《東歸英雄傳》。2005年,參與演出黃曉明、劉亦菲主演的電視劇《神鵰俠侶》。2008年,飾演電視劇《李小龍傳奇》中李小龍的師傅葉問。2013年,主演電影《四大名捕》系列最大反派安雲山。

望採納!

電視劇,(七劍下天山)的傅青主扮演者? ﹏ヽ暗。殤╰゛Y 1級 2016-02-08 回答

蕭然物外傅青主

笑天2006-08-2408:36:57

“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

這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的一句評語。傅青主,很多人知道他還是從看梁羽生武俠名作《七劍下天山》開始,更多人知道他恐怕是因為徐克拍的電影《七劍》。不過,《七劍》中的“傅青主”讓我很失望,演員劉家和先生據說是一位有功夫的藝人,但他在片中塑造的形象氣質卻是比較失敗的。歷史上的傅青主,其實和《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藥師倒頗有些相似,是一個天才型的雜家,一個仙風道骨、飄逸絕倫的絕頂人物,一個至情至性的奇男子,一個真正的武林高手。

手頭有本《傅山評傳》(魏宗禹著),自圖書館借來兩個月了,斷續讀來,對傅青主有了更多的認識。傅青主,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卒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陽曲(今太原)人,初名鼎臣,後改名山,字青竹,後改字青主,字號頗多,已知的已有石道人、朱衣道人等50多個名號。

傅青主博學多才,當時人就稱讚他的學問像大海一樣廣博(“學海”),可以說他是個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在經學、先秦子學、佛經道藏、醫學、書法、繪畫、詩詞、音韻、訓詁之學甚至武學等各方面都有較深造詣,其涉獵之廣、成就之大,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特別是他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戰亂不穩之際,“著述無時又無地”,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委實是奇蹟了。

他是一個書法家,被推許為清初第一人。《淮安府志》記載傅青主到淮安後,“寓能興寺……山詩名遍天下,淮人求詩字,門限幾斷。又數為淮民脫冤,人德之。”慕名來求他書法詩歌的人幾乎把門檻都踏斷了!(一點都不讓現在的追星族呢)而且他每到一地,路見不平即挺身而出,為民解冤,深得百姓的愛戴。

他是一個畫家,他的畫與八大山人風格相近,《圖繪寶鑑》評述道“畫出町畦之外,邱壑迥不猶人,其才品海內無匹,人不能盡識也。”讚譽他的山水畫突破傳統技法風骨,卓絕於世。

他是一個醫學家。說他是“家”,除了因其醫術高明,還因為他寫了不少醫學著作,據傳不管是多麼複雜難治的病,他都能手到病除,來找他看病的人非常多,他“貴賤一視之”,並不因病人的貴賤富窮而差別對待,在當時就有“仙醫”的美名。青主所著醫書遺稿,被後人整理編為《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特別是《傅青主女科》是中醫學名著,至今仍惠及醫界。

他是一個旅行家,足跡踏遍了半個中國,他甚至把自己的歸宿想像為,走不動了就死在山林之間(“橫屍於大林丘山間”)。清人王士禛《池北偶談》記載青主父子“常粥藥四方,兒子共挽一車,暮抵逆旅,輒篝燈課讀經史騷選諸書,詰旦成誦,乃行。”生動展示了一幅苦中有樂的行旅讀書圖!

他是一個武林中人,史家稱他“性任俠”,在他的詩中也有“劍術惜其疏”,“盤根礪吾劍,金鐵滿山鳴”的句子。然而更有力的證據是,1984年在山西靈石縣發現了一本名《傅山拳法》的拳譜,經鑑定正是傅青主所著。又據《石膏山志》載,清順治四年(1647年)春,青主和兒子傅眉到山西靈石縣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戲,傳與寺內主持道成法師,接著又傳授給了寺內和尚以及當地名士吳成光。確實,想想青主既參加過抗清鬥爭,又敢於在戰亂動盪之際行走天下,沒有一身武功和膽氣倒是不正常的。

但我最佩服傅青主的,還是他的民族氣節和至性至情。滿清入主中原後,作為一名有骨氣的知識分子,傅青主參與並支援了民間的抵抗運動,並因此被逮入獄,受到嚴刑拷打,但他“抗詞不屈,絕粒九日幾死,門人有以奇計救者得免”。康熙皇帝下詔舉行博學鴻詞科考試,透過這個手段網羅各地有名儒士,傅青主被迫到北京後,素聞傅青主才學的康熙帝免去了他考試的形式,直接授予他“中書舍人”的名譽官職。按慣例是要向皇帝磕頭謝恩的,但年邁的青主倒在地上,絕不磕頭,在那個專制權威壓死人的時代,這是難能可貴的傲骨。

傅青主是一至情至性之人。他重師生之義。崇楨九年,他的老師袁繼鹹被誣陷入獄,29歲的青主率領書院同學100多人進京告狀,史載“山徒步走千里,伏闕訟冤。孫振怒,大索山。山敝衣藍縷,轉徙自匿,百折不回,繼鹹冤得白。當是時,山義聲滿天下。”(孫振,指當時誣陷袁繼鹹的山西巡按御史張孫振)更可貴的是,當袁繼鹹重新被啟用後,在武昌當官(“湖廣武昌道”),邀請傅去武昌,但青主以“違老母久”(很久沒有見到老母親了)的理由婉言謝絕。他重夫妻之情。他這一生只娶了一個妻子,在青主26歲時他的愛妻病逝,之後他再也沒有續絃。他自己說是作了道士的緣故,而瞭解他的戴廷栻則一語道破,“自謂聞道,而苦於情重”。十四年後,在他漂泊的路上,他寫了首懷念妻子的詩,其中有“不然爾尚存,患難未能捨”的句子,讀來令人心酸欲泣。魏宗禹先生說青主行醫精通婦科,想來是因為妻子的緣故,這我是相信的。他重父子之情。他是一個好父親,把兒子傅眉培養成了文武全才。當傅眉因病逝世後,青主悲痛萬分,精神上受到極大打擊,不久離世。傅眉臨終前寫了《臨終口號二首》的詩:“父子艱難六十年,天恩未報復何言。忽然支段渾無用,世報生生烏哺緣”和“西方不往不生天,願在吾翁雙膝前。我若再來應有驗,血經手澤定新鮮。”初讀至此,笑天亦是心神激盪,心有所念,眼淚奪眶而出,這是怎樣深沉的一種父子深情啊!青主知道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唯一的擔心是傅眉留下的兩個孩子會被人欺辱,於是一生甚少求人的青主分別給他的一些做官的朋友寫信,低首託孤。他給李振藻寫道,“愚父子怛焉長逝,特以兩孫為託,孱弱無依,窮鳥不能不投長者之懷也。”他給魏象樞寫道,“環翁知我為我,使此兩兩孱小,得安田畝間。隔世拜惠,乃莊子所謂死生同貫也。”他給載夢熊寫道,“家門不幸,兩孫失依,內外眷屬無可緩急者。羅叉外侮,良繁有徒,群凌沓至,實難支御……特遺此書,求加護持。”我不知道後來這些富貴朋友們有沒有幫上忙,但從這些書簡中,看到了一個老人最後的心靈掙扎!給載夢熊的信中最後說“篝燈草治,筆自此絕”,已經是絕筆之辭了。

傅青主逝世後,“四方來會送數千人”,有幾千名群眾自發來為這個野道士送行,這可以說是對他一生最好的蓋棺之論。明年,青主誕辰已至400年,希望山西和全國的學界醫界以及民間能夠好好地紀念一下,畢竟,如斯人傑,400年了還沒有第二個,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一個永遠不會被磨滅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