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禁忌主要有那些鴟夷子皮 2015-08-12

漢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節食物多於舊曆年前煮熟,過節三天只需回鍋。以為熟則順,生則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將一切準備齊備,過節三天間有不動刀剪之說。再如,河南某些地區以正月初三為穀子生日,這天忌食米飯,否則會導致穀子減產;過去在婦女生育期間的各種飲食禁忌較多。如漢族不少地區婦女懷孕期間忌食兔肉,認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會生兔唇;還有的地方禁食鮮姜,因為鮮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腳長出六指。過去漢族未生育的婦女,多忌食狗肉,認為狗肉不潔,而且食後容易招致難產等。

漢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各兄弟民族的優秀文化,也接受了某些民族習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禮俗禁忌,主要有:

1、喜慶日忌穿白色衣服。認為親人去世後才披麻戴孝,穿白色的衣服不吉利。當然現代人結婚時新娘白色婚紗例外。

2、對人忌說“13點”,這是一句瞧不起他人的罵人話。

3、忌說男人“烏龜”。如果說某某是“烏龜”,就等於罵他是個不中用的男子,連妻子有第三者也不聞不問。

4、許多地方忌用“4”字。因為“4”與“死”的諧音,如有些醫院的病號和病床忌用“4”來編號;有些樓盤沒有用“4”編號的樓層和房號,而用“13B”代替“14”層。

5、熱戀中的男女,忌同吃一隻“梨”,因“梨”與“離”諧音之故,還有探望病人的水果忌送“梨”,原因同上。

6、喬遷新居、祝壽忌諱“送鍾”,因“送鍾”與“送終”同音。若以“時鐘”作賀禮,要說成“送計時器”。

漢族作為一個定居農業民族,不僅注重房屋的居住功用,而且將住房與“家”的興衰命運緊密相聯。每一個家族、家庭都希望自己能夠發展壯大,光宗耀祖。為達到這一目的,人們便在住宅的建造上大作文章,設法選擇有風水龍脈、神靈保佑的區域建房,而一些建房的地點、方位及房屋陳設,由於不符合“風水”。“相宅”觀念就被列為禁忌。

選擇地址,俗謂“相地”,就是對客觀事物環境的取捨,可謂建築的前提。在漢族民間,農耕生產對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有著強烈的依賴,漸漸地,便賦予自然高度的精神象徵意義,認為自然環境的優劣會直接導致人命運的吉凶禍福。因此,在建築上,選擇好的地基就顯得十分重要。

宅基地的選擇有許多禁忌。《陽宅十書》雲:“南來大路直衝門,速避直行過路人,急取大石宜改鎮,免教後人哭聲頓。”“東西有道直衝懷,定主風病疾傷災,從來多用醫不可,兒孫難免哭聲來。”“宅前有水後有丘,十人遇此九人憂,家財初有終耗盡,牛羊倒死禍無休。”這些禁忌在民間建宅業廣為遵守。如在江蘇揚州江都縣,蓋房“主要避諱兩種地方,一是大路直衝著房子的地方,當地人叫‘路箭’;二是有河道直衝著房子的地方,當地叫‘水箭’。箭能射殺人,在這種地方蓋房子,易遇到意外之禍,是不吉利的,所以一定要避開。”(《揚州采風錄》)又據明朝《營造門》說:凡宅宜居官觀仙居側近處,主益壽延齡,人安物阜。不宜居當衝口處,不宜居塔家、寺廟、祠社、爐冶及故軍營戰地,不宜居草木不生處,不宜居正當流水處,不宜居山有衝射處,不直居大城門口及獄門、百川口去處。這是明代人建房宅選地基的要領,是以求神傷、避鬼祟、躲戰亂,圖清靜、多生殖、恐訟爭等等為準則的,這些都迎合了民間的普遍心態,百姓會爭相仿效。

選址除了以上的禁忌外,還有一個大的禁忌便是“太歲”。《論衡·難歲》對此有記述:“移徙法日:‘徙抵太歲凶,負太歲亦兇。’抵太歲名曰歲下,負太歲名曰歲破,故皆兇也。假令太歲在子,天下之人畢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其實,早在《苟子·儒效》中就有關於“太歲”的記載:“武王之誅紂也,行之日,以兵東南而迎太歲。”但太歲到底是什麼?歷來眾說紛紜。總的看與歲星(即木星)關係密切。當時的勘輿家(占卜建築吉凶之人)以為太歲為對應於天上歲星的地上凶神,可以根據歲星的位置推測地上太歲所在的方位,如在太歲方位興工動土,便會掘到蠕動的球樣的土塊,建、徙宅者應當避忌,否則遭災。這種土塊就是民間常說的太歲土,無怪有諺雲:“太歲頭上不能動土”。儘管王充極力駁斥此種“俗說”,漢代以後仍有關於太歲土主兇的記載。《酉陽雜俎·續集》卷之載:“萊州即墨縣有百姓五豐兄弟三人,豐不信方位所忌,嘗於太歲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鬥,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出,豐慎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惟一女存焉。”太歲土實為一種白膜菌,只因當時無力解釋才附會出太歲凶神的臆說。

選定住宅地基之後,再由風水地師以其對外的環境、天時的觀察、詮釋來決定整棟屋宇的朝向。若屋主人未請地師,則由大木師傅定向。風水中稱這種決定住屋朝向的方法為“向法”。

定方位要順勢,忌逆勢,根據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氣候特徵等決定“大向”,即大致朝向。一般規則是坐北朝向的“負陰抱陽”格局。一些特殊的村落則因禁忌、避煞、自然條件的限制的要求而朝東或西。方位上的禁忌不是很嚴,最忌的是地勢上南高北低,看上去極不順眼,俗話說: “前(南)高後(北)低,主寡婦孤兒,門戶必敗。後(北)高前(南)低,主多牛馬。”實際這是順乎自然,人們都是把房院建在山南水北的陽處,而不會建在山北水南背陰地裡,出門就蹬山爬坡也是很不方便的。主房建畢,要在四周增建房屋亦有禁忌。《論衡·四諱》曰:“俗有大諱四:一曰諱西益宅,西益宅謂之不詳。”所謂西益宅就是宅地向西邊擴大。對此,《風俗通》亦以為是,並進一步解釋日:“宅不西益,俗說西者為上,上益者妨家長也。原其所以,有《禮記》曰:南向北向,西者為上。”這是說南北向的房屋,西邊為尊長的住處,不能添建房屋。

隨著住宅朝向的確定,門窗的方位也被確定。門是內外空間分隔的標誌,是邁入室內的第一關口,中國人歷來重視各種門的處理,風水更是對其投以深切的關注:“宅之吉凶全在大門……宅之受氣於門,猶人之受氣於口也,故大門名曰氣口,而便門則名穿宮”。“地理作法……全籍門風路氣,以上接天氣,下收地氣,層層引進以定吉凶。”(《相宅經纂》卷一、二)民間一般立門於南、東南及東三方,俗謂“三吉方”,又以東南為最佳,俗稱青龍門。對照傳統民居的大門位置,多與此說相合。古代門向的禁忌與住家的姓氏相關。《論衡·詰術篇》雲:“《圖宅術》曰: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及《無何集》雲:“角家門不宜西向,宮家門不宜東向”等,便是這種古俗信仰的例子,這一迷信近代已不習見。

門向禁忌更多的是涉及到門外的環境。在浙江金華,“舊時正門如果正對別家屋棟、牆角、山頭、岩石等,認為是大不吉利的,必須祈求虎神相隔。”(黃子奇《金華虎俗》)俗信以為,凡人家門前有西池,為哭字頭,不祥;西邊有池,為白虎開口,不吉,皆須忌之。天津舊時蓋房,忌諱自己的屋門正對著別家的門、窗和山牆,說是“窗戶對著門,不打官司就死人。”“門對門,盡死人”。尤以門小者更遭其害,俗話謂之“大口吃小口”。若不能避,需於各自門內壘影壁牆,以擋避邪物侵襲。門口正衝小巷及鄰家房前獸頭也不行,俗以為不吉,要設法破解。門還忌正衝房簷滴水,俗話說:“房簷滴水滴門幫,一年之內死一雙;房簷滴水滴門口,不傷大口傷小口。”

總之,這一類關於門的開向、方位的禁忌多是為了避免“氣衝”。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民間有一簡便的方法便是在門邊置屏牆一堵,或直或曲。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氣暢”,因而屏牆多是不封閉的,如入口處的影壁等,使得內部空間還呈現與室外相融合流通的意向。

漢族民間在講求自然地形之吉的同時,也十分重視相鄰建築位置及向度上的相互關係。總的要求是合乎情理,忌背合,即忌與眾人的屋向相反。風水稱與眾向相反的建築為“眾抵煞”,有“煩惱皆因強出頭”的說法。對於屋前空地(稱作地臺),不能兩邊低而自己獨高,只可人高而略低,過低又不可,這正是中國“中庸”、“平均”思想在建築上的表現。

在大門前忌種大樹;在樹種選擇上,風水認為:“東種桃柳(益馬),西種桅榆,南種梅棗(益牛),北種奈杏”。又“中門有槐,富貴三世,宅後有榆百鬼不近”,“門庭前喜種雙棗,四畔有竹木青翠則進財”(《相宅經纂》卷四)。河南開封一帶流傳一種“宅忌”民謠:“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門前不栽鬼拍手。”桑與喪字諧音;“柳”指父母死後,送殯多用柳枝作“哀杖”、“招魂幡”;“鬼拍手”是指楊樹,多植於基地,其葉迎風作響,似人拍手。民間還有“屋後不栽槐”的說法。據說古時有尊槐之風習,槐於古代是吉祥、長壽和官職的象徵,因而民間禁忌植槐於屋後。河南一帶禁忌在院內種植楝樹,以為楝子為苦豆,兆主人食苦果。南方沿海一帶忌在房屋周圍種芭蕉、香蕉,俗信易聚鬼,或令婦女得血疾。《無河集》說:“有指草木言者:如宅東有杏主敗;宅西有李主淫;槐主富貴;芭蕉,招禍之類是也。”這些禁忌,貌似無稽,若考察這些不同樹種的生長特性,可知其中頗有科學道理。譬如槐樹喜光不耐蔭,適宜種於住宅南面。榆樹速生,枝葉繁茂,種於宅後有利於防風、禦寒。特別有意味的是榆樹具有極強的吸附毒氣、煙塵的效能,種於宅後能夠淨化空氣保護環境,故有“百鬼不近”的說法。房子建好後,要考慮室內的陳設和使用,這方面也有禁忌。在天津,立櫃不能對著床。河北一帶,有糊窗禁忌。據《定縣社會概況調查》說,秋後農家糊窗,如果在十月初一以前糊好,必須在窗上一角留一小孔,等過了十月初一這一天後再補。據說酆都城到七月十五日把鬼放出來,散在各二十五都不能出遠門,更不能在外住宿,山東有些地方忌雙日出門,說“要待走,三六九”。假如已經選定了一個啟程的吉日,但舊時忽然發生了不良的兆頭,如,小孩跌了跤,大哭不止,失手打碎茶杯之類,則至少須延期一日,不然,很不吉利。前面提到的楊公忌,是專門避忌出行的日子,據《無何集》雲:“世俗多畏楊公忌,謂不宜出行,皆未悉其原委,故為所惑耳。今按其說,乃是‘室火豬日’。其術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順數,值室即為楊公忌。”按這樣排列下來,楊公忌應當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相隔均為二十八天。這些日子都是禁忌出門離家的。至於楊公何許人也,考之不詳。

出門在外吃飯,有許多禁忌,如不要先喝湯,不要端著碗喝湯,要用匙,不要潑了湯;不要失落了筷子,不要打破了碗。又“出門千里,不吃枸杞”。枸杞為補腎強壯藥。這條禁忌諺語含蓄地告誡男子出門要注意控制自己,忌沾花惹草,尋花問柳。“落店”睡覺時,不要鋪著芏子睡覺,不然,會沉迷不醒。不要起床的時候站在床上,而且無論什麼時候,不要站在或坐在人家的門檻上,主人家不高興這樣。

在山路上行走時,若有人叫自己的名子,不能答應,也不能回頭看,俗以為這可能是鬼魅在試探。人名為人體的一部分,若答應了,靈魂便為鬼魅所逮,人將遭不測。行路時,還忌諱遇上殯葬的,藉以為不吉利;或將衣帽脫下,撲打數次,以為破解,謂之“散晦氣”。在山裡,旅行者最忌遇見瘴氣。遠看著山頭有煙似的、霧似的東西蒸蒸而上,這是瘴氣發生了。抽葉煙是一個避瘴氣的法子,還有其他有強烈氣味的東西,也可避瘴氣。

農耕民族多有一種戀“家”的心理積澱,出行即意味著暫處,等到十月初一再收回去。如果十月初一前糊窗不留孔,就會把鬼糊在屋裡了。據《臺灣風俗志》說,瘟疫鬼的居所,依舊時不同,常在室內各處,如中庭、東西壁下,床上、床邊下、灶前、堂前等等,如果不知瘟疫鬼何時正在何處,亂動亂撞室內東西,則會受其祟患,染上疾病的。

漢族民間十分看中建灶。河南一帶舊時忌諱火門(鍋門)朝東、西、南三向。大門朝東西,犯了“燒東西”的忌諱;朝南也不可,只有朝北方好。俗話說:“向南燒,燎太陽;向北燒,無禍殘。”又說“扭南燒北,金銀大堆。”其實,朝北立灶,是按照風勢的特點確定的,並非虛妄。

居住禁忌除了上述的以外,還包括許多內容。譬如對於遷居,漢族就頗為忌諱。民間有“人搬窮,火搬熄”、“人搬三道空,火搬三道熄”之說。這是由農耕文化的特點決定的,農耕民族主張“安居樂業”,遷徙是家業衰敗的表現。萬一不得不遷,又忌正月、九月遷屋,以為是兇月遷屋不吉。遷居時,漢族認為“搬家先搬灶”,灶王爺與家譜要選遷移到新居處,其後才能搬別的東西。居住禁忌在農村現在仍有流行。

漢族的禁忌主要有那些伊蘭回胤 2012-05-07

漢族是政治概念!以方便國家的統治!南北方的文化是不同的,兩座不同城市的文化也是不同的。漢族以前專指漢王朝的各族人,即漢人。這個概念和中國人、四川人,廣東人,福建人等實際上是平行關係!所以我一直比較欣賞周立波,他真正清醒了!

所以,一種禁忌,和一種文化,究竟是什麼呢?是你生活的土地所養育你的靈性!許多人學會了說普通話,卻忘記了自己的家鄉話,許多人懂得教科書上那虛幻的歷史傳說,卻不記得爺爺奶奶留下的用家鄉語言說的土故事!我希望你能保護好你身邊的文化,你身邊的禁忌才屬於你!否則,學習用政治手段創制的民族文化沒有任何意義!年輕人要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根。根就在自己的祖籍或者家鄉!

漢族的禁忌主要有那些lijingsandy 推薦於2016-08-30

漢族禁忌。忌吃飯前敲碗、桌;忌將筷子插在已盛飯的碗中;忌飯後扣碗;忌白喜事情菜餚單雙數上錯(二老缺一上單,否則上雙);忌在門檻上站、忌鄰居蓋房超

前或過高;忌房門與煙囪相對;忌戴綠帽;忌搖空悠車;忌午後探病人;忌房前栽楊,房後栽柳,忌兒童出水痘時炒豆或崩苞米花等。禁初夕打破器皿;忌正月初一

至初五掃地、殺生,水和垃圾等出屋門;忌初二至初七動針線;忌禮物送鍾;忌下午結婚;忌婚禮席上白色豆腐菜;忌夫妻在孃家同房。

漢族家中禮節。問候、握手。春節期間互問“過年好”“發財”。晚輩對長輩實行跪拜叩首禮。清末和民國時期,境內各行各業徒弟拜師要行一跪四叩首禮。接待客

人要主動到門外熱情迎接。主客交談時家人應避開,不要面帶倦容,打呵欠或不時看時鐘。吸菸時不能對著客人劃火柴、吐煙霧、咳嗽,打噴嚏應把臉扭向旁邊,最

好用手帕掩住口鼻。客人告別時要婉言相留,如走時要讓客人先行,隨後送至門外。漢族人請客,客人要按時赴約,待客菜餚宜雙數,主食以紅小豆飯為上品,主人

要陪到客人表示酒足飯飽方可下桌。飯後要敬茶並徹心相談。

漢族的禁忌主要有那些和尚愛猴子 2012-05-07

漢族的禁忌很少,和其他民族共同的禁忌差不多,獨特的禁忌都集中在祖先祭祀有關的事情上。漢族絕對不是簡單地政治概念。他是很明顯的一個文化多元的大民族。從早期的氏族部落開始逐漸同化,形成同一文字,同一語系,同一意識形態的大民族。漢族與華夏族有明顯的承襲關係。其他民族的加入並沒有改變他的根本屬性。

漢族的禁忌主要有那些放開內個娘們 2012-08-12

就知道一個,筷子不能插飯碗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