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上期我們講到鹽城黃海溼地的生態價值,本期鹽小勺帶領大家走進遺產地的獨特地貌——

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輻射沙洲群概況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擁有世介面積最大的輻射狀沙洲群,整個

輻射沙洲氣勢磅礴,南北長達200公里,東西寬約140公里,一望無際,擁有漲潮為大海落潮為巨灘的別緻地貌和景觀,世界其他地區海岸罕有可媲美者。

它不同於地球上絕大多數的水下沙脊群,它罕見地大面積分佈在潮間帶上,與江蘇海岸緊密連線,渾然一體。與其他地區的潮流沙洲相比較,

其獨特之處一是海岸淺灣為頂點向海成輻射狀分佈;二是位於潮間帶,每天都經歷著潮起潮落、滄海與大地的變換。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南黃海輻射沙洲範圍北起射陽河口,南至長江河口北部的蒿枝港。包括海濱灘塗、潮間帶沙洲群及與之同脈相連的水下沙脊群。

輻射沙洲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和、雨水豐沛,沿海和潮間帶的灘塗溼地,兼具陸地與海洋環境特徵。粉砂淤泥質灘塗可固定水分、鹽分等營養物質,貝類豐富、草灘遼闊,比堅硬的岩石海岸更利於多種生物的生存。對於很多候鳥來說,這裡正是它們理想的家園。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此外,沙洲群地形獨特,它們一道道分佈在淺海處,彷彿是鎮海的巨龍,天然的海堤,能緩衝外海大浪和風暴潮的衝擊,忠實守護著優越的生態環境,也有利於廣袤潮灘和沙洲中心地帶的淤長髮育。在沙洲群不斷成長的漫長歲月裡,沙洲不斷並岸和成陸,成為大片新生土地,為候鳥等動植物持續營造著新的家園。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 輻射沙洲擁有面積龐大的泥沙灘塗,是亞洲最大的海岸型溼地之一,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EAAF)上的重要區域。

輻射沙洲形成原因

那在漫長的自然歲月中,輻射沙洲究竟是如何孕育、形成、發展和維持的呢?

要談輻射沙洲,首先要提到

古長江和古黃河

。之前我們已提過,這裡就不贅述。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同樣,輻射沙洲的成長也離不開一支古老而生機勃勃的力量,獨特的潮汐動力系統。

基岩古陸山東半島和朝鮮半島、江蘇海岸共同構成了一條形狀如“巨鉤”般的海岸線,外海海潮在向黃海推進的過程中,受到山東半島的阻礙、反射,在地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在江蘇北部沿海海區形成一組呈逆時針運動的“旋轉潮波”。在輻射沙洲的東南方向,還有一組來自太平洋的前進潮波。

這兩個巨大的潮波系統奔湧突進,恰好在江蘇鹽城東臺弶港岸外相會、碰撞、疊加,形成了一個以弶港為中心,輻聚輻散的獨特水動力體系。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在獨特的海洋動力的改造下,有研究者認為,到了18世紀左右,輻射沙洲區的南部和中部便先行一步,陸續發育成初步的輻射狀;而北部因為仍有黃河的大量來沙,與輻射狀潮流場的塑造力量形成對抗,不斷淤積潮流通道。

南黃海輻射沙洲地區擁有全球最有代表性的輻聚輻散潮流體系。

南北兩大潮波系統的疊加,使得這一海域潮差大、潮流強。每日兩次的潮起潮落,定向的往復流運動,不斷改變著輻射沙洲的形態。漸漸,輻射沙洲北部也出現了灘淺槽深的沙洲群,南北合璧,共同構成了今天規模龐大的輻射沙洲。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

◎ 磅礴沙洲群:海洋與時間的饋贈

如巨扇深入大海的輻射沙洲如同一個巨大的資訊庫,除了出色的地理條件,還反映了黃河、長江和中國海岸的獨特變遷,展現了極為特殊的海洋動力、成陸過程和複雜的水沙條件。

海岸灘塗的成因和演變上與深入黃海的沙洲、水下沙脊是同源、一致的,直至今天的近岸沙洲仍然在不斷淤積並陸。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 地貌特殊的南黃海輻射沙洲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