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婚禮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5-21 回答

漢式婚禮

婚禮是“禮之本”。《昏義》說:“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新人結髮為婚,在儀節上不能沒有一個過度。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正是要體現夫婦一體、彼此親愛的意思。

五一婚禮的核心,就在“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我們選取社群一處草坪,草坪上有一株松。我們以松作為婚禮的背景。樹下綠草如茵,紅花點點。

我們設几案於樹下。

几案上設三品葷菜。這些葷菜即稱為“牢”。古漢人食俗,類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種食物人均一份。所以,新夫、新婦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調味用的醬、菹、醢、湆均各一份。但婚禮特殊。葷菜僅一份,放在兩人的飯菜之間,供新夫、新婦一起食用,稱為“共牢而食”。

古人飯後要“酳”,就是以酒漱口,既為了清潔口腔,同時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稱“三酳”。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巹。所謂巹,就是將匏對剖而成的瓢,夫婦各執一片而飲,稱為“合巹而飲”。

我們準備好一切,新夫、新婦著漢式婚禮服攜手而來,隔几案相對跽坐。兩伴娘作為侍者隨其後,跽坐在夫婦斜側方。我們漢未央的十多位來賓,一律穿漢服,跽坐在夫婦身後。

在場朋友應記得當時情景。社群裡另有一家舉辦婚禮,蕭條冷落無人觀看,居民們都湧向我們這裡。觀禮者雖多,卻不喧譁。尤其當我作為贊者起身誦讚辭,氣氛十分安靜、莊重。讚辭由秦風君起草,安然君手書——

茲爾新婚

有宴來賓

鹹集致賀

恭祝連理

贊曰:

惟天地以闢

萬物滋養於斯

日受其精

月潤其華

天理之奧含於其中

人以婚姻定其禮

三牢而食

合巹共飲

自禮行時

連理成

比翼具

雖萬難千險而誓與共患

縱病苦榮華而誓不與棄

仰如高山哉

其愛之永恆

浩如蒼穹哉

其情之萬代

相敬如賓

各盡其禮

家合事興

不變不易

天長地久

為爾佳緣

特為讚頌

贊者:漢未央

誦贊畢,新夫新婦開始行“共牢而食、合巹而飲”之禮。侍者為夫婦夾一菜,夫婦嘗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嚐遍。每菜嘗一口而已,新婚第一餐簡樸,進食有儀式性,真正進食很少。接著,侍者為夫婦斟酒,夫婦並不飲用,漱口之後即吐出。

由《士昏禮》可知,先秦婚禮相當簡樸,不僅成婚的菜餚僅數品,而且沒有慶賀和舉樂的儀節,與今日競奢鬥富的婚禮相比,反差鮮明。《禮記·郊特牲》說:“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即便如此,我們仍準備了古樂作為背景,因現場缺音箱,所以音量輕微,等於無樂。可幸雖無樂,現場卻不鬧。共牢合巹是無聲的儀式,原想無聲會鎮不住場。出乎意料的是,眾多觀禮者卻能與新夫新婦、與漢未央的漢服賓客們一起度過這安靜的儀式過程。

儀式畢,新夫新婦互行揖禮,座中漢未央賓客齊聲贊誦“天長地久,為爾佳緣”,並一同行揖禮。

古漢人看待婚禮,如同看待國家間歃血為盟、看待兄弟間結拜為盟,男女夫婦的婚約,本質在於盟誓。而盟誓本身含有永恆性。所以說“山盟海誓”。破壞這種應當永恆的約定,要受到起碼是道義的懲罰,因此盟誓有咒語的性質。婚約亦然。而古漢人以人法天,自然界的萬物,乃是天陽、地陰所化生。男女則是社會的陰陽兩極,是人類的淵源,是一切倫理的起點。

正因為看到了婚約的哲學本質,古漢人的婚禮不奢侈、不喧鬧、不嬉戲,而是以恭謹、莊嚴的心來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