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有什麼少數民族?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4-14 回答

彝族民歌可分為敘事歌、情歌、苦歌、勞動歌、兒歌、風俗歌、酒歌等種類,曲調各異、委婉動聽。民間傳統樂器有牛角、胡琴、巴烏、馬布、口琴、口、月琴、銅鼓、克拉蒙等。 1155815

彝族諺語曰:“歌多多不過彝家,跳舞扭不過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數盡,彝家的歌舞數不完,要問彝家歌舞有多少?請用海斗量一量”。“彝族生來會唱歌,一唱就是幾大籮,唱得太陽落西坡,唱得金星從東來,百靈鳥聽歌停了叫,牛羊聽聲忘吃草,你若愛聽彝家歌,請到彝家山寨來。”這是彝族民間歌舞多姿多彩,形式繁多的真實寫照。可以說,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著豐富的民間歌舞和音樂藝術,無論是勞動間隙,還是年節婚喪,都要以歌舞抒發其情感,歌舞音樂是彝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由於彝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分佈特點,使得彝族的歌舞音樂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內容和表現手法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點。 彝族民歌

彝族民歌的唱詞內容廣泛,是彝族民間文學創作的重要源泉之一。在傳統的彝族社會中常以歌唱的形式宣講歷史、強調道德、傳承風俗、表達愛情及喜怒哀樂,其唱腔則根據唱詞內容,或流暢委婉,或抑揚頓挫,或溫柔婉轉,極度具藝術感染力。民歌從大的類別上可分為敘事歌、情歌、苦歌、勞動歌、酒歌和風俗歌等。

侗族漢語民歌,侗語南部方言區多用漢歌曲調唱,北部方言區多用侗歌曲調唱。

傣族民歌大都具有壩區民歌的特點,以優美抒情見長,較少激昂高亢之調,並因傣語聲調富於抑揚變化,從而具有歌唱與朗誦性相結合的特點。此外由於歌詞句式長短不拘,因而傣族民歌很少有整齊方正的結構。不同支系,不同地區的傣族民歌又具有各自的地方物色和個性,品種亦大不相同。其中,以德宏州一帶的傣族民歌最為豐富多采。

據廣西壯族音樂學家範西姆介紹 ,壯族三聲部民歌的發現 ,是在 1 980年 1 2月間 ,他隨自治區文化局的同志到烏山縣蒐集音樂素材 ,偶聽當地文化幹部蘭成琪分別演唱了“三頓歡”(即三聲部民歌 )的三個聲部的旋律 ,尤感以鼻音哼唱的第三聲部甚為迷人 ,於是產生了濃厚興趣 ,便於翌年春重訪該縣 ,並深入到安善村民間調查 ,試圖弄清其虛實真偽。結果 ,透過調查 ,實實在在。當時當地由蘭生瓊、韋羨龍、韋炳禮、潘榮輝等從 42歲到 84歲“上了年紀”的民間歌手輪流擔任高、中、低音聲部 ,他們“畫素有訓練的小合唱隊”,演唱了三頓歡”、“蠻歡”、“波列歡”、“加方調”、“結歡”等古老的壯族三聲部民歌。其旋律優美動聽 ,聲部間相配協調 ,音色柔和 ,風格統一 ,聽起來形象鮮明、突出。”為此 ,1 982年 4月間 ,在南寧召開的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多聲部民歌座談會上 ,範西姆同志以《壯族三聲部民歌初見》為題 ,用調查報告的形式向大會正式宣佈了這一重要發現 ,引起了與會者的強烈震動和無比興奮。因為自建國以來 ,各地音樂工作者在少數民族地區採訪到的多聲部民歌中 ,幾乎全部是兩聲部 ,而今新發掘的三個聲部民歌實屬罕見。中國音樂研究所喬建中等同志參加了這次會議 ,認為“這不僅僅是一兩首民歌的收集、挖掘問題 ,而是關係到我們在以往從未接觸到的一種多聲民歌品種的問題。”因此 ,他們為了捕獲第一手資料 ,以便作更周詳的調查研究 ,便利用會議空隙 ,到三聲部民歌的另一個主流行區廣西上林縣黃境村進行專訪 ,結果也採錄到了三聲部“歡悅”。儘管與馬山縣安善村的“三頓歡”,由於地域性差異 ,在聲部結合特點及音樂個性上有明顯不同 ,卻進一步證實了三聲部民歌的存在。

西南地區有什麼少數民族? ☆冷※無情★ 1級 2013-04-15 回答

從《中國民族分佈圖》上我們不難看出:我國眾我的少當選民族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並以雲貴高原為中心的西南地區的民族種類最為眾多。據有關資料:這片面積不大的國土上竟然集中分佈了30多個兄弟民族。其中雲南一省就有漢、彝、白、壯、傣、苗、回、藏、僳僳、哈尼、拉祜、佤、納西、瑤、景頗、布朗、普米、怒、阿昌、獨龍、基諾、蒙古等23個民族聚居,成為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一個省。若以單位面積上擁有的民族數作為民族密度來衡量,那麼本地區的民族密度之高,不僅在我國是首屈一指的,即使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那麼,西南地區為什麼會密佈如此眾多的民族種類呢?我以為,這是與西南地區錯綜複雜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的。

一、崎嶇險峻的地形阻擋了外部民族對其兼併與融合

西南地區處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新構造運動強烈;加之石灰岩分佈廣,氣候暖溼,流水侵蝕、溶蝕作用顯著,因而地表極為崎嶇破碎,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最為險峻的地區之一。這裡高山環峙,地勢高差懸殊,峽谷深切曲折,河水湍急。自古以來四川就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著稱,而云貴高原上更有“地無三里平”之說。如此險要複雜的地形,對西南地區及當地居民來說,猶如一道堅固的天然屏障,既隔絕了該地區內的人們與外界發展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同時,在歷史上生產力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它也有力地阻擋了一切外部民族對該地區的兼併與對區內民族的同化與融合。為該地區的居民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得以自由地各自向前發展,並形成各具特徵的眾多兄弟民族提供了一個免受外界干擾的外部環境條件。

二、崎嶇複雜的地形把西南地區分隔成了眾多相互隔絕、互不連通、封閉性極強的地域單元,導致區內民族分化易、融合同化難,使眾多民族在這裡得以安居樂業。

民族皆有其自身的形成、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它是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共同地域”既是一個民族的重要的基本特徵之一,更是一個民族得以形成、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空間物質條件。如要我們把一個民族的形成所依賴的共同地域,叫做一個完整的地域單元,那麼,該地域單元內部自然環境條件應是比較統一穩定的,且其內部的連通性好,利於其內部的人們相互交往、通婚和融合,便於形成共同語言、共同經濟活動和共同文化及其共同的心理素質。同時,地域單元的周邊地區常因崎嶇的山地、幽深的峽谷、茫茫原始密林、浩瀚的海洋等形成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足以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阻礙地域單元內的人們與外部進行大量的經濟、文化和語言等方面的交流、融合和同化,為地域內的人們形成與外界在語言、經濟活動、文化與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提供了可能。而西南地區被崎嶇複雜的地形所分隔成的地域單元,其空間尺度是狹小的,數量是眾多的。如雲貴高原上不僅因構造作用形成的小盆地多,外力流水作用形成的深切峽谷、深邃的圓形窪地也很多;滇南帚狀山脈區則多寬廣的山間谷地和盆地;橫斷山區則是高山峽谷相間排列,“仰望山接天,俯看江成線”。在如此眾多的地域單元內,或因本來就居住著分屬於不同民族的部落,或因地域間互不連通、相互間無法正常交流,久而久之,出現了民族分化。所以,在歷史上該地區形成具有不同語言、不同文化和風俗習慣的眾多民族種類是很自然的。如居住在怒江谷地的怒族、獨龍江畔的獨龍族, 以及滇南寬谷中的拉祜族、基諾族、佤族、哈尼族、景頗族等等都是在較狹小閉塞的地域單元內形成的少數民族。

三、複雜多樣的自然條件促進了不同地域單元內的不同民族的人們,形成不同的經濟

活動、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獨特的語言和風俗習慣等諸多差異。

這些差異一方面是由於不同民族間相互隔絕、缺少相互交流、天長日久產生分異而形成的; 而另一方面則是受不同的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西南地區因緯度,特別是海拔高低的差異懸殊,迎風坡與背風坡的不同等,導致區內自然環境複雜多樣:各地降水、氣溫、土壤、動植物資源等方面差異明顯而多變。既有終年高溫多雨的宜種植水稻、熱帶經濟作物的水果區;也有四季如春、降水適中、利於種植溫帶作物的耕作區;還有高山草甸適於發展畜牧業的牧區……。總之,客觀上自然條件的差異,為不同地域單元內的人們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副、漁等不同型別的經濟以及狩獵、採集、種植等不同的生產活動奠定了基礎。這又將對不同自然環境下的不同地域單元內的人們形成經濟活動、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產生進一步的深遠影響。

四、崎嶇的山地不利於傳統農業的發展,阻礙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從而進一步延緩了該地區民族間的相互融合與同化的程序西南地區岩溶地貌發育典型、山高坡陡、土層瘠薄、耕地缺乏,加之地層保水性差,地面常感缺水而具有乾旱特徵等原因,在歷史上不利於傳統農業生產的發展,從而也制約了本地區整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文化的進步,以及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因而長期以來西南地區眾多民族一直處於生產力水平較低、相對落後的境地。因此,這裡眾多民族也無法去克服自然的障礙,走出家園去發展地域單元間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等。這就深刻地影響了本地區內眾多民族間的融合與統一的程序。這是該地區眾多民族一直長期共存至今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 自然環境因素在西南地區形成眾多民族種類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是重大的、多方面的。此外,歷史上漫長的封建社會統治時期, 曾多次有“客民”大量移入,更有眾多“犯人”流放於此,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等人為因素造成民族隔離與分化的加深,阻礙了民族間的融合和同化,也是本地區少數民族眾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