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蕭蕭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華科「兇猛」,今年益甚。

隨著畢業季和招生季裡的一次次「官宣」,華科畢業生也一次次出現在熱搜、熱議中。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一方面,外界感嘆華科的人才產出力,從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最高201萬年薪入選者,到26歲博士生受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另一方面,華科官宣的字裡行間,也展現著不拘一格培養人才的態度,比如近期披露的10篇SCI本科生,不僅直博斯坦福,其導師的鼓勵和稱讚更是羨煞旁人:

「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

而這些官宣,毫無疑問只是華科人才輸出和實力的冰山一角,也只是華科這幾年進擊態勢的表現之一。

現象:進擊的華中科技大學

最新引發關注的是一位華科本科生。

華科官方公眾號披露,這位本科生在四年內一共發表了SCI論文

10篇

,其中3篇一作或共同一作。

其導師更是評價他為「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

不僅如此,更進一步的公開資訊中,還顯示這位少年還成為華科有史以來,

首個直博斯坦福

的本科生。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但這還不是結束,外界也開始把更多華科之前披露的優秀人才成果聯絡在一起。

當做

華科現象

來關注。

在更早之前,華科透過官方渠道,已經陸陸續續披露了許多優秀畢業生:

三位華科博士生,拿到華為「天才少年」計劃最高年薪——《最高年薪201萬 ! 三位華中大“天才少年”煉成記》

專訪「天才少年」之一的張霽——《為什麼選擇華中科技大學?“天才少年”有話說!》

……

除此之外,26歲當上湖南大學的女副教授,本科、博士(直博)均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

上述幾位優秀的華科畢業生的履歷和詳情,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展開了。

他(她)們倒並非“完全”由華科培養,即本科就學成於華科。

但幾位的共同點而言,都是在華科經歷了“點石成金”的發展經歷,並且現在用結果做了證明。

在官方披露的採訪中,他(她)們更是直言不諱表達了對華科成長的感慨。

華科經驗

首先被提及最多的是,華中科技大學在科研資源方面的投入。

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姚婷,在採訪中有細緻介紹。

她說,從

裝置資源

來看,華中科技大學在計算機系統結構和儲存領域的排名非常靠前,研究中心雖然年輕,但是實驗室有幾十年的積累。無論是科研成果、還是平臺資源,都非常豐富,而各類科研的實驗平臺和器件都能夠得到支援。

學術資源

方面。姚婷表示,讀博期間,她能夠接觸到國內外許多知名教授,得到老師們在研究課題、論文寫作、參加學術會議等各個方面的指導;對於各種機會和挑戰,課題組和導師都全力支援她去把握和嘗試。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而且大學之道,在於大

華科導師展現出的不拘一格,也被他們的學生多次談及。

姚婷在美國聯合培養的時候,曾經中了一篇在加拿大舉辦的會議論文,而她的導師、萬繼光教授,讓她不要顧慮訪學期間的費用問題(學校無法資助出國開會),他個人會提供經費支援。

姚婷感慨說,她所接觸過的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老師都有一種“華科氣質”,對學生非常友好、科研工作又非常務實、踏實。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而這次頗受關注的本科生胡滿琛,雖然導師給出的「學術水平已達到博士畢業生水平」評價,有對學生的鼓勵之意,但也能側面窺見華科老師對學生的關懷。

另外,衚衕學的履歷中,頗為閃亮的還有幾次暑期科研實踐……

與大多數人選擇生產實習不同,他主動申請去做暑期科研,進行國際交流,陸續在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光電研究中心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等地進行學習與科研。

雖然申請交流,個人成績也佔據重要的因素。但這背後,如果沒有華科資源和鼓勵,應該會讓一切變得有挑戰得多。

所以歸結起來,在這波華科現象背後,華科展現出了這樣的「經驗」:

一是資源;

二是導師——真正對學生關懷備至的老師,而不是專案boss;

三則是政策鼓勵和協同。

修行在個人

當然,對於這些優秀人才來說,學校提供的,自然只是外因。

一個人的發展,更必然的原因在於個人努力。

這些優秀的華科畢業生被關注,如果只是看到結果而忽略了過程,那

見賢思齊

的意義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如果也提綱挈領歸納一下,上述華科官方披露的優秀畢業生,又展現出了哪些優秀經驗?

1、慎獨

還是姚婷,高考後的暑假,她就報了三個月的新概念英語班;大學期間,保持7點半到8點早起,學習到晚上10點多。正是自律,造就瞭如今的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入選者。

而且這樣規律作息、高度自律的習慣,也能在左鵬飛、張霽和胡滿琛身上看見。從他們的採訪中可以得知,這些天才少年們幾乎將一天之中三分之二的時間投身於科研。

而“各方面都很強”,靠的是不斷的鍛鍊和積累。

26歲受聘湖大副教授的李晟曼也在採訪中坦言,在實驗室做實驗“三年如一日”,才能產出令人滿意的成果。

2、善思

張霽和姚婷都曾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是富有主見的人,父母「從不干涉他們的決定」。

而這次獲得斯坦福博士offer的胡滿琛,也曾在經驗分享時說過:

學生自己要有意識self-motivate……政策的幫助和改變是求之不得的,但自己要主動更積極地接受更多思想,更多的觀點,工科生也不是盯著實驗室學就行了,要有交叉學科的思想。

無論是張霽,還是左鵬飛,亦或者是姚婷,他們放棄高薪選擇華為的理由,都是因為“企業目標和自身興趣相符”、“是根據自己對專業的瞭解和愛好做出的選擇”。

如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5年的博士苦讀,當然值得更好回報的薪水。

但正如姚婷所說,只有真正對這門學科感興趣,才能在5年博士期間研究出真正有價值的成果。

3、逆流而上

我害怕長時間在單一的環境裡喪失鬥志,所以希望能到企業試一試,激發潛能、提升價值。

要失敗很容易,一個方面不行都會失敗。但如果要成功,得各方面都很強才行。

上面兩句,是姚婷和左鵬飛曾經說過的話。

學習是一個逆流而上,不進則退的過程。

而從大一下學期就開始接觸科研的胡滿琛,本科期間能發表10篇SCI論文,與他自身的努力也不無關聯。

最後,值得關注的是,進擊中的華科,官方披露傳播得越廣,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華科現象正在帶來的影響

有來自校友的委屈和調侃:

此前就讀華中科技大學,總是被當成三本,不被認成三本都要驚喜一下。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而隨著這些報道出現,更多網友表示,有了報考華中科技大學的願望。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甚至,連文科生都對華科表示了心動。網友表示,願意為了華科去學學理科。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當然

生源

聲勢方面的影響,也會進一步影響到——排名。

根據艾瑞森校友會網歷年高校排名(簡稱校友會排名),我們以表格的形式,來看一下華科的歷年排名。

可以看見,相較於去年的第12名,今年華科的排名上升了

5位

,目前居全國第7。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這也是華科歷史上排名最高的一次了。

雖然在2017-2019年間,華科的整體排名有所下滑,但它在科技方向的實力依舊可以用沉穩、低調來形容。

從近幾年國內大學所獲十大科技進展排行來看,華中科技大學以5項進展,名列第4。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而從獲得科技獎的情況來看,華科2016-2019年整體獲獎的數量與北大並列。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儘管,也有網友認為,華科近年的排名上升或許與造勢、宣傳有關,但華科也用自身的實力證明,學校的科技水平並非一蹴而就。

並且華科校友也能給出「證明」。

比如華為,內部的華科系更是佔據了高管的半數,包括華為公司兩位副董事長、輪值CEO郭平與胡後崑,前CFO孟晚舟,高管鄭寶用等,均出自華中科技大學。

校友的力量,也在目前華為十幾萬員工中繼續生根發芽。

另外,12億人都在用的國民App

微信

,締造者張小龍,也是華科畢業生。

華科如今的熱議,也讓這些校友又一次被關注。

也存在別樣的聲音

這些優秀的華科學子,他們努力、拼搏的精神,固然得到了大部分網友們的認可和讚歎。

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別樣的聲音。

一方面,網友本身的「同齡焦慮」和對「一夜成名」的優秀少年的本能質疑。

以剛剛畢業的斯坦福PhD本科生為例,在知乎上就有這樣的熱議話題: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討論中有善意評價,比如知乎網友「牛孝月」認為,這樣的一句話,只是導師對這位同學的

肯定

勉勵

這是很正常的一句話,從中可以看出,導師愛才心切,作為前浪,對後浪寄予厚望。

類似的話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也可能聽前輩們說過。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經授權轉載

但也不乏另一方面的質疑:

認為學校在

「包裝」

「造神」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也有人匿名發言diss,這樣對人才的大肆宣傳對學術界和廣大研究者百害而無一利。

有人畢業即年薪百萬,有人26歲當上副教授,華科的人才生產力何為如此兇猛?

不過,在一個人人都可上網發言的時代,自然有褒也就有貶,討論再正常不過。

只是無論華科官方的頻頻披露,還是華科現場引發的熱議。

這背後也與另一個更本質的話題息息相關:

非Top 2高校的生源爭奪和人才培養。

在中國,高考是個人命運的分水嶺,也是高校競爭的關鍵戰役。

眾所周知的是,有更好的生源,也便能更大機率產出更優質的畢業生校友。

但即便如華科這樣的老牌名校,在激烈的人才爭奪中,天時上不如清華北大,地利上不在北上廣杭……

只有靠

人和

,才能進一步重新整理影響力和吸引力了。

所以你怎麼看這一波「華科現象」?你還知道哪些知名華科校友?

參考連結: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4128

66461

華中大“科研達人”直博頂尖名校!他是誰?

榜樣!光電資訊學院2016級本科生胡滿琛榮獲“長江學子”稱號

—完—

@量子位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深有感觸的朋友,歡迎贊同、關注、分享三連վ‘ᴗ’ 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