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懶人,無論聽音樂還是幹什麼,只要開啟一枚app,總是希望少點幾次就能達到目的。那種手機號註冊發驗證碼的流程,如果輸入手機號不用點選【獲取驗證碼】按鈕就簡訊自動發過來,簡直都要感動死了。

開啟app聽音樂時,除了直接開啟收藏夾開始聽,總歸有個探索發現的過程。這個探索發現,大致可分以下幾步:

各種點選試聽(圖、標題、連結、按鈕)——各種翻頁(進入-瀏覽-點選-返回)不喜歡——再點選別的(圖、標題、連結、按鈕)——喜歡——放下手機持續聽(消停一會)。如此往復。

可以簡要的總結為2個狀態:

探索發現的『試聽』狀態

消停下來的『聆聽』狀態

用以前說過的層級效率來衡量的話,小白使用者好糊弄,首頁放一些榜單啊專家推薦啊之類的,使用者在首頁點幾下也就消停了;而挑剔一些的使用者不僅變成低頭族,且手指頭都快點斷了,從首頁開始,不停的點選、深入、往返,往復很多次才能消停下來正式進入聆聽狀態。

使用者在首頁就能找到想聽的,當然是效率極高的極好的,但想在首頁第一屏就搞定所有使用者也不太現實。那麼能少往返幾次,當然也是極好的。

在使用效率,和使用者付出成本方面而言,不得不提snapchat。說到snapchat,不得不放圖:

Snapchat對於音樂app的啟示

Snapchat對於音樂app的啟示

在IM領域,毫無疑問微信/whatsapp屬於右圖所示。

這類產品是帶有『深度』的,即面對表層的一個列表,使用者需要點選1,進入2,然後展開對話。如果想換一個人對話呢?需要從2點選返回,回到表層,如此往復。

但snapchat沒有這種『深度』,如圖1,使用者在表層就可以進行:檢視(長按1),回覆(雙擊1),返回到表層(鬆開手指即可),完成一個對話。想換一個人對話,也不用切換頁面點什麼返回,直接在表層解決問題。

至於閱後即焚,這種只有『表層』沒有『深度』的高效+低使用成本設計,都沒有一個專門的1對1的聊天視窗,當然沒法檢視歷史記錄了(除非開闢一個頻道專門查歷史記錄),因此被描述為閱後即焚。

對於聽音樂而言,開頭總結了使用者在消停下來之前,都會有哪些探索發現的行為。那麼,如何幫助使用者,儘量在『表層』,就能透過一些

直觀的刺激和提示

,去發現一些『可能好聽』的音樂呢?以專輯/歌單/電臺這種可以持續聆聽的形式為例來列舉:

1,封面圖:視覺提示,延續了人們買磁帶/CD時憑圖瞎買所培養起來的通感。比如小清新愛好者,看到一個骷髏頭封面大機率不會點,而看到花草逆光圖,則可能點選;

2,評分/評語:打分提示,舊媒體時代所培養的習慣/大眾點評所培養的習慣;

3,文字標籤關鍵詞:文字提示

4,播出歌曲片段,然後類Tinder式【點️心點X】快速選歌(這種形式貌似wearehunted首次使用):音訊試聽

5,Spotify式長按封面圖彈出幾秒試聽,鬆開即停止:音訊試聽

……

當然還可以往下列舉,比如:

6,友鄰/大牛聽什麼。這也屬於文字刺激/提示,那些或親切或信賴或如雷貫耳的id。

看標杆Spotify絕妙的音訊試聽:

Snapchat對於音樂app的啟示

Snapchat對於音樂app的啟示

專輯/歌單/電臺,凡是帶封面圖(視覺提示),當用戶長按這張封面圖時(左圖),自動彈出該專輯/歌單/電臺的曲目矩陣,手指保持按住的狀態,然後滑動到每一個單曲方塊上,該單曲就自動開始播放片段(中圖),鬆手,自動回到『表層』(右圖)。

這是一種很輕盈地『試聽』狀態,而不是其他產品那種『聆聽』狀態。那種『聆聽』狀態,每次想試聽於是點選一首歌,就相當於把一張CD插入CD機,不喜歡再把CD取出來,換另一張,很重、很笨、很麻煩。

最妙的是,Spotify的探索發現『試聽』狀態,與消停下來的『聆聽』狀態,是兩個互不干擾的並行執行緒。

回想其他產品設計之單執行緒:

CD插入——播放——取出——插入另一張CD——播放,CD機只能一張接一張播出,不管你到底是在『試聽』,還是消停狀態的『聆聽』。

其他音樂app呢?依然單執行緒:點選一首歌——進入播放器播放佇列——不喜歡,換一首點選——進入播放器播放佇列——喜歡!就聽這個吧——一邊聽一邊想再探索發現——點選一首歌——插播到當前播放佇列,剛才播的只能停止。

Spotify的『試聽』與『聆聽』並行雙執行緒:

如果你正在正式地聆聽某首歌(消停狀態),想找找還有沒有別的『可能好聽』的歌,那麼回到『表層』,繼續長按某個封面圖,此時自動彈出並播放片段,但此片段不會進入到你的播放佇列中去,播放片段時,播放器裡的播放佇列會自動暫停。當你鬆手,試聽介面自動彈回,試聽片段停止,你播放佇列裡的音樂自動恢復正常播出。

當然,還可以繼續聯想到,mac上摁空格鍵preview功能是奪麼提升效率的設計。

說來說去,還是兩點:高使用效率,低使用成本。圍繞這個,還有不少創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