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來自:

https://www。

gencircgroup。com/

AF Adames教授的主頁

最近在做一些關於MJO的工作,下文是基於Sobel and Maloney 2013(SM13)在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上的有關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的東傳特徵以及更廣泛的tropical climate dynamics的一些個人理解,類似筆記,方便以後瀏覽和重新審視。水平有限,想必有很多錯誤,如果有人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指正和討論。

一、中緯度大氣準地轉理論的延伸——赤道自由波動

1966年,Matsuno在JMSJ上發表了equatorial

\beta

-plane的自由波動的解析解,進一步發展了quasi-geostrophic(QG)理論。在赤道通道內,存在著相速度(phase speed)向西傳播的Rossby wave;可向東或向西傳播的gravity wave;既有準地轉特性,也有輻散分量的Mixed rossby-gravity wave以及理論上求解出的向東的非頻散Kelvin wave。隨後的1968年,Wallace and Kousky(JAS)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次在觀測中發現了Kelvin wave的存在,進一步驗證Matsuno的結果。至此,在QG理論框架下,已經求解出了所有的赤道波動解,並給出了對應的頻散關係式和波型。熱帶海洋大氣動力學也由此有了一定的發展。

通俗意義上講,Matsuno的赤道自由波動理論仍然是中緯度QG理論的延伸。在Charney、Phillips和Eady等眾多先驅的不斷努力下,上世紀40-60年代,中緯度大氣動力學的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基於QG理論的最先代數值天氣預報(即對於

\frac{\partial\phi}{\partial t}

的預報)也由此誕生。簡略地說,由於地轉偏向力f是一個隨緯度增大而增加的引數,中緯度大氣運動是準地轉的,而非地轉(ageospheric flow)分量,也即跨越等壓線的運動儘管只佔了10%,卻是驅動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所在。在此基礎上,諸如斜壓不穩定(baroclinic instability)、長波下游頻散、位勢渦度(Potential Vorticity)等也應運而生。Matsuno在此基礎上,對於赤道平面,將f泰勒展開成對應的cos函式

\beta

,由此得到了QG在赤道上的應用。而1968年的Kelvin wave的發現、1969年Bejerknes對於El Niño和Southern Oscillation的正反饋解釋,讓地球上絕大部分居住在中緯度的人們,認識到了熱帶的重要性,也影響了下一代對於熱帶氣候動力學的研究。

二、熱帶海氣相互作用的里程碑——Gill Model

中緯度QG理論儘管能較好的解釋大氣長波變化,Rossby wave的能量頻散以及波流相互作用等,可都是近似封閉系統中的絕熱過程,非絕熱加熱的作用沒有那麼重要。或者換個角度說,沒有高聳的積雨雲所代表的深對流(deep convection)系統。眾所周知,太陽每年在南北迴歸線之間往復,太陽入射的短波能量也最先被熱帶地區吸收,因此儘管Matsuno求解出了赤道存在的波型,卻沒有將這些赤道波動與熱帶最為顯著的觀測事實——雨——聯絡在一起。

為此,1980年AE Gill在QJRMS上發表論文指出,熱源引起的赤道波動是耦合的,給出了Matsuno的赤道自由波動的進一步理解。在控制方程中加入heating和damping項後,Gill的求解發現,在熱源西北西南側為一對氣旋式的Rossby waves,而在其東側,是Kelvin wave。對流層的垂直速度

\omega

在中層達到最大,上下層都趨近於0。這一結構也就是沿赤道南北兩側對稱的大氣Gill響應。沿赤道對稱的Gill響應,被應用於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大氣響應、Walker環流等一系列熱帶氣候動力學問題中。不僅如此,Gill也對沿赤道非對稱加熱給出了求解。觀測中最為直觀的理解就是孟加拉灣的凝結潛熱加熱產生南亞季風(Indian Summer Monsoon,ISM)【注1】。結合Yanai1976年對於大氣熱源(Apparent heat source)的工作,Gill給出的大氣heating,其實就是熱帶深對流激發的降水。從數學上看,Gill Model就是

\omega\frac{\partial s}{\partial p}\sim P

,對流降水與垂直運動是匹配的,同時也是一階斜壓結構。

Gill Model的提出,將加熱和自由波動結合,而隨後的1982/1983年,正是1997/1998年以前最強的一次ENSO事件,人們關注到了熱帶,發現熱帶的降水、對流,可能會產生全球性的影響。並且,熱帶對流是以波動的形式耦合,與下墊面的熱量交換等有密切聯絡。對於其後的幾乎所有熱帶研究,都有著重要的理論支援。

三、Madden-Julian Oscillation——A moisture mode

(以下僅討論冬季的MJO,夏季的MJO更為複雜,但是基本框架是不變的)

作為季節內振盪訊號,MJO的發生和傳播理論一直沒有一個較好的解釋。觀測中,人們早就發現MJO具有類似Gill1980年文章中的Rossby-Kelvin wave耦合的結構,並伴隨緩慢的~5m/s的東傳速度。既然是東傳,並伴有Kelvin wave,人們不難從Matsuno和Gill的理論出發去解釋。

在Matsuno的理論中,Kelvin的波速c≈50m/s,遠遠大於MJO的傳播速度;而加上對流後(Gill Model),c的變化並不大。這就帶來了疑問:MJO儘管是個Gill式的波動形態,波速卻遠小於Gill求解的對流耦合波動,是什麼引起了較慢的速度呢?另一個問題,熱帶對流層的溫度的變化在MJO尺度上並不大,在Gill model中,只有存在一個熱源(也就是有Q的變化),才能有深對流,才能激發環流響應,而uniform的增暖,也只能引起moist adiabat(例如global warming)。同時,Gill只解決了steady的環流響應,並不能說解釋傳播。這麼看來,Matsuno和Gill的理論模型,似乎在解釋MJO的傳播中不好用。為此,SM13認為,水汽q才是決定了MJO走向的重要一環。把傳統的QG理論,轉換到了thermodynamic的水汽q的角度【注2】。

在moisture mode之前,1989年,Neelin and Held在MWR上提出了溼靜力能(Moist Static Energy,MSE)的計算。傳統的QG理論中,為了解決觀測的大氣溫度T不守恆的問題,引入了位溫θ的概念。在氣塊上下運動中,如果不存在相變,也沒達到飽和,那氣塊就滿足dry adiabatic process,也就是幹絕熱,此時θ守恆。而一旦氣塊在上升過程中存在飽和相變,自然θ就不守恆了,在幹絕熱上升後會沿著溼絕熱moist adiabatic的過程繼續上升直至水汽完全脫離或浮力不再支撐氣塊上升。在溼絕熱中,儘管位溫不守恆,但相當位溫(equivalent potential temperature,

\theta_{e}

)是守恆的。MSE正是和相當位溫等價的一個能量表徵。也即溫度不守恆,但能量一定是守恆的。由於MSE=CT+gz+Lq,即內能+勢能+水汽相變能,q在低層最大,不難想到,垂直分佈上是上下大,中間最小。

在Gill的基礎上,前人進一步把水汽方程帶進控制方程中,加熱Q不再是單單Q~P-R(R是輻射對氣柱的加熱,一般認為深對流中R作用很小),由於P和水汽變化也相關,在熱力學方程和水汽方程中把垂直速度項去掉,最後得到垂直速度項就是降水P與輻射R的產物,這可能就是Emanuel、Kuang、Neelin和聶績等等一眾學者所說的quasi convective equilibrium(QCE)【注3】。而水汽方程中q的tendency,也變成是邊界層輻合、氣候態水汽經向平流、eddy、蒸發、降水以及輻射的一系列組合。同時發現,MJO的傳播,正是隨著q的tendency走的。直觀上說,moisture mode理論,就是跳出T的變化和傳統QG觀,發現MJO的q的分佈不均,才是真正決定了MJO向東傳以及較慢速度的真實原因。當然,MSE的診斷也能得到類似的結果。moisture mode的本質,是表明Moistening of the atmosphere is the driver of the MJO‘s eastward propogation, not the ageostrophic movement!

【注1】

Kuang and Boos在2010年(KB10)認為,南亞季風也能從能量學角度看待,這與我國學者吳國雄等可能存在科學爭論。當然之後也達到一定的共識。

以往認為,夏天青藏高原作為大氣熱泵,產生了對流層上層的南亞高壓和暖中心。表明除了高大地形阻擋,thermodynamic作用是決定性的。然而這存在一個問題,如果高原加熱重要,那麼為什麼高層暖中心卻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南面,而不是高原正上方呢?KB10透過MSE診斷認為,高層暖中心和低層的ISM是一脈相承的。MSE表明高低層是在能量上守恆的,即為一個系統,而青藏高原,僅僅是其南側的喜馬拉雅充當了牆的作用,阻止了北面較低的MSE入侵南亞季風區。隨後Wu等人透過AGCM等給了comments,解釋了青藏高原的熱力作用。

這裡只是記錄下當時看到他們彼此文章的一些感悟。當然MSE的能量角度,可能對ISM,EASM等都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注2】

上世紀80~90年代,針對MJO、颱風和極端降水等提出了Wave-CISK機制,CISK是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第二類條件不穩定,這一理論,用於解釋對流的自維持和傳播,可能已經不流行,也不算非常正確了。WISHE機制,即下墊面的flux transport是更為fundamental的。

【注3】

個人理解,可能不對。如果以後對QCE有更深刻的理解,再來補充。

個人目前的理解是QCE也就是達到neutral buoyancy,氣團保持了中性穩定,想來可能不大對,有待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