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創作才能和歌手生涯兩個方面評價歌手熊天平?潘建龍2013-10-03 07:58:07

就是曇花一現啊……這麼說是不是很殘忍。

他是1997年憑藉《愛情多惱河》出道的。那時候已經28歲。他的身上集合了很多看上去極為不搭的要素:

28歲出道的歌手,無論如何都應該走實力派路線了(羅大佑發《之乎者也》的時候才26歲,真正的偶像派張信哲,發《說謊》的時候22歲),而他卻偏偏長著娃娃臉,和清澈到幾乎反人類的嗓子,在當時也只有張信哲和張雨生可比,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可公司還是把他定位在校園歌手。

熊天平的歌雖不太難,但是非常考驗歌手的演唱技巧,《火柴天堂》的“每次點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看到夢想看見天上的媽媽說話”,《愛情電影》的“換成我在愛情的角色裡再孤單再多餘我也不會忘記入戲”,都是一長串同樣音高,相比於張信哲的跌宕起伏,傳唱度可能更差些。

如何從創作才能和歌手生涯兩個方面評價歌手熊天平?匿名使用者2014-09-13 12:26:06

按理來說,熊天平過去運動員的經歷、清秀健康的外形(發胖之前挺帥的)、符合主流欣賞力的創作和天生良好的嗓音條件,不紅不應該啊,比起現在那些靠一張整容後的英俊皮囊加經紀公司大規模洗腦包裝的偶像藝人好太多太多了。

作為一個歌手,他的歌也是高音氣息肺活量和流行度兼備。作為普通流行歌曲(排除神曲),要流行起來無外乎就是好聽或者好唱,明顯熊天平的歌屬於好聽但不好唱。僅其有限的公開創作而言,好歌的佔有率挺高。比如《你的眼睛》、《夜夜夜夜》、《愚人碼頭》、《藍色多瑙河》、《一個人流浪》、《火柴天堂》、《雪候鳥》等等傳唱度都算比較高。但是這些歌對於很多男生來說聽起來容易唱起來並不容易,比如,雪候鳥(作為一箇中音女漢子表示副歌部分唱真聲真的有點毀嗓子啊摔,不知道大部分男生們是什麼感覺),大雨帶我逃亡(唱完“大雨狂奔狂飛 帶著我的心碎往事哭瞎我的眼睛也沒有感覺”小換一口氣後馬上接“愛你愛到不能後退走到哪裡都是崩潰埋葬我的善良純潔竟然是你的後悔”這一長串詞真的是考驗肺活量啊摔)等。

但是,後來他跟著老婆來內地發展了,然後他居然神奇地從一個偶像實力派歌手變成了一個讓人不忍直視地胖紙!再然後我才知道他還跟陶子談過戀愛(如果他沒跟陶晶瑩分手,是不是可以依靠陶的人脈在臺灣混得更好?)不過這是別人的私事,外人也不便多說!去年還是前年的好聲音有請到他,看得出唱歌有點力不從心了~~~

總之,作為一個曾經外形和實力兼具的歌手,熊天平在演藝道路上的曇花一現其實挺可惜的~

如何從創作才能和歌手生涯兩個方面評價歌手熊天平?車爾文2014-11-11 20:00:15

從我知道的角度談談熊天平吧。畢竟這是一個佔據我中學時代,關注時間不算短的創作流行男歌手,直到周杰倫的出現,才有所終結。

談熊天平,多半要從《火柴天堂》一鳴驚人說起。

96年齊秦

《絲路》

裡首發<火柴天堂>,同年熊與上華正式簽約。這中間從熊參加臺灣音樂青春之星比賽被髮掘到簽約,過去了8年。96年齊秦的絲路專輯上市即破百萬,幾乎創造齊秦第二次高峰,所以齊秦順理成章引薦熊天平。這也為後來齊秦獻唱

《漁人碼頭》

和聲埋下伏筆。

以熊被髮掘到正式出道的年限不難看出,臺灣華語音樂自70年代以後,對創作歌手一直心存戒心。即使在當時已經有

豐華唱片張雨生在前

,創作型且大紅大紫的背景下。這種戒心一方面是對之前市場上已經接受的

張雨生

存在感到威脅,不單單是創作歌手,當時滾石還有一個

張信哲

;一方面就是對歌手本身創作生命力沒信心,後來事實也證明確實沒法追趕和超越。對臺灣華語音樂那班流行推手而言,以及首發歌讓前輩專輯探路,他們最初的判斷已經很明顯,等了那麼久就是希望讓熊在幕後發展。

發片當全職歌手很可能是上華當時對市場的一次賭博,這次賭博在我現在推測來看,很大程度是齊秦專輯內部選歌時,大家普遍覺得齊秦的火柴天堂版本並未達不到熊自己版本的一半高度。你要知道,在當時一個人唱吉他歌可以唱的如此,如泣如訴、聲音高亢不失力量又感人至深的質樸,幾乎沒有第二人。且不說張雨生的高音多漂亮、技巧多懾人,去聽一下熊97年同年的demo專輯那一版火柴天堂,你知道那不是技巧,是一個原創音樂人,最情真意切並動人的表達啊!

在心目中,熊天平的出現,可以說是華語流行創作歌手與之前創作歌手風格一次劃清界限的

分水嶺

。(這一條也可以用來形容周董的出現╮(๑•́ ₃•̀๑)╭,此處說明我的溢美之詞真是貧乏。)《愛情多瑙河》的成功用現在話說,就是幹得漂亮,是對唱片界推手的一次響亮的耳光。儘管《愚人碼頭》並非熊的作品。但整張專輯,可以用華麗形容。風格統一,意向多元,深情唯美動聽。所以,熊天平是真正屬於80年代成長起來的流行音樂受眾,所喜歡的一類創作歌手。

早期臺灣流行創作,六十年代有劉家昌、七十年代有羅大佑,再到八十年代的張雨生。前者都是給歌手電視劇寫歌自己不唱,算流行的啟蒙;後兩者身上揹負太多時代符號和意義,甚至只有那些相對較重的節奏和意向多元的歌詞才更代表他和他們的音樂。而熊天平,則全數擺脫了歌曲的形式感,他非常普通的用音樂和聲音本身表達情緒,自卑地、委曲求全地、遺憾地、失落地、那些看似不明白的情緒,那些僅僅屬於年輕人內心因愛情而懷疑、遺憾的情緒。你能從歌曲感受到的就是音樂本身動人的氣質,當然這也和他本身嗓音的優勢渾然一體。

而8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沒有70年代人們對時代揹負的使命感,更多都是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比上一代年輕人活的更純粹,境遇更優。所以對文藝作品的追求,落實到音樂上,音樂悅耳度是有較高要求的。也正是這個時候,臺灣華語歌手正如雨後春筍般,個個實力歌手的出現,任賢齊、張惠妹、孫燕姿等,分散了大眾市場的注意力。包括那個時候的上華,許茹芸、許美靜、阮丹青、動力火車、迪克牛仔,都不是弱質之流。 所以在這樣一個繁星璀璨擁擠競爭的時候,他能憑藉自己的創作才能,博得市場認可,和一眾擁躉的支援,算是令人振奮。

但是他確實也沒有走出一個怪圈,就是臺灣流行歌手第三張專輯以後再無好歌的魔咒。

嚴格意義來說,

《最後還是會》

是他的第三張,前面還有一張乘勝追擊的

《雪候鳥》

(插嘴說一句,雪候鳥的封面讓我以為他整容了,而且整的這麼醜也是恨不能接受ヘ(;´Д`ヘ) )。其實加上七七八八的精選和demo專輯,最後還是會時的熊,創作力幾乎被榨乾了。你明顯感受到他風格單一的瓶頸,因為他根本沒法唱快歌,帶一點點節奏都會讓他的聲音顯的突兀。而那個時候,已經是韓流進入中國的第二年了,HOT在東南亞刮起來的節奏會在街頭巷尾出現了。那個時候對流行風格接受的中學生們步入高中,奔向高考這座大山。

所以

《一個人流浪》、《我都在乎》

差不多就成了他的收山之作。你知道他沒法再寫出更好聽的歌,因為旋律節奏型幾乎一成不變,歌詞也缺少了新意,情竇初開和忘情忘愛赴前程就在一線間。那一群人都成長起來了,青春期也過去了吧,甚至那首《不換》都是從萬芳嘴裡先聽到的,這讓人特別感嘆,心裡有記憶的流行歌手,真的是一段時間陪伴,os是不是,也就只能幫到這兒了。

有人說他不如張信哲和很多同時期的歌手,這點無從爭論。就像他和同時期其他歌手的不同是一樣的,他沒法用流行唱片固有的包裝方法去包裝,他的專輯只等他自己寫完才能發。這一點決定了他在臺灣流行創作音樂人裡很不可替代的位置。流行音樂後來出了周杰倫、陳綺貞、再到張懸、徐佳瑩、蘇打綠,哪一個創作歌手又令人失望過呢。

如何從創作才能和歌手生涯兩個方面評價歌手熊天平?vvsmlie2016-12-24 17:15:05

可能是因為娶了一個接地氣的老婆。。

如何從創作才能和歌手生涯兩個方面評價歌手熊天平?匿名使用者2020-02-12 18:18:08

很早以前聽過他的《雪候鳥》,很喜歡QAQ 後來陸陸續續聽了《愛情多瑙河》《愚人碼頭》《心碎的冰咖啡》等等。《火柴天堂》不記得是什麼時候聽的了。最喜歡他的《心碎的冰咖啡》,輕快中有一點感傷。

很喜歡他的音色,清澈的青年音什麼的OTZ 但是後來好像就漸漸銷聲匿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