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每次樊遲提出問題,孔子都以很淺顯的話語敷衍他,覺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覺得他天資不夠的意味,是這樣嗎?好像與孔子的循循善誘,有教無類有矛盾哦

樊遲在孔子眼中是個怎樣的學生maojiangen2013-04-09

我認為其實也不可以這麼說。這大概是因為孔子的個性比較直率,有什麼就講什麼,因此批評別人的時候也非常直白。大大提出的“小人哉”這句評語,我並沒有看過,因此不能說什麼。但我想大概是針對當樊遲的觀點而言的。孔子對每一個學生都是這樣,即便是對他心愛的弟子子路也是這麼嚴厲的批評過。

而且孔子教育學生,並不是把他培養成為有某種技能的專門人才,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之“成人”,教育的內容就是怎樣“做人”。孔子的學生樊遲向孔子請教稼、圃之事而受到冷遇,如果學稼、圃之事,“老農”、“老圃”比孔子更精通。(見《論語·子路》)這一點被用來指責孔子輕視體力勞動,實不盡然。孔子本身就“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從另一方面理解,可以說孔子的教育內容並非這些專門技能。孔子弟子曾子就曾說“籩豆之事,則有司存”(《論語·泰伯》),“籩豆之事”是指行禮之儀式,“有司”是執掌此儀式的專家,這樣說,並非曾子鄙視禮之儀節,而只是說這樣的專門技能有有司管理,君子所貴之“道”則不在此。君子所貴之“道”,就是“成人”、“成德”的根本,這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與內容。《史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史記·孔子世家》)

而且“對於樊遲提出問題,孔子都以很淺顯的話語敷衍他,覺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覺得他天資不夠的意味”這點來說,正好說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確,樊遲是天資不夠,因此孔子只給他講最基本的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愛人”。這並不是說與孔子的循循善誘,有教無類有矛盾,只是說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部分資料引用自以下網站:http://www。***。com/confucius/education。htm

大大如果對孔子的教育思想有興趣,也可以到上面的網址去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