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戰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戰的意義有哪些坑卷 2017-02-13

晉國方面:

晉文公:明君,審時度時,採納了先軫、狐偃等人的正確意見,成為一代霸主,開創晉國百年霸業。

先軫:城濮之戰的實際主導者,一次成功地“伐交”,拉攏了齊、秦兩大強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伐交”;與子玉的鬥智,表現出了先軫過人的才能;城濮交戰時,先軫佈置的複雜的戰術組合是成功的關鍵。

狐偃:提出了類似於後來“圍魏救趙”的策略,也是相當不錯,很好的謀士。

楚國方面:

楚成王:表現得相當理智,及時地採取了避敵鋒芒的策略。但也有人認為,楚成王還是過於膽小,如果盡全力支援子玉,楚國可能不會失敗。不過個人認為,楚成王打算採取避敵鋒芒的策略還是明智的。

子玉:有勇無謀。“剛而無禮”的性格使得子玉屢次被先軫的詭計所誘,在和先軫的較量中完全處於下風。城濮之戰,子玉應該承擔失敗的主要責任。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在踐土(今河南鄭州西北)朝覲周王,會盟諸侯,向周王獻楚國俘虜四馬兵車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晉文公為侯伯。晉國終於實現了“取威定霸”的政治、軍事目標。

評論

城濮之戰初期,晉軍兵力劣於對手,又渡過黃河在外線作戰,處於不利的地位。但是晉文公能夠善察戰機,虛心採取先軫等人的正確建議,選擇鄰近晉國的曹、衛這兩個楚之與國為突破口,先勝弱敵,取得以後作戰的前進基地。隨後又運用高明的謀略爭取齊、秦兩大國與自己結成統一戰線,爭取了戰爭的主動權。當城濮決戰之時,敢於貫徹後發制人的作戰方針,主動“退避三舍”,避開楚軍的 城濮之戰

鋒芒,以爭取政治、外交和軍事上的主動,誘敵冒險深入,伺機決戰。同時與齊、秦、宋各國軍隊會合,集中起相對優勢的兵力;並針對敵人的作戰部署,乘隙蹈虛,靈活地選擇主攻方向,先攻打敵人的薄弱環節,予敵各個擊破,從而獲得了這場戰略決戰的輝煌勝利。 反觀楚軍方面,則是君臣不睦,將驕兵惰,君主昏庸無能,主帥狂妄輕敵,既不知妥善爭取與國,又不能隨機多謀善斷。加上作戰部署上的失宜,軍情判斷上的錯誤,臨戰指揮上的笨拙,終於導致了戰爭的失敗,將自己在爭霸中原中的優勢地位拱手讓人,給後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教訓。

滿意請採納

城濮之戰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戰的意義有哪些張憨憨灬 2020-03-17

城濮之戰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城濮之戰的意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