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本無城郭宮室之制。阿骨打稱帝時所居,號為“皇帝寨”,實為一山寨,僅比一般部民所居的小寨高大一些。同“孛堇”、“孛極烈”居住的大寨並無差別。大寨多建於山頂高處,屋上覆以草或木板,周圍築有碉堡,好似一座小城。一旦有事,附近部民便集中到大寨共同禦敵。

寨屋內有“炕”,實為一土床,常環屋而築,炕洞燃火取曖。“炕”的面積甚大,日常寢食起居皆在上。金太祖接見宋朝使臣馬擴時便與皇后並坐炕上。

太祖死後,宋使許亢宗到太宗所居“皇帝寨”時,雖已改稱會寧府,然許所見,仍是一派荒涼景象:

“一望平原,曠野間有居民數十百家,星羅棋佈,分蹂錯雜,不成倫次。更無城郭里巷,率皆背陰向陽,便於牧放,自在散居。又一二里,命撤傘,雲‘近闕’。復北行百餘步,有阜宿圍繞三四頃,高丈餘,雲皇城也。”(《三朝北盟會編》)

阿骨打當年所居,恐怕連這樣的氣派也沒有!

金太祖、太宗二朝,“雖有君臣之稱,而無尊卑之別”。皇帝自認為人而非神,也不呼萬歲,“每舉箸,唯祝百二十歲而已”,仍保留舊時平等關係,君臣之間並無禁忌。

女真部落聯盟原設“國相”輔政,女真語稱“國論勃極烈”。金初曾設勃極烈四人,輔佐國政。四勃極烈職責不同,分稱諳版(女真語:大)、國論(女真語:國家)、阿買(女真語:第一)、昃(女真語:第二)勃極烈。輔政的勃極烈成為朝廷最高官職,任職者均系皇室貴族。

阿骨打皇位不傳子,而傳於同母弟吳乞買。倆人手足之情至篤,每逢軍國大事,吳乞買都參與謀劃,太祖視若左膀右臂。吳乞買也不負所望。歷次對遼大戰,每身先士卒,親冒矢石。太祖病卒後,國論勃極烈完顏斜也與宗室親貴共同擁奉吳乞買繼位,改元天會,是為金太宗。

太宗在位13年連年征戰不止。從滅遼,到滅北宋、入侵南宋,東取山東,西入關中,東北則掃蕩契丹、奚人殘部。這13年可謂軍事擴張期,也是政權建設期。

13年間軍事大權分別掌握在一幫宗室兄弟子侄手裡。在對遼、宋戰爭中那些親貴掠奪了大量的財富與奴婢,勢力也相應擴大。時指揮對宋用兵的左、右副元帥,分別建樞密院於雲中及燕京,稱為西朝廷、東朝廷。那些握有軍權的親貴勳臣不僅擅自決定對宋的和戰,擅自簽發軍隊,還直接向州縣委派官吏,徵收賦稅,同中樞委派的官吏“互相爭權,乞取財物”。更有甚者公開發布同中央政府相違的政令,向朝廷的權威挑戰。在女真統治集團內部展開了激烈的爭權奪利的鬥爭。金太宗死後,這種鬥爭終於導致一系列政變。

太宗臨死前已立太祖孫澶為皇位繼承人,加號諳版勃極烈。澶即位時僅十七歲,是為金熙宗。

金滅遼、北宋後,佔領地區大為擴充套件,人口亦顯著增加。為了鞏固統治,金熙宗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對金朝制度一再作了改革。在朝廷中樞,廢除了傳統的諳版勃極烈等輔政制;依遼、宋制設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師;朝中設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領三省事綜理政務,下設左、右丞相及左、右丞(副相)。又全面實行漢族官制,將原來的女真官職換授為相應的漢稱新職。女真貴族實行封國制,封授某地國王稱號,不實際任事,形同勳爵。

又在會寧府仿漢制修建都城宮殿,建號上京(遼上京改稱臨潢府)。制定百官朝見的禮儀。

金熙宗創立制度的主要依據,不是所謂“本朝舊制”。1121年金太祖在給其弟吳乞買的一道詔書中說,“汝唯朕之母弟,義均一體,是用汝貳我國政。凡軍事違者,閱實其罪,從宜處之。其餘事無大小,一依本朝舊制。”阿骨打所說的“舊制”亦即生女真氏族部落制度。金朝就是在這個制度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金初仍保留若干女真舊制,兼採遼朝制度。金太宗時佔領遼、宋地,仍實行遼、宋舊制,與女真故地存有差異。

金熙宗在金朝歷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他對金朝統治制度的改革,初步奠定了有金一代的制度。他創制的依據,主要是唐、宋兩朝的制度。

“平地突起金天龍,面如紫玉真英雄。化行江漢服羌戎,百年以來誇俊功。參用遼宋為帝制,文采風流幾學士。”(郝經《陵川集》卷十《戊午清明日大城南讀金太祖睿德神功碑》)

所謂“參用遼宋為帝制”,其中“遼制”實為遼朝承襲的唐制。

太宗與熙宗都重用漢人改行漢官制度,但兩者有所差別。太宗推行遼朝漢制,而熙宗不再推行遼制,而是起用降金宋臣,以唐宋制度為依據,為金朝創立了一套新官制。

金初還保留由貴族會議討論重要事項的制度。熙宗廢除了原有的貴族會議制度,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統治機構。

廢除舊制,改行漢制,勢必觸犯金朝親貴勳臣的既得利益,從而招致他們的不滿與抗拒。熙宗一朝統治集團內部紛爭不止。

粘罕是熙宗推行中央集權制改革的最大障礙。粘罕,漢名宗翰,史稱完顏宗翰。國相撒改長子。曾擁立阿骨打稱帝,建策西征滅遼,俘宋徽欽二帝而滅北宋,遣兵追趙構於揚州……堪稱頭號開國元勳。金初當統治範圍從燕雲地區擴大到黃河流域之後,沿襲遼朝制度在新佔領區設東、西兩個樞密院。“東路之軍斡離不主之,西路之軍粘罕主之,金人呼作東軍、西軍。”東路斡離不建樞密院於燕山(今北京附近),西路粘罕建樞密院於雲中(今山西大同),呼東朝廷、西朝廷。

兩個樞密院的設立都是以斡離不、粘罕兩人的軍權為基礎的。兩人透過樞密院在各自的統治區域內幾乎不受限制地行使權力。太祖時兩人便可以不待奏請皇帝而除授官員。太宗即位之初,曾一度中止粘罕行使這種權力。粘罕不服,當面要求太宗對他與斡離不一視同仁,授予同等權力,太宗只好答應。太宗曾詔諭:“太小之事,必關白軍帥,無得專送朝廷。”這裡所說的“朝廷”是指設在會寧府的金朝中央政權。

1127年斡離不病故,粘罕趁機將燕京的樞密院合併於雲中。

“時國事大小,罕皆總之,雖卿相拜其前,而罕不為禮。太宗朝,罕之專權,主不能令,至於命相亦取決焉。”(《大金國志·粘罕傳》)

並間接控制劉豫偽齊政權,權勢日漸膨脹,乃至超越朝廷。

熙宗“以相位易其兵柄”,將軍事權與行政權分開,授予粘罕最高行政權,領三省事,封晉國王,而將他掌握的軍權收歸中央,大大削弱了粘罕一派的權勢。

1137年(天會十五年)太師、領三省事蒲魯虎(太宗子,漢名宗磐)逮捕粘罕親信尚書左丞高慶裔入獄。粘罕請求以自己的官爵替高贖罪,熙宗不允。高被斬首前粘罕哭著與他道別。高說:“我公早聽某言,事豈至於今日?某今死耳,我公其善保之!”暗示他曾建議粘罕謀反。熙宗則明確指責粘罕:“陰懷異議,國人皆曰可殺”。不久,粘罕抑鬱而死。

1139年(天眷二年)尚書左丞相希尹(女真名穀神)與宗幹(太祖庶長子,本名幹本)、兀朮等劾奏太師、領三省事蒲魯虎(宗磐)與太保、領三省事訛魯觀(太祖子,漢名宗雋)私通宋朝。宗室吳矢謀反案,也涉及蒲魯虎、訛魯觀及副元帥撻懶(太祖族弟,漢名昌)。

熙宗召宗幹、希尹在宮中伏兵,待蒲魯虎、訛魯觀入見,將其擒獲,並夷滅其家族。撻懶擁兵在外,難以遽除,乃解除其兵權,出為燕京行臺左丞相。至燕京密謀造反,謀洩自燕京南逃。兀朮(宗弼)素與撻懶不睦,聞訊率兵追殺撻懶。熙宗遂以宗弼為都元帥,總攬兵權。宗幹升任太師。

1140年熙宗至燕京,兀朮朝見,密奏希尹謀反。希尹與粘罕過從甚密,長期掌握漢地軍政大權,使朝廷政令不得暢通。由於希尹與宗幹關係好,熙宗一直容忍。此次南下燕京途中,希尹在沿路險阻處安排熙宗居止,自己則擇“善好處自作捺缽”,令熙宗更加懷疑。就在接見兀朮的當天,熙宗就下詔歷數希尹罪狀:“密置黨與,懷為誕謾。僭奉玉食之尊,荒怠梟嗚之甚。外擅家國之利,內睽骨肉之恩”,“心在無君,言尤不道。逮燕京而竊議,謂神器以何歸”。詔殺希尹及其二子。指責希尹“心在無君”,與對粘罕的指責如出一轍。

熙宗以太祖之孫即皇帝位,輩分較晚,即位前又受學於漢人文士,頗慕華風,

“雖不能明經博古,而稍解賦詩翰、雅歌儒服”,“徒失女真之本態耳,由是則與舊大功臣君臣之道殊不相合”。熙宗視父輩舊大功臣為“無知之輩也”,後者則視熙宗“宛然一漢家少年子也”。(《三朝北盟會編》)

太祖、太宗時,金廷君臣上下仍循女真舊俗,並無禮法。平時宴樂,攜手握臂,同歌共舞。遇有軍國大事,君臣雜坐議論,亦不顧形跡,故能協力同心,殺敵禦侮。熙宗改制後,左右儒臣競為諂諛,募仿漢人宮室服御、妃嬪禁衛之盛,出則警蹕,入則深居,大臣非時不得見,彼此猜忌隔閡。對父輩元老勳臣更是深懷戒忌。

還原一個真實的女真族之二: 由盛而衰

1141年(宋紹興十一年)金朝與宋朝簽訂紹興和議,南北對峙局面最終確立。簽約雙方由此維持了二十年的和平,金人長達二十六年(1115—1141年)的征戰也就此告一段落。

金熙宗見國家承平,更加縱情酒色,四時遊樂,又濫施刑戳,左右大臣妃嬪動輒被殺,因之群臣震恐,大失人心。從宗幹去世,到兀朮亡故,八年間(1141—1148年)開國元勳終於凋謝殆盡。1149年以宗幹子亮為太保,兼都元帥,領三省事,集最高軍政大權於一人。宗幹是太祖庶長子。熙宗在位期間,宗幹執掌實際權力的時間最長,故完顏亮在父親的陰庇下官運亨通,一帆風順。十八歲以宗室子為奉國上將軍,後遷驃騎大將軍,又加龍虎衛大將軍,為中京留守。

亮早就覬覦熙宗的皇位。其父既為太祖長子,與熙宗同為太祖孫,因此更有資格繼承皇位。兀朮死後,篡奪皇位最後一個障礙解除了。1149年完顏亮與左丞相秉德、駙馬唐括辯等合謀,刺殺熙宗,即皇帝位。

即位後,完顏亮大開殺戒,嚴厲鎮壓反抗的宗室大臣,以及太宗子孫七十餘人、粘罕(宗翰)子孫三十餘人。又殺秉德、唐括辯等政變合樞謀者。

在誅殺女真宗室貴族的同時,大批起用渤海、契丹、漢人人才,以鞏固專制統治。

金王朝統治持續120年(1115-1234年),前後換了九個皇帝,曾有三個都城:

1115-1153年,建都於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縣);1153-1214年,建都於燕京(今北京);1214-1234年,建都於汴京(今河南開封)。

三個都城分別標誌著金朝從崛起,由盛而衰,到瀕臨滅亡三個階段。二次遷都皆由北而南,燕京在會寧府南邊,汴京又在燕京南邊。

燕京,南撫中原,北連朔漠,地處華北平原同東北地區交通聯絡的門戶,依山帶海,形勝可恃。來自東北東部的女真族遷都燕京,具有維繫祖庭、關係國運的重要意義。

燕京,遼稱南京析津府。1122年金軍陷析津府,按原訂協議交歸宋朝,宋改名為燕山府。不久金又侵宋佔燕山府,改稱燕京,先後設定樞密院與行臺尚書省。

遷都燕京前,金朝先後換了三個皇帝:太祖、太宗、熙宗。第四個皇帝完顏亮在位十三年,前期(1149-1153年)都會寧府;後期(1153-1161年)都燕京。

完顏亮為何遷都?

從心理上分析,至少有三個原因:一是厭惡北地寒苦,想往南方衣冠文物;一是遠離弒君篡位之地。完顏亮親手結束了堂兄熙宗的生命,“血濺滿其面與衣”。其時亮28歲,熙宗31歲。這件事給完顏亮蒙上的陰影難以估計;一是出於一統南北的志向。完顏亮以為宋、金只有南北之分,而無夏夷之別。他早就立志擔當君臨全中國的共主,而不屑於僻處東北一隅的酋長。亮曾賦詩明志:“萬里車書已混同,江南豈有別江封;屯兵百萬西湖中,立馬吳山第一峰。”萬里江山早已車同軌書同文了,豈能因一條江而阻隔?待到南北一統時,金主要屯兵宋都,飲馬江南。

從政治上看,遷都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從根本上改變軍事貴族在中原代行中央職權的局面。從這個意義上說,完顏亮繼承熙宗未竟之業,可謂其遺囑的執行人。

作為集權中央的重要舉措,遷都遭致統治集團內部保守勢力的反對,理由是:“上都之地,我國旺氣,況是根本,何可棄之?”

遷都的理由更合乎情理一點:(l)“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這是從氣候條件說;(2)“北番上都,黃沙之地,非帝居也”,而“燕京地廣土堅,人物蕃息,乃禮義之所”,這是從居住環境說;(3)“會寧僻在一隅,官難於轉輸,民艱於赴訴。”“京師粵在一隅,而方疆廣於萬里。以北則民清而事簡,以南則地遠而事繁”,這是從治理國土考慮。

為了減少遷都阻力,完顏亮又推出一折衷方案:

“兩京一體”。遷都後,會寧府(上京)仍具有與燕京同等的政治地位。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所貴兩京一體,保宗社於萬年;四海一家,安黎元於九府。”(《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二)

把遷都提到“保宗社”“安黎元”的高度,這才堵住了反遷都派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