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法律檢索事半功倍?

文/天同律師事務所 李謙

法律檢索,與其說是知識創造,不如說是資訊的發掘與重整。

資訊早已存在,只是沒有以你期待的方式被編排並且呈現出來。

檢索的價值,在於以某一特定問題為核心去充分挖掘相關資訊,將零散的知識以科學的體系整合並重構。

決定這一過程是否高效的因素之一,是檢索路徑的科學性。

在開始檢索之前,設計好檢索的問題、勾勒好檢索的路徑,遠遠比直接動手找重要得多。而在檢索之前“想明白”,是被很多律師忽視的重要環節。要做到“想明白”,以下幾個步驟必不可少:

一、用規範、簡潔的語言概括檢索命題

就像命題作文不好好審題會“走題”一樣,開始檢索之前不清楚、準確地定義待檢索的問題,會導致檢索路徑發生偏移,進而在無關資訊的檢索和篩選上浪費大量時間。

所以,在開啟任何一種檢索工具之前,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先用規範、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你要檢索的問題。

譬如,檢索某個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如果直接以“表見代理”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出現的相關案例數量可能很驚人,在海量的檢索結果中做進一步排查將耗費大量不必要的時間,而且很容易發生混亂。為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應該先用規範的“法言法語”抽象出檢索命題,以這種思維指導檢索,你的檢索命題就應該由寬泛的“表見代理”細化成類似於“銀行副行長用私刻的公章偽造授權、簽訂合同的行為,是否構成表見代理”的表述,清楚地去界定當事人身份及行為特徵,避免檢索出過量的無關資訊。再譬如,檢索民刑交叉案件二審程式上如何處理,應該儘可能準確地羅列並描述所有可能影響結果的要素。“一審法院因所審理民事案件涉嫌刑事犯罪,作出移送公安/檢察機關處理、駁回起訴裁定後,二審法院如何處理”就是一個相對清楚且規範的檢索命題表述。

這樣做的好處,

一來有助於儘量限縮待檢索的問題範圍,二來有助於提升關鍵詞的準確性,三來有助於辨別檢索結果的關聯性。

在開始檢索之前精準定義檢索命題,是我們提倡必須培養的檢索習慣。先開始的時候概括不準確,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可以在檢索的過程中不斷修正檢索命題,達到精準概括的目的。經常進行這樣的自我訓練,對事實的概括能力和對核心法律爭議的把握能力都會隨之提高。

二、以合理的層次梯度組配關鍵詞

檢索的要點在於找到合適的關鍵詞。檢索命題模糊的時候,積累的關鍵詞不準確也不豐富,這種情況下,往往難以做好檢索。在精準描述檢索命題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合理組配關鍵詞,搭建科學的檢索梯度。

北京大學凌斌教授在《法科學生必修課——論文寫作與資源檢索》一書中,介紹了

“關鍵詞金字塔”

的組配方法,即按照關鍵詞與核心爭議的關聯程度,將關鍵詞分為“核心關鍵詞、重要關鍵詞和其他相關關鍵詞”三個層次,檢索時按照關鍵詞重要性自上而下有序排列組合,確保檢索有序進行。

越複雜的檢索命題涉及的關鍵詞越多,組配情況也越複雜,為確保檢索結果的全面性,在找準關鍵詞並進行重要性分組之後,還要注意兩點:一是儘可能蒐集關鍵詞的同義詞;二是合理選擇邏輯符號(這裡指的是專業資料庫通用的“布林邏輯符”)將關鍵詞連線起來。

凌斌教授例舉了一個交通肇事案件中刑事附帶民事制度問題相關的關鍵詞金字塔(《法科學生必修課——論文寫作與資源檢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第102頁),對於我們學習如何搭建檢索的關鍵詞梯度,很有啟發:

核心關鍵詞:

附帶民事or 附帶民事訴訟

重要關鍵詞:

刑事or交通肇事、賠償or 補償、賠償or 量刑、量刑or 減刑or 從輕、物質損失or 財產損失or 實際損失

其他關鍵詞:

補償被害人、刑事和解、調解or 和解、刑事損害賠償

核心關鍵詞是必須出現的關鍵詞,應與不同的重要關鍵詞及其他關鍵片語配後進行檢索。

由於關鍵詞本身涵蓋的範圍有大小之別,得到的檢索結果也會有很大差異:如果出現的檢索結果較少,應該進一步嘗試其他同義或近義關鍵詞配組,以獲得更多的研究樣本;如果出現的檢索結果過多,則應進一步縮小關鍵詞範圍。當你把所有可能使用的關鍵詞合理分組、分層之後,如何組配就是個根據不同的檢索目的排列組合、調整試驗的問題了,不知從何下手的機率將大大降低。

三、利用資訊之間的關聯性獲得更全面的檢索結果

仔細研究所有看似偶然的成功檢索,會發現其背後都隱藏著一條共同的邏輯規律:

初步搜尋→精確匹配→核實校對。

很多偶然但十分關鍵的資訊源,並不是靠運氣碰來的,而是透過對海量資訊的排查獲得。譬如查詢某個自然人的財產,很可能從在百度中鍵入這個目標自然人的名字開始,然後再逐步新增可以描述身份特徵的關鍵詞,去發掘其他線索。如果知道這個人任職於某機構,而該機構的辦公郵箱字尾是特定的,就可以用“姓名全拼+@+機構郵箱字尾”的關鍵詞組合去嘗試查詢該目標自然人的其他重要身份資訊,透過這種方式,你可能找到這個自然人的辦公電話或者手機號。而手機號這一重要關聯資訊的獲得,將帶動更多重要資訊漸次出現,譬如在支付寶或者微信好友搜尋中輸入手機號,就可能發現目標自然人的支付寶賬號和微訊號,甚至進一步挖掘出更多其他資訊。

對於一個優秀的檢索者來說,腦子應該像一個沙漏。在面對複雜又極具挑戰的檢索命題時,應該保持足夠的耐心和信心,會巧妙利用資訊與資訊之間的關聯性。只要能在海量資訊中發掘出一條關鍵資訊,以這一條關鍵資訊為突破點,帶動更多的關鍵資訊的出現,你就有可能完成一次漂亮的檢索。

沙漏上方的大口就是“初步搜尋”階段,這個階段很可能耗時極長、檢索結果的關聯度極低,但只要能從這些結果中發現一條高度關聯的資訊,也就是沙漏最細的部分,就完成了“精確匹配”,這條精確匹配的資訊將在互相關聯的資訊系統中引匯出更多有價值的資訊,幫助你完成檢索結果的“核實校對”。

上述三種方法當然不能囊括確定檢索路徑的全部,每個人在檢索實踐中都有可能開拓更科學更高效的檢索路徑。這篇文章想要分享的,是在開始檢索前“想明白”“想清楚”的重要價值,這些看似浪費時間的“前期工作”,實際能為我們後續的檢索節省巨大的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而檢索效率的不斷提高,正是每一個檢索者都應努力追求的終極目標。

原發表於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