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再見了親人》文中想象怎麼寫wgt14418756982015-03-29

再見了,親人》 廣東佛山九小 黃豔碧 實錄 教學過程 : 一、從課題引入新課 師:課題中的“親人”指什麼人? 生:“親人”在課文中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也就是指朝鮮人民。 師:說得對!(板書:大娘 小金花 大嫂) 師:誰說“再見了,親人”? 生:中國人民志願軍說“再見了,親人!” 師:為什麼志願軍稱朝鮮人民是親人呢?我們今天認真學習課文便會知道了,請開啟書本。 〔留下懸念,讓學生抓住主要問題學課文〕 二、講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並回答:大娘、小金花、大嫂都為志願軍做了哪些事? 〔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 生:大娘在志願軍叔叔急需糧食時,冒著生命危險為戰士們送打糕;還丟下小孫孫,救志願軍的傷員;小金花和媽媽救志願軍的偵察員;大嫂為志願軍挖野菜。 師:對!講得很好!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剛才這位同學的發言,用小標題來概括出大娘、小金花、大嫂所做的事,然後寫下來。 (請一同學出來寫,其餘同學在筆記本上寫) 〔讓學生既動腦,又動口,再動手,還訓練其概括能力〕 (那學生在黑板上板書:送打糕 救傷員 救偵察員 挖野菜) 師:寫得對!現在我們來學習這個句子(打出幻燈片1“八年來,您給了我們多少慈母般的溫暖,您為了我們花了多少心血!”)句中的“您”、“我們”在課文中指誰? 生:“您”在課文中指大娘,“我們”在課文中指志願軍。 師:對啦!那“多少”的意思呢” 生:“多少”的意思是數不清,很多、很多。 師:好!誰能改換人稱來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 〔學生們紛紛舉手〕 生:這個句子的意思是:八年來,大娘給志願軍很多慈母般的溫暖,大娘為了志願軍花了許多心血。 〔既理解了句子意思,又為本組的作文改寫訓練作了準備〕 師:讀著這個句子,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引導想象,加深理解,學生思考片刻便紛紛舉手〕 生:我彷彿看見老大娘正為志願軍叔叔洗衣服,好像母親一樣關心志願軍叔叔。 生:我看見老大娘戴著老花鏡正在細心地為志願軍叔叔縫補衣服。 生:我看見老大娘與全村婦女冒著炮火、穿過硝煙,給志願軍叔叔送打糕。 生:我彷彿看見老大娘正把志願軍的傷員背進防空洞。 生:我看見大娘正在給志願軍叔叔包紮傷口。 〔學生髮言很熱烈,老師抓住時機,用激動的語調再加以強化〕 師:是啊!整整八年,大娘象慈愛的母親一樣,為志願軍做了許多事,關心志願軍,幫助志願軍,使志願軍感受到慈母般的溫暖,所以志願軍對大娘棗 生:(齊講)十分感激。 師:對!我們讀這句話時,就應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老師範讀,學生朗讀) 〔這時師生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因而讀得很有感情。〕 師:大娘為志願軍做了許多許多事,文中只列舉了兩件(指板書)現在請同學們看這個句子,(打出幻燈片2“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麼意思? 生: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幫助別人取暖。比喻在別人正急需的時候,給予支援或幫助。 師:把這詞放在課文中,你是怎樣理解的? 生:這詞在課文中是指在志願軍正急需糧食時,大娘為他們送去打糕。 師:當時,為什麼志願軍急需糧食? 生:因為當時志願軍叔叔空著肚子在陣地上,已經跟敵人拼了三天天夜,非常需要糧食。 師:對!就在這時。(打出幻燈片3“是您帶著全村婦女,頂著打糕,冒著炮火,穿過硝煙,送到陣地上來給我們吃。”)(學生齊讀句子) 師:請同學們想想當時的環境。 生:當時的環境十分危險。 生:當時的環境很惡劣。 師:對!當時炮火連天,硝煙瀰漫,大娘怎樣? 生:(齊讀這句子) 師:哪些地方應該讀得快些? 生:是“冒著炮火,穿過硝煙。” 師:為什麼? 生:因為志願軍急需糧食。 生:因為大娘想快點把打糕送到陣地上給志願軍吃。 師:對!我們再讀這個句子。 〔同學們齊讀句子,比剛才讀得好多了。這樣指導朗讀,切合學生實際。〕 師:這就是慈母給兒子的愛,也是慈母給兒子送去的溫暖。(讓學生讀幻燈片3、2的句子。) 師:敵機來了,志願軍傷員有危險了,該怎麼辦呢?在這緊急關頭,大娘怎樣做? 生:大娘丟下自己的小孫孫,把傷員背進了防空洞。 師:這也是慈母給自己兒子的愛。結果棗(打出幻燈片4:“您為我們失去了唯一的親人。”) 生:(齊讀這句子) 師:“唯一”的意思是什麼? 生:“唯一”的意思是隻有一個,獨一無二。 師:“唯一”的親人是指誰? 生:是指大娘的小孫孫。(齊讀句子) 師:為了志願軍寧願失去自己唯一的親人小孫孫,這是什麼情誼? 生:這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 師:(打出幻燈片5:“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麼會忘記?”老師範讀)對“高”、“深”要讀得重些,句子用反問的語氣來肯定志願軍不會忘記這種情誼,我們要讀出反問的語氣。(老師再範讀) 生:(齊讀句子後“開火車”讀:“我們怎麼會忘記?”) 〔同學們讀得一個比一個好,要珍惜中朝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的思想自然地滲入學生心中。〕 師:中朝人民之間的情誼確實比高還高,比海還深,現在要分別了,志願軍和大娘都是依依不捨的,儘管大娘年紀大,而且為志願軍洗補衣服已經幾夜沒閤眼了,現在又趕來送行了,那志願軍應怎樣呢? (讓學生朗讀第一段開頭那個“告別”片斷,體會這種深厚的情誼。) 〔老師透過導語 創設情景,加上有上述感情基礎,所以,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朗讀中便自然地流露出來。〕 師:請同學們看下一段課文,先默讀課文,後做填空。(打出幻燈片6“小金花的媽媽為救志願軍的偵察員而與敵人〖CD#4〗”) 生:應填“同歸於盡”。 師:“同歸於盡”在課文中指什麼? 生:“同歸於盡”在課文中指小金花的媽媽與敵人一起被炸死。 師:也就是說—— 生:小金花的媽媽為救偵察員老王而犧牲了。 師:對!這件事是怎樣的? 生:(一學生複述這件事) 〔以事激情〕 師:媽媽犧牲了,小金花有沒有哭? 生:(齊答)沒有! 師:為什麼? 生:因為她說:“媽媽,這個仇我一定要報!” 生:因為她把悲痛化為仇恨,她是個剛強的孩子。 生:因為她把悲痛化為對敵人的仇恨,所以小金花沒有哭。 師:對!對這,課文是怎樣講的?誰來讀讀! (學生紛紛舉手) (一女同學有感情地朗讀“同志們傷心地……多麼剛強呀。”) 師:注意小金花的動作:“跺、抽動”應讀得重些、快些,只有這樣,才能表現出小金花對敵人的仇恨。而末尾那句呢? 生:應讀得輕些,慢點,對“剛強”讀重些。 師:對!現在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句子。 生:(齊讀這句子) 〔從朗讀中,可看出同學們對敵人充滿仇恨,讀到末句時,又飽含著對小金花的讚美。〕 ——(收到了自然滲透的效果。) 師:現在志願軍要走了,小金花有沒有哭? 生:(齊答)哭了。 師:為什麼? 生:因為她把志願軍看成是最親最親的人,所以落淚了。 生:因為志願軍叔叔和小金花相處了八年,小金花與志願軍生活在一起,還把志願軍叔叔當作親人,現在親人要走了,所以小金花落淚了。 師:是啊!八年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共同生活,親如一家。在戰場上,並肩戰鬥,出生入死。為了抗美援朝,不少志願軍叔叔在朝鮮的國土上流血犧牲,現在親人要走了,想到這一切,小金花會不落淚嗎? 生:(齊):不會。 師:現在小金花哭著前來送行,那麼我們該對她說什麼呢? 生:(學生自己練習讀第二段開頭那個“告別”片斷。) 生:(一男生表情朗讀這片斷。) 師:我們應像對小妹妹說話一樣,親切、自然,勸她別難過。(老師範讀,學生齊讀)讀得好!現在我們來聽“大嫂為志願軍挖野菜”這件事的課文錄音。(老師放該段的課文錄音,同學們專心地聽。) 師:大嫂跑到哪裡為志願軍叔叔挖野菜? 生:大嫂跑到前沿陣地為志願軍叔叔挖野菜。 師:你從“前沿陣地”想到了什麼? 生:我從“前沿陣地”想到大嫂是冒著生命危險給志願軍叔叔挖野菜的。 生:我想到前沿陣地是個十分危險的地方。 生:前沿陣地炮火連天,硝煙瀰漫,是兩軍對壘的地方。 生:在前沿陣地挖野菜,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生:我從這詞體會到大嫂是不顧危險,去挖野菜的。 生:大嫂是冒著生命危險給志願軍挖野菜的。 生:大嫂挖野菜時,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 〔抓住重點詞語“大做文章”,可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內容。〕 師:從這可看出大嫂把志願軍當成自己的親人,關心志願軍勝過關心自己,為了給志願軍挖野菜,她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失去了雙腳。(打出幻燈片7“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嫌它不夠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生:(一學生讀這句子。) 師:“代價”在課文中指什麼? 生:是指大嫂為給志願軍挖野菜而失去了雙腳。 師:這個反問句肯定了什麼? 生:肯定了大嫂為志願軍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足以表達大嫂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生:大嫂為給志願軍挖野菜而失去了雙腳,充分表達了大嫂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師:請同學們聽老師讀這句子。 (學生自讀,指名朗讀,全班齊讀這句子。) 師:現在志願軍要回國了,看!大嫂揹著小孩,架著雙柺趕來送行了,她已經送了幾十裡了,仍不願往回走。我們該對她說什麼呢?請聽第三段開頭的“告別”片斷的錄音。 〔適時的導語 加播放課文錄音可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 生:(一學生朗讀該片斷,讀得情真意切) 師:(老師指著左邊的板書)看,這些就是朝鮮人民為志願軍做的事,就是這些嗎? 生:不是,還有很多、很多。 師:對!課文只選取了幾件有代表性的事來寫。為了幫助志願軍,朝鮮人民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大娘為志願軍送打糕,累得—— 生:昏倒在路旁。 師:(板書:昏倒在路旁。)大娘為救志願軍的傷員,而—— 生:失去小孫孫。 師:(板書:失去小孫孫)小金花為救志願軍的偵察員,而—— 生:失去了媽媽。 師:(板書:失去了媽媽)大嫂為了給志願軍挖野菜,而—— 生:失去了雙腳。 師:(板書:失去了雙腳) 生:(齊讀:“昏倒在路旁、失去小孫孫、失去了媽媽、失去了雙腳。”) 〔這樣的疑問,這樣的板書,更突出了中朝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師:(激動地問)這些都是什麼代價? 生:(激動地回答)這些都是血的代價。 師:朝鮮人民關心、愛護志願軍、甚至為他們流血犧牲,所以,志願軍稱朝鮮人民是—— 生:(齊說)親人! 〔點題十分適時〕 師:朝鮮人民為志願軍付出了血的代價,而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為了抗美援朝,也流血犧牲,所以,我們說,中朝人民的友誼—— 生:是用鮮血凝成的。 〔歸納中心思想水到渠成〕 師:對!(打出幻燈片8“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生:(齊讀這句子。) 師:八年來,中朝人民結下了這麼深的情誼,一旦分開,大家都是依依不捨的。現在請大家想象一下當時的分別情景:看,在站臺上棗 生:志願軍正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以及很多、很多朝鮮人民告別。 師:列車即將啟動了—— 生:志願軍叔叔正向朝鮮人民揮手告別,朝鮮人民也頻頻揮手致意。 師:列車開動了。 生:有許多朝鮮人民跟著列車跑,高喊:“再見!再見!”不少人站在站臺上擦眼淚。 生:志願軍也激動地高喊:“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 〔啟發學生想象,縮短學生和課文描寫的情景的時空距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師:現在我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段。 生:(先個別朗讀,最後全班齊讀) 〔在朗讀時,同學們已經沉浸在那告別的情景之中,有些同學的眼裡還閃著激動的淚花。〕 論文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這些內容都寓於具體的語文文字所表現的人、事、景物之中。大綱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 中,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