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7日,倫敦股市暴跌,道瓊斯指數下滑29個百分點。有著233年曆史、全球範圍內掌控270多億英鎊資產的巴林銀行,毀於一位年僅28歲的交易員Nick Leeson之手。“罪魁禍首”於新加坡鋃鐺入獄,成為一段另類的交易傳奇。

嘉賓:Nick Leeson

職業:交易員、作家

職位:前巴林銀行新加坡分行期貨與期權總經理、電影《魔鬼交易員》主角原型

採訪內容亮點:

1)我讓巴林銀行虧損8。62億英鎊,直接導致破產;

2)牢獄之災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動物的求生本能;

3)做交易,我信奉“白紙哲學”。

注:以下R為《倫敦交易者》主創Richard Zhang,N為嘉賓Nick Leeson。

Part1。 “魔鬼交易員”

R: 我看過你的專訪,大家都叫你“魔鬼交易員”。在巴林銀行任職前,你已經很擅長交易嗎?

N: 我從18歲起就涉足金融市場,但要說實際操作,那時基本都是自學的。巴林銀行我所在部門1985年才成立,不斷有新人湧入,大家都想傳道受業,現在想想當時自己還很不成熟。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R: 當年在新加坡到底發生了什麼,導致你“弄垮”了巴林銀行呢?

N: 我25歲去新加坡管理期貨與期權業務,覺得這是不可多得的管理經驗。但可能對當時的我來說,這一切來得太快。我做了一些錯誤的決定去掩蓋虧損,但到了1992年9月,我用來掩蓋虧損倉位的非法賬戶88888中就有了虧損。1993年5月時,虧損已經高達2000萬美元。這些虧空我後來補上了,1993年5月期權到期了,我以為我能重新藉此大展身手。但交易廳的交易員出了些差錯,使88888賬戶重新出現了虧損,那是一個分水嶺。

當時我錯上加錯的舉動讓事態更加糟糕。我以為我能控制住局面,但不幸的是三年期間,情況不斷惡化,

我自己也承受了嚴重的後果,在新加坡鋃鐺入獄。而這給巴林銀行最終帶來了8.62億英鎊的損失,直接導致了銀行的倒閉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R: 你當時才25歲,做好了接受這份工作的準備嗎?

N: 現在回想我可以肯定地說沒準備好。25歲前我一切順風順水,從未遇到過處理不了的事情,對當時的我來講,這不過是職業生涯的又一個高峰而已。但我覺得自己沒問題,而巴林的結局證明我並非戰無不勝。如果當時我在自營交易允許的範圍內操作,那會是另一番結局,但很顯然我越界交易了。我把倉位放大太多,還交易了一些本不該交易的產品。

R: 你的錯誤賬戶88888有什麼寓意嗎?8在中國可是個幸運數字,寓意發財。

N: 我沒那麼迷信,就是某天腦子裡靈光一現。後來我在其他地方看到一個說法,不知道對不對,說8是個吉利的數字,但如果是5個8的話,就沒那麼吉利了。

R: 第一次用88888賬戶掩蓋錯誤時,你的心理活動如何呢?有沒有害怕被抓?

N: 當時很怕,因為其實很容易被發現,只要檢查一下賬號就行了。我們有倫敦和東京兩個賬號,所有客戶都涵蓋在這兩個賬號裡。所以你只要把這兩個賬號加起來,然後跟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的資料對比一下,就會發現有出入。

但事實上,從沒有人去對比過,直到1995年才有人發現。在巴林銀行之前,我曾在摩根士丹利工作,諷刺的是,我的角色就是負責審查賬號安全的。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R: 你的交易當時是哪裡出錯了呢?是為客戶交易還是做代理?

N: 兩部分都出了問題。代理業務板塊是散戶交易,我們為客戶進行交易,東京有客戶的自營交易臺。他們會讓我們對沖一些倉位,可能做些展期。1992年當時日經225股指期貨合約以每天2000單的速度成交,非常快。後來巴林銀行來買了,摩根士丹利也來了,日本證券市場停止了交易。所有業務被轉移到新加坡,一夜間交易量從2000單暴漲到了25000單。

新加坡對此根本就沒準備好,交易大廳裡的人手不夠,系統也不夠完善。要為一單交易找到買家和賣家,本應只需要三十分鐘,但實際要花費12-13小時,否則系統就會崩潰,人們無法下單,也就無法匹配交易。有時可能凌晨一點鐘,才發現自己的交易根本就沒有匹配。這個時候還不能讓客戶蒙受損失,這就會出錯。要麼繼續交易,要麼承擔損失。所以問題有兩方面。散戶交易方面,就錯誤而言,只佔全部損失很小的一部分。

R: 如你所說,問題從1992年9月開始變得嚴峻,那時你的策略是什麼,對賭嗎?

N:

回顧我在新加坡的三年時間,我都不確定那還能不能稱之為策略。

一開始我的倉位還比較小,自己還能控制,也還算有策略,知道怎麼才能全身而退。而隨著倉位越來越大,每個月我開始多了項固定任務,那就是在月底時確保自己的賬戶盈虧歸零。因為每個月月底會有會計審查我的資產負債表,她會跟所有客戶的賬戶餘額進行核對,如果我的88888賬號有虧損的話,賬目就對不上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當時我的唯一選擇就是賣出期權。

那時在新加坡賣出期權,100%的權利金馬上就能到手。我就利用這些權利金,把88888賬戶中的虧損歸零,以此來確保沒人知曉真相。很顯然隨著時間推移和市場波動,我承擔的風險會越來越大,所以那時的策略也談不上交易策略,僅僅是我將賬戶餘額歸零的策略。

Part2。 牢獄之災

R: 巴林銀行是英國最古老的銀行之一,英國皇室也是他們的客戶。很多人把你歸為巴林銀行破產的罪魁禍首,這個你贊同嗎?

N: 的確是我。如果我沒做那些交易,巴林就不會倒閉。之後可能難免倒閉,因為巴林存在很多問題,風控簡直一言難盡,我的故事也側面證明了巴林銀行風控做的非常糟糕。所以,

儘管在那個時間點上,巴林倒閉百分百是我的責任,但銀行本身並非沒有問題。

站在銀行的角度上,要避免當時我的事故其實很簡單,只要把兩個數字加起來,然後跟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核對一下就行了,但就是沒人那麼做。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Nick Leeson親筆簽名的巴林銀行工裝,國外平臺竟然在售哦

R: 你年僅25歲就在新加坡管理交易團隊,正如你所說這份責任來得太早了。如果當時你是三十幾歲,同樣的錯誤就一定可以避免嗎?

N:那個年齡我的經驗一定會更豐富。這件事給我一個啟發,我在各地參加會議時也會提及:

25歲的我在一個男性主導的行業,所有人都為了賺錢互相競爭。

尋求幫助和建議,相當於示弱的訊號,對當時的我而言就是這樣。其實當時身邊有很多人可以拉我一把,但我不善溝通、非常內向,所有事情都自己承擔、覺得靠自己能解決,但事實證明靠自己是不夠的。

現在我非常重視溝通。要學會去交流你所面臨的問題,無論是工作上的還是生活上的,並在合適的時候尋求幫助,這才是處理事情的正確方式。這是我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R: 如果1995年沒有發生神戶大地震,當年的巴林銀行結果會不一樣嗎?

N: 不會。神戶大地震只是巴林銀行倒閉的其中一個誘因,可能是最後一根稻草。最主要原因還是我當時的倉位太大了,超出了控制範圍,巴林沒有足夠資金拯救我、為我的倉位提供足夠保證金。市場暴跌導致我的倉位暴增,當時市場中出現了多股勢力,每次靠近一個新關口的時候,比如19000,就會出現一股暴擊的力量。我的倉位越變越大,因為我做的是跨式期權,所以每經歷一個新關口,比如18000、18500、17500,期貨倉位的風險就會變得更大。

R: 事情敗露後,你逃往德國並在監獄服刑九個月。冒昧問一句,去德國是為了躲避坐牢嗎?

N:

我逃離新加坡的時候感受到了動物的求生本能,我只想活下去。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更多時間,當時會有審計人員檢查我的交易記錄。我要做的就是撐過下一個階段,堅信自己能夠扭轉局勢,不斷尋找積極訊號,讓自己相信能夠度過難關。

我當時之所以離開新加坡,只是為了爭取時間想想自己該去哪裡、怎麼為自己辯護。我並不是想逃跑,並不是說想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因為我知道我不是。我只是想算一下,我坐牢要多久、能不能減刑、我會去哪裡坐牢,就是想這些東西。還有就是確保我太太的安全,動物本能就是在這時候激發的。我想我肯定是完了,但我要保證我太太的安全。

R: 服刑四年後你出獄了,現在你還會受困於坐牢的經歷嗎?大家會不會因此質疑你?

N: 我的這段歷史比我本人更加有名,我無法、也不會去隱瞞我做過的事情。有些人覺得我的經歷可以幫到他們、給他們激勵,但是

對我來說,那只是一段令人難堪的故事而已

現在我獲得了重新開始的機會,我會抓牢。現在的我是由過去的我組成的,是我所經歷的一切的總和。如果可以用過去的經歷推動自己向前,我願意這麼做。有人可能會因此不悅,但沒有關係,我本來也沒必要去取悅所有人。我在全國各地頻繁演講,還去過幾次中國香港,幾周後我還要去紐約,去參加一些會議,和一些大型投行進行討論,焦點問題就是銀行應該如何規範交易部門的內部運作。我的故事令人警醒,對銀行和公眾而言都是警報訊號。

我會反思,為什麼當初要把自己置於那種境地?為什麼不懂向別人求助?我以前不懂這些道理,也從沒想過自己會坐牢。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R: 巴林銀行倒閉後,金融機構發生巨大變化,它們更加註重風控和監管。從這個角度來看,你也對金融機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巴林倒閉催生了變革。我們不妨假設,如果當年巴林銀行沒有倒閉,後續潛伏的金融危機是否會更具爆炸性?

N: 這個假設有些道理,不過現在的銀行業和1995年的時候相比肯定要安全多了。但不同銀行間的差別挺大,我在摩根士丹利工作過,它的風控當時就已經非常堅實。上週我和一個在大摩任職的朋友喝酒,他說到

大摩現在依然在沿用1995年的那套被稱之為TAPS的風控體系

。從企業角度看,把資金投入哪裡,這點很重要。1995年的時候大家都想著交易、賺錢、組建新的交易團隊,大摩是為數不多對科技進行大量投資的公司。這點巴林銀行是沒做到的。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風控至上的大摩

在過去15-20年的時間裡,很多銀行都在投資科技,著重風控。所以儘管發生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如今的銀行業還是安全多了,我想未來不太可能再出現轟動一時的流氓交易醜聞。不過這是針對成熟市場而言,東歐或者非洲就不一定了。

Part3。 “白紙哲學”

R: 你現在的演講基本都涉及風控問題。這方面有什麼建議可以給到中國交易散戶們嗎?

N: 我認為無論做什麼都要有體系。大家都知道交易要設止損,止損在任何交易中都至關重要。此外

你要有體系,不要隨意變更止損位,同時設定時要經過深思熟慮。

我目前還在做交易,我的經歷賦予我這樣一套交易哲學,就是每天都從一張白紙開始,從新開始。我傾向於不吃持倉過夜,每天都是新的一天。你可以重新審視市場,重新評估下一步行動,你沒有需要去保護的來自昨天的交易。

想象我當年在新加坡的時候,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市場行情,心想今天適合賣出,但我手上已經有5000張多單。要是我賣掉這5000張多單,市場肯定承受不住,於是我只能試圖保護手中的單子,我開始買入更多,儘管當時的市場情緒和我個人分析都認為市場會走低。

我認為你手上如果有舊單,判斷力就會受影響,所以我堅信“白紙哲學”。

R: 你的交易故事經典到被拍成了電影。現在很多年輕交易員容易過度自信或者自卑,作為過來人你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嗎?

我是如何搞垮巴林銀行的——專訪"魔鬼交易員"Nick Leeson

Nick Leeson事件改編電影“Rogue Trader”

N: 我想說幾點。如果你有一個交易圈子,可以在裡面討論,我覺得這不錯。我現在回顧過去15-20年,看到很多人,不僅僅是年輕人,被誘惑去做交易,因為現在有很多廣告宣稱做交易賺錢有多麼的容易。所以我一直建議,一定程度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現在很多平臺做交易培訓,具備這些資訊和知識在我看來非常重要,你要自我學習。

但交易心理很難,你要能夠承受損失。

首先我覺得這種心理能力並不是天生的,就比如我,做交易我就是想賺錢。一旦你開始虧損,這開始挑戰你的心理,有人就可能會加倍押注、變更止損位,這都是缺乏自律的表現。

所以自律、自學、體系都很重要。

現在有很多不錯的培訓機構,別盲目聽信Youtube上的內容,很多人告訴你他們每次交易都賺錢,我就不認識還有這種人,我自己也做不到。

R: 中國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你願意用你的監管經驗來中國工作嗎?

N: 我還沒去過中國大陸,或許我們可以找個機會來舉辦一些交易活動,但我不想進入監管領域工作,也不想再次違反監管法律。

《倫敦交易者》第一季就此收官,但國內外交易者的連線之路並未結束。

本季呼聲較高的幾位嘉賓將來到中國,與《倫敦交易者》主創、分子自營機構高階交易員Richard Zhang,以及另外一名國內神秘大咖為大家帶來兩天一夜的交易私享會。

絕無僅有,方為私享。這裡是專屬交易者的另一個層次的圈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