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西湖經歷了哪幾次大規模的疏浚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1-01-27 回答

自唐至清,比較重要的疏浚和整治共有23次。

其中規模比較大的5次是:白居易【唐】、蘇軾【宋】、楊孟瑛【明】、李衛【清】、阮元【清】。詳細見下面。

唐德宗建中年間,杭州刺史李泌在西湖東南陸地鑿相國井、西井、方井(四眼井)、白龜井、小方井、金牛池6井,以解決城內居民飲水問題。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杭州刺史白居易主持築堤保錢塘湖(即西湖),蓄水灌溉農田,堤成後撰《錢塘湖石記》一文,刻石立碑於湖邊。

五代(907~960年)時,由於西湖歲久不修,葑草蔓蔽,吳越國王錢鏐於寶正二年(927年)置 撩湖兵千人,芟草浚泉。

宋代時,西湖又復葑積為田,漕河失利江河行舟不通,六井復近於廢塞,元佑四年(1089年),杭州知州蘇軾奏請朝遷以救荒餘款萬緡,糧萬石,度牒200道,募民疏浚茆山河、鹽橋河,以通 漕運,復造堰閘,以蓄湖水,並修六井。又募人種菱於西湖內,防止葑草再生,並將所售菱 款作治湖之用。浚湖挖出的葑泥築堤(即蘇堤)以通南北行人。

元世祖至元期間,曾一度疏浚西湖,作放生池,部分湖面又逐漸葑積成桑田。

明正德三年(1508年),杭州知府楊孟瑛力排眾議,在巡按御史車粱支援下,奏請疏浚西湖,由工部撥款。據明《西湖遊覽志》卷一載:“是年二月興工,……為傭一百五十二日,為夫六百七十萬,為直銀二萬三千六百零七兩,拆毀田蕩三千四百八十一畝……,自是西湖始復唐宋之舊。”疏浚挖出的葑泥,除加寬蘇堤外,在裡湖西部堆築長堤(即楊公堤);又在外湖舊三塔塔基四周,築一方圓形堤埂,埂外仿蘇軾三塔建空心石塔3座。

清雍正五年(1727年),巡撫浙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衛用銀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兩,開浚西湖湖道,在金沙港、赤山埠、丁家山、茅家埠築石堰各一座,用以蓄洩沙水入湖。

清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顏檢奏浚西湖興修水利,後由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用疏浚挖出的泥土堆築土墩(即阮公墩)。

清同治三年(1864年),蔣益澧護理浙江巡撫,創立西湖浚湖局,委錢塘丁丙主其事。

歷史上西湖經歷了哪幾次大規模的疏浚 眼淚是沒有顏色的血 1級 2011-01-27 回答

不明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