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文章 越多越好 要有註釋,含義,道理 越多越好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12-25 回答

http://www。laomu。cn/xueke/List/List_160。htmlhttp://www。fainfo。com/puton/ 文言文翻譯的網站,裡面有很多! 補充: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 陶淵明 獨愛菊;自 李唐 來,世人盛愛 牡丹 ;予獨愛蓮之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 ,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註釋]: (1) 愛蓮說 :選自《 周元 公集》。作者 周敦頤 著名的 唯心主義哲學 家。“說”,是古代 論說文 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蕃: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 東晉 潯陽(現在 江西省 九江縣 )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 菊花 ,常在詩裡寫到,如 《飲酒》 詩裡的“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4)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裡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 《唐國史補》 裡說:“京城貴遊,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 蓮花 ,喜歡它從汙泥裡生出卻不被沾染。 淤泥 ,池塘裡積存的汙泥。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裡洗過卻不妖豔。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 微波 的樣子,這裡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8)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9)亭亭:聳立的樣子。 (10)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11)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 同流 合汙,便隱居避世。 (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3)君子: 道德高尚 的人。 (14)噫(yī):嘆詞,相當於“唉”。 (15)菊之愛:對於菊花的愛好。 (16)鮮(xiǎn)有聞:很少聽到。鮮,少。 (17)宜乎:宜,當,這裡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和木的花,可愛的是很多的。 晉朝 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非常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汙泥中長出來,卻不受到汙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更加清香,筆直地潔淨地立在那裡,可以遠遠地觀賞但是不能貼近去輕慢地玩弄啊。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愛蓮花的人,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麼人呢?至於愛牡丹的人,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說”,古 代文 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 《愛蓮說》 正是這種 託物言志 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賞析]:周敦頤,北宋人,其人一生澹泊名利,不求聞達。他的這種 高潔 的人品,誠如北宋文學大家 黃庭堅 所譽:“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而他的傳世 散文 佳作《愛蓮說》恰恰正是他酒落胸懷所透射而出的精神折光。 蓮花,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歎的物件,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歎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文精品卻獨闢蹊徑,透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 堅貞 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可明顯分為二部分:前一部分對蓮花高潔的形象極盡鋪排描繪之能事;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概嘆。 文章的前一部分,寫出了蓮花之美就在於其一個“潔”字。首先,“出淤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寫出了蓮花身處汙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出了它裡外貫通、外表挺直、表裡如一、不牽扯攀附的高 尚品 質;再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寫出了蓮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樣,決不被俗人們輕慢玩弄。 前文所說的一切,事實上是作者人格的寫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證。正如作者所說:“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其間的 潛臺詞 就是感慨於象他一樣具有蓮花之潔的人實在太少了。 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託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 濃墨重彩 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時,文章還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在文中幾次以菊、牡丹反襯蓮之美;還把菊花的隱逸,牡丹的富貴和蓮花的高潔相對比,使“愛蓮”之一主題得以加深,沒有空洞的說教,而是透過三種形象的對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謂 高明 之極。而且,文章以一個“愛”字貫通全文,使得文章結構謹嚴。 在文章結尾,作者一嘆真正隱逸的高士極少,二嘆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見,三嘆貪慕富貴的俗人很多,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這首詩在語言上也同樣富有特色,那就是優美簡煉,的確是如蓮之美——“不枝不蔓”,沒有多餘的無用之語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 [東晉] 陶淵明 【原文】 晉 太原 中, 武陵 人 捕魚 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 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 ,並 怡然自樂 。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 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 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走,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 桃樹 緊靠著 溪流 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豔美麗,墜落的花瓣繁多交雜。漁人很驚異這種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緊接著就看見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裡面好像有光亮。漁人就丟下小船,從洞口進去。開始洞口很窄,僅容一個人透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這裡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 桑樹 竹子 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到 雞鳴狗叫 的聲音。那裡面的人們 來來往往 耕田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 桃花源 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 其樂 。 桃源中人看見漁人,於是很驚奇,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盡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菜。村子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打聽訊息。他們自己說前代祖先為了躲避 秦朝 時候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人世隔絕的地方,沒有再從這裡出去過,於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了。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 魏朝 和晉朝。這漁人一件件為他們詳細說出自己知道的情況,那些人聽罷都感嘆驚訝。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請漁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飯菜來招待。漁人住了幾天,告辭離去。這裡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舊路回去,一路上處處作了標記。回到郡裡,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些情況。太守立即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先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沒有再找到原來的路。 南陽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到這件事,高高興興地計劃前往。沒有實現,不久病死了。後來就沒有探訪的人了。 註釋: 1。陶淵明:名潛,字元亮,東晉著名的詩人。 2。太元:晉孝武帝年號。 3。武陵:晉郡名,治所在今 湖南常德 。 4。緣:循,沿著。 5。落英:落花,一指剛開放的花。 6。盡:盡頭。 7。才:僅。 8。儼然:整齊的樣子。 9。屬:類。 10。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南北小路叫阡,東西小路叫陌。 11。悉:盡,全。 12。黃髮:指老人。 垂髫 (tiáo):指兒童。髫,古代小孩的垂髮。 13。要:通“邀”。 14。鹹:都。訊:訊息。 15。邑人:老鄉。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16。間隔:隔離。 17。乃:竟然。 18。無論:不要說。 19。延:邀請。 20。扶:沿著。向:原先。 21。處處志之,志:名詞作動詞,做標記。 22。尋向所志,志:標記 23。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4。詣:拜訪。 25。劉子驥:晉代有名的隱士。 26。規:計劃。 27。未果:沒有成為事實。 28。尋:不久。 29。問津:問路,訪求。津, 渡口 。 出自本 文成 語:怡然自樂、豁然開朗、無人問津、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世外桃源 賞析 文章開端,先以美好閒靜、“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作為鋪墊,引出一個質樸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兒,一切都是那麼單純,那麼美好。沒有 稅賦 ,沒有戰亂,沒有沽名釣譽,沒有勾心 鬥角 。甚至連一點吵吵嚷嚷的聲音都聽不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那麼平和,那麼誠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作者沒有明說,但從“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一句中已隱約透露了訊息:原來歸根結蒂,是因為沒有一個高踞人民頭上為私利互相攻伐的統治集團。這個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對生活在虛偽黑暗、戰亂頻繁、流血不斷的現實世界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簡淨筆觸, 恰如其分 地表現出桃花源的氣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當然,這種理想的境界在當時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滿黑暗現實的一種 精神寄託 。 文章的結構也頗有巧妙之處。作者借用小說筆法,以一個捕魚人的經歷為線索展開故事。開頭的交代,時代、漁人的籍貫,都寫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這就縮短了讀者與作品的 心理距離 ,把讀者從現實世界引入到迷離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開頭就是“山在虛無 縹緲 間”,讀者就會感到隔遠,作品的 感染力 也就會大打折扣。“不足為外人道也”及漁人返尋所志,迷不得路,使讀者從這朦朧飄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現實世界,心中依舊充滿了對它的 依戀 。文末南陽劉子驥規往不果一筆,又使全文有餘意不窮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