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壺口瀑布式華夏民族的最強音匿名使用者 2012-03-06

壺口瀑布 華夏民族的最強音

黃河巨流一路奔騰,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曲折南流,到山西吉縣與陝西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到此由300米寬驟然收束為50餘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跌落深槽,形成落差達50米的壺口大瀑布。

要說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其流量卻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時僅150至300立方米,這時河面冰封,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凍,秒流量驟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這時,巨流夾著大量冰塊衝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震天動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2000立方米之間,這時,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直射蒼穹,剎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濛的白霧,偶又顯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河水流量劇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號,激湍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

古時這裡有“旱地行舟”、“飛鳥難渡關”之說。原來,過去來往的船隻,每逢行到壺口,人們都得在岸畔拉縴繞行;至於迎風展翅的飛鳥,因為瀑布呼嘯四震,雲煙迷漫,驚嚇得也不敢飄然而過。由此可見瀑布之驚險、磅礴。

在壺口黃河水跌落的地方,也即壺嘴的正當中,有一塊油光閃亮的奇石,人稱“龜石”,它能隨著水位的漲落而起伏,不論水大水小,總是露著那麼一點點,這又給壺口瀑布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在壺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還有一塊巨大的奇石,人們稱它為“盂門山”。巨石上鐫刻著“臥鎮狂流”四個大字,為北魏徐亙壇所書。說來甚怪,河水至此,就乖乖地分成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然後又合流為一。另外,這裡又是人們觀賞“孟門夜月”的地方。每當農曆月半,夜臨孟門,可見河底明月高懸。站北南觀,水中明月分為兩排飛舞而下;立南北望,水裡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來。

壺口瀑布是世界上第一黃色瀑布,也是中國繼黃果樹瀑布之後的第二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