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碰到已經無法解決或者不想面對的事情,就會想本能的逃避。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人有自我保護機制,會規避掉那些不利於本體的行為。但如果這個保護機制過度的話,就非常容易形成“逃避性人格”。

什麼叫做逃避性人格?就是不願意去交朋友,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一碰到什麼事情本能地想要回避,不想去面對。這種過度的保護機制,就是迴避型人格。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有兩大部分原因組成,即家庭原因和社會原因。其中家庭原因主要有父母決定。有人說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個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老師。所以說孩子的人格形成跟父母是息息相關的。

不想讓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首先需要知道“迴避型人格”的孩子有什麼特徵。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迴避型人格的特徵

1、不善交際

擁有迴避型人格的孩子內心敏感脆弱,非常容易自卑。他們更喜歡將自己圈在一個小世界裡,也沒有勇氣踏出那一步去結交新的朋友,認識新的世界。甚至於當別人主動跟他交談,想要和他交朋友的時候,他也會如同驚弓之鳥一樣立馬跑開。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2、沒有擔當

他們更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不願意去面對那些未知的困難或者是自己不想面對的東西。例如,當他們碰到需要自己獨立解決的事情他們就會方寸大亂,本能地逃避。其實也不是說他們沒有擔當,只不過太沒有安全感,不願意嘗試去接受新事物而已。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3、獨立性差

比起自主去解決事情,他們更喜歡依附自己親近的人。甚至於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習慣了父母為他們包辦一切,從家務瑣事到人生選擇。不過迴避型人格跟“媽寶”是有本質區別的。迴避型人格的孩子其實心裡是想把事情做好的,但由於他自卑敏感所以才遲遲不肯踏出那一步。但“媽寶”不一樣,他事事遵從父母的意見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如何避免孩子養成逃避性人格

1、陪伴

蘇珊·施蒂費爾曼說過:“一切的親子關係都始於陪伴。”可以說孩子的安全感絕大部分來自於父母的陪伴。很多父母都藉口自己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平時也沒有注意他的變化。甚至有可能問那些父母他的孩子平時愛吃什麼、有什麼夢想他都一無所知。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工作雖然重要,但育人就不是責任了嗎?顯然不是,那些只是藉口罷了。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始於陪伴時間的長短。一個願意花時間去陪伴孩子,真正參與到他成長中的父母,才是負責任的父母。孩子也願意跟他們建立起親密的依賴關係。其實陪伴並不是刻意要強調時常,那顯得太過機械和敷衍。真正的陪伴就是無論工作多忙,父母也會好好利用那些碎片時間向孩子表達愛意。具體做法可以參考下方: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①、早上孩子上學前,可以說一句:“希望寶寶今天能收穫很多。”

②、晚上睡覺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講睡前小故事,再溫和地詢問他一天的校園生活,最後給一個晚安吻。

③、休息日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行、或者度假計劃,並和他一起執行。

看,其實並不是沒有時間。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2、不輕易許諾

大多數孩子的自卑、敏感,沒有擔當都深受父母影響。有些父母喜歡在孩子面前瞎許諾,說什麼只要孩子這次考試考到第幾第幾,他就給他買這買那。哄的孩子真的為之努力,達到目標之後,他們卻翻臉不認人,直接拒絕,說這都是為了他們好。他們不反思自己失信,還得意洋洋覺得自己教育有方。父母對於孩子的失信,卻相當於一場打擊,讓他逐漸失去對他人的信任,甚至因為這樣,他不願意去和別人交談。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所以,父母一定要遵循兩個原則:

①輕易不許諾

②許諾必履行

3、多開展一些社交活動

父母其實可以多邀請一些小朋友或者孩子的同學來家裡玩,鍛鍊他的社交能力,讓他多跟別人相處。一個本就自閉的人卻還是由著他整天待在家裡,不去跟人交流,那麼他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如果讓小朋友到他身邊,父母再慢慢去引導他,就會慢慢開啟他的心扉。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4、不包辦一切,不輕易否定

他們之所以寧願待在舒適區,不願意踏出去。那是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會幫自己安排好一切。這樣一來,他們處理事情的經驗變少了,能力也變弱了,以後遇到困難只會更想退縮。家長必須堅定一點,讓他知道這件事情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力量,再適時地給他一些鼓勵,不要下意識地否定他。時間長了,他自己能力上來了,自信也有了,也就更加獨立了。

如果孩子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他是“迴避型”人格,家長要儘早改正

【寫在最後】

逃避是本能,但有些事情其實並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只要願意踏出去第一步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歸根結底,孩子的性格成因同父母的教育有莫大的關係。只要家長注意觀察他的變化,然後加以引導,那些不好的性格都能夠被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