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對峙已經持續了一個月有餘,對峙的原因和背後的推手眾說紛紜。打於不打,不是我等百姓可以做出的決斷,還是讓資料來說話吧!中國不是1962年的中國,印度也不是1962年的印度,世界更不是1962年的世界,不管打與不打,中印兩國的競爭都擺在那裡,一切都有待時間來檢驗。

中國與印度人口對比

中國與印度人口對比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按照世界銀行釋出的資料,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在2014年都超過了13億,從上個世紀的70年代中期,印度人口的年增長率都高於中國0。5%-0。7%,10年之內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印度的人口密度已經超過了42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過了中國近2倍。印度如果不控制人口的發展,很多人的生存問題將勉勵巨大的挑戰。

中國的城鎮人口在改革開放以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經濟改革帶動的是工業化的高速發展,目前的城鎮人口比例已經超過了50%,而印度的城鎮人口比例僅有32。7%,說明印度的工業化程序遠遠落後於中國。中印兩國的女性人口都略低於男性人口,女性人口占比超過48%。從年齡結構上看,由於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政策,青少年(<14歲)人口占比快速下降;青壯年(15-65歲)人口比例和老齡人口比例增長速度加快。而印度,由於出生率較高,青少年人口占比接近30%,老齡人口比例較低。從中印兩國人口年齡結構的對比可以看出,印度的老齡化問題相對較輕,未來的勞動力數量供給較為充值。中國的貧困人口占比(<1。9美元/天)從2001年的32%下降到了2%以下;(<3。1美元/天)的貧困人口占比從56%下降到11%。而印度的貧困人口占比則遠遠高於中國,而且差距越來越大。

中國與印度人口對比

中國與印度人口對比

中國和印度在水源改造覆蓋人口比例方面差距不大,不過衛生設施改善覆蓋人口比差距較大,特別是在農村衛生設施改造覆蓋人口的比例,中國具有明顯的優勢。在大小便方面,中國已經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糞便的封閉處理,而印度,特別是在農村地區,60%以上的人口糞便仍處於開放狀態,這也和印度的衛生設施較少有關。由於氣候和衛生設施、衛生習慣的原因,印度的瘧疾發病率,遠高於中國。印度的營養不良的人口比例也高於中國。

中國的城鎮和農村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電力接通,而印度的農村電力覆蓋人口還低於60%,說明印度的工業化發展水平還比較低,有40%的人口沒有電力供應。中國的非固體燃料使用率高於印度18的百分點,這也意味著中國的能源供給效率較高,汙染相對較輕。從1990年2009年,中國有7。9%的人口遭受了乾旱、洪水、高溫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高於印度的受災比例,說明中國人口的生存環境比印度相對惡劣。

中國與印度人口對比

中國與印度人口對比

中國男性適齡人口的就業率與印度男性適齡人口的就業率大體相當,都在70%以上;中國女性適齡人口的就業率為61。5%遠高於印度女性人口的就業率;中國女性人口參與勞動的比例為70%,也遠高於印度的28。6%。從適齡人口的就業率和勞動參與率的資料可以看出,中國性別歧視相對較低,婦女獲得勞動就業的機會較高,因此,雖然中印兩國的人口數量雖然大體相當,但是中國現階段由於女性參與勞動的比例較高,勞動力更為豐富。中國青少年人口就業比重從70%下降到50%,說明青少年參與高等教育比例在逐漸增加,同樣,在青少年中,中國女性的就業率也遠遠高於印度。

中國勞動人口的供養率從上個世紀60年代的70%下降到35%,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的出生率下降,青少年工業率顯著下降,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發展就業機會增加,因此勞動人口的供養負擔在下降。印度的勞動人口供養率還在50%以上,說明印度的勞動人口負擔較重,個人財富積累相對較少。

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在2000年就已經超過了90%,青少年識字率更是在2010年就接近了100%,而印度的成人識字率僅為70%,青少年的識字率也不到80%。識字率的高低,反映出勞動人口的文化水平,以及對工業化的適應程度。2010年,印度有超過50%的青年女性沒有受過教育、參與就業和接受培訓。這些女性,不僅不能成為工業化的勞動力,在未來的子女教育方面,也必然成為一種障礙。

從人口數量的對比看,印度超過中國是遲早的事情,而且印度的人口年齡結構也相對由於中國。不過,印度人口的衛生健康環境、電力供應、能源的使用等方面,還遠遠落後於中國;印度的城鎮化水平較低,女性的就業率和文化程度較低,這些都是制約印度發展並與中國競爭的因素。另外,由於印度的人口密度已經相對較高,如果不對人口進行控制,過量的人口也會加重勞動人口的供養負擔,進而影響到貧困人口的發展空間。世界已經逐步進入人工智慧階段,低端的勞動人口逐漸被機器替代是科技發展的趨勢。印度在大量生產低端人口的同時,也在一步步滑向危險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