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戰者,躬身入局者,皆為我輩

——魯老師解讀《羅振宇2020跨年演講》

各位讀者同學,大家好!

作為知識傳播的前輩,羅振宇和他的《邏輯思維》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個時長近4小時的跨年演講。

你有4個小時的時間去完整看完嗎?我想很多讀者同學應該都沒有。

為此,魯老師特別花了時間進行研讀和分析,並把其中核心觀點與內容整理後,再進行分析解讀,方便讀者同學們快速理解並吸收這些優質內容。

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00序言:何為我輩

——對世界有主場感和建設性的人

直面挑戰者,躬身入局者,皆為我輩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中國古代神話故事,說明了中國人具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文化底蘊,這就是我輩中人!

魯老師解讀:

開篇羅振宇先定義了我們(他自己和聽眾)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是直接面對挑戰,直接擼起袖子就乾的人;我們不是在解決想象中的問題的人,而是直接解決實際過程中的障礙的人。先把物件定義好,再說物件應該幹什麼和怎麼幹的問題。

01中國經濟基本盤如何?

——從電梯模式變為攀巖模式

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經濟的基本盤就處在一個上升的通道之中。要論證中國經濟不好,有一堆事實;要論證中國經濟好也有一堆事實。創業者不是克服困難,而是習慣困難,經濟發展模式從電梯模式到攀巖模式。

中國經濟的基本盤:超大規模,具體有5個組成部分——極其完備的基礎設施,全球最大的供應鏈體系,世界最大的統一市場,從未中斷的文明共識,超強的社會組織能力。中國的複雜性(多樣性)讓我們可以走一步攀一步,任何環境下都可以找到下一步的抓手。

魯老師解讀:

在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實質性變化(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人口超過了改革開放前出生的人口)之後,在中國經濟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躍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我們突然發覺,一是增速在下降,二是經濟結構需要調整了,三是傳統生意難做了錢也難賺了。特別是在房地產黃金十年之後,我們發覺傳統實體經濟已經嚴重失血了,需要調整結構了,不能再讓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了。

以前在高速發展的年代,特別是60,70後的人,只要敢下海,敢經商有點子,就可以賺個盆滿缽滿;後來接受良好的教育,上個好大學就能有份好工作,從此走上人生的幸福之路;再後來,敢炒股,敢投資,敢上槓杆,敢貸款買房,就能實現財富階級的跨越;

這是中國經濟的電梯模式。

到了最近幾年,大家發覺不是這樣了,經商做生意越來越難,畢竟目前的市場是同質化競爭,供過於求;上了好大學也不意味就有好工作,因為大學生也多了;融資上槓杆去炒股炒房投資,虧得一塌糊塗的大有人在。在魯老師的各個圈子裡,不管是搞實業的還是投資的,無數案例印證了那句神一樣的話:“靠運氣賺的錢,靠實力全虧回去了”。

這是中國經濟的攀巖模式。

這個攀巖模式意味著,我們要關注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才能在未來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一席之地。

02消費市場有什麼新機會?

2020年大機率會出現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中國經濟集成了3大變數:最大的需求,最大的供給和最快的效率提升。中國消費市場正在多點爆發,具體說來有以下3個機會:

機會1:中國新基礎設施

機會2:“中國”紅利

機會3:世界級品牌

魯老師解讀:

中國新基礎設施講的實際上是由於市場規模巨大,能有效支撐起各行各業的產業分工。比如你做一個彩妝品牌,產品研發、製造、品牌營銷等工作你都可以外包給專業的公司來做,而你只需要做好消費者需求的理解和溝通,就可以把彩妝品牌做起來。在各行各業,特別是像做手機這樣的電子產品,其專業化分工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而這些都離不開我們這個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完善的新基礎設施配套。

因此,不管做什麼產品,我們只需要做我們最具核心價值的那部分,其他附加值不高的部分應該外包給專業的機構去做。

“中國”紅利說的是目前的年輕人,特別是95後的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與日俱增,甚至會影響到他們的消費選擇。“中國李寧”紐約時裝週上的表現就是一個實在例子。做消費類品牌,特別是針對於年輕一代的消費類品牌,要注意“中國”紅利。以魯老師自己來說,這2年出去國外旅遊或出差,不管是歐洲美國新加坡,實在感受太深刻了——

沒有外賣,沒有WIFI,出門要準備現金

;可是魯老師又回想一下,10多年也出國啊,怎麼就沒這種感覺呢?哦,原來是我們的國家悄無聲息已經有了巨大的發展。

中國市場真正崛起的標誌是出現世界級品牌。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華為手機已經具備了這樣的一個雛形。10多年前,魯老師出國的時候,專門去蘋果的專賣店裡買iPhone 4,

而10多年後的今天,是外國朋友到中國來,找魯老師去買華為手機

讀者朋友們,有信心在你們的領域內幹出一個

世界級品牌

來嗎?

03錢從哪裡來?

中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來自於勞動所得的比例為73%,而來自於投資理財的比例為27%。人和人連線的機會——正在決定未來社會財富的創造、分配和轉移。你和世界的5種連線深度——你是誰?你幹啥?你為誰幹?別人需要你嗎?社會更好了嗎?

魯老師解讀:

這個比例說明,我們更多的還是要去勤勞致富,而不是去考慮“睡後收入”。這話的意思並不是否定“睡後收入”,而是說,

在你的金融資本較低人力資本較高的時候(關於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魯老師會在後續課程重點講解),應該重點考慮,或者說職業生涯的重心,應該是如何讓自己的勞動變得更有價值,而不是基於較低的金融資本去追逐超高盈利,夢想一夜暴富。

各種投資騙局,貴金屬資金盤,P2P暴雷盤,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腳踏實地去提升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在專業領域做到頭部,還能被這些騙局所左右嗎?去接觸和了解的時間都沒有吧?

你的社會連線怎麼樣呢?在學校,你是一個好同學嗎;在朋友圈子裡,你是一個好哥們好姐妹嗎;在親戚圈裡,你是大家都讚揚並欣賞的嗎;在公司裡,你是一個好同事嗎;在社會上,你是一個受人尊重的人嗎。

社會連線的能力直接決定你後面發展的潛力高低,而社會連線深度的核心5問,直接匯出了你實現個人的人力資本價值的邏輯鏈條。不斷地問自己這5個問題,特別是後面3個問題,將會給你如何做好自己的工作有標誌性指導。

04何為教育的本質?

談到教育就伴隨著家長的焦慮,因為“考二代”(人民幣付費玩家)進場了。世界不是按照專業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各種挑戰組織起來的,教育就是為了應對複雜的實際挑戰。教育的本質就是人點亮人,課程的本質就是激發稟賦。

魯老師解讀:

魯老師也是家長,對家長的焦慮可是切身體會。“考二代”也好,按分數晉級也罷,教育真的就是為了分數嗎?魯老師認為,對於目前中高等水平的平均線分數是必須要達到的,在此之上,應該針對各種實際的問題或者挑戰,

培養孩子處理綜合複雜問題的能力。

當然,羅振宇沒有講到的關於教育的另外一個方面就是:育人。我們講“德才兼備”“品學雙優”,德和品是放在才和學之前的。

說句實話,在這點上,魯老師認為育人才是根本,更為重要。

05中國科技創新有什麼牌?

中國科技創新的優勢:規模、速度、成本、分工。生態位決定生存權。

誰的資料多,誰就更懂消費者。特斯拉中國上海工廠10個月從開建到投產。真實世界是一張包含了美國中國在內的,由全世界研發者、製造者、供應鏈共同組成的、遍及全球的創新網路。

這裡面沒有輸贏問題,只有貢獻大小問題。誰貢獻大,誰就更重要。誰在這個網路的位置更重要,誰就更有話語權。

魯老師解讀:

全球化程序到現在幾乎已經不可避免。魯老師喜歡研究歷史。在文藝復興之前,地球上的交通手段和通訊手段跟今天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在那個時代,資訊的溝通,貨物的傳送是一個較大的難題;而在交通和通訊極為發達的今天,地球已經變成一個村,村民都在不同村落裡享受著全球化發展帶來的好處。

全球化就是這張網路,交通和通訊就是網路渠道,我們每一個人或者公司就是網路節點。

中國透過規模、速度、成本和分工等優勢,也孵化出了不少國際知名企業,其中不乏游擊隊轉型正規軍的案例。比如10年前山寨機聞名世界深圳華強北,就走了非洲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傳音控股;比如大疆無人機,目前也進入了美國國防部的採購清單,配備給了美國空軍和海軍的精銳部隊。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來看中國科技創新,魯老師的觀點就是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而不是行不行或者被扼殺的問題。

06中國製造的優勢何在?

製造業的問題是產業鏈的問題,而不只是裝置的問題。我們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製造並不是轉移,而是溢位。越南不需要產業政策,因為我們有廣州——泛指中國的上游供應鏈網路。中國人的結網能力——硬化公路實現村村通;高鐵里程3。5萬公里,佔全球2/3;4G基站超過全球一半;全年600億個包裹,佔全球一半;全球10大港口中國佔7個。

魯老師解讀:

過去一段時間,國內有種聲音說製造業正在離開中國,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了,其實是聳人聽聞。研究表明,所謂的轉移到東南亞去的一些製造業,大部分是一些成本高度敏感並且競爭異常激烈的產業,比如服裝、傢俱,但即便是轉移出去的這些製造業,上游原材料依然由中國國內的工廠進行供應,只不過是把附加值低、人力成本依賴高的流程轉移到國外去而已。

這樣的邏輯,聽起來像不像20年前,中國加入WTO之後,承接的世界工廠的角色?那時候不也是從低端的裝配流程,來料加工做起的嗎?只不過,

現在中國的製造業強大了,先進了,產生“溢位”效應了。

基於我們偉大的一帶一路戰略,我們既具備全球最全的工業門類,又具備全球最完善的基礎設施,還有全球最細緻的產業鏈分工,結合亞洲、歐洲和非洲不同層次的市場,又怎麼能說製造業沒有機會呢?

魯老師看來,機會是大大的有,只是,你的產品,放在國際化的競爭格局下,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優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