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錫其人

今年剛剛當選為國民力量黨首的李俊錫,意氣風發~(迫真)

“叢林法則賽高!”

“美國最重要的價值是自由,叢林有著自己的法則,那就是弱肉強食,這是個強者通吃的時代,美國正因為沒有特意改變這種叢林法則、這種弱肉強食的原理才得以強大。我們應認真考慮如何讓全社會接受這種美式自由的價值。”2019年6月28日,李俊錫在自己所寫的《公平競爭》一書中這麼說道。

“機會平等,公平競爭”;這句話在資本主義語境下並不陌生。自古典經濟學時代以來,這是從最開始的充滿激情的自由資本主義辯護士、到現在以美國共和黨為代表的“市場萬能論者”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義者們為其社會達爾文主義政策的辯護口號。顯然,他們覺得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沒有任何政府的干涉(就連在手術室裡裝監控器也不行,我們李代表認為這會影響醫生的工作積極性……?),一切就是“平等”的,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

不要問我什麼階級膚色性別先天差距啦,別人能生在富貴人家那也是人家厲害!你窮當然是因為你不努力,別想透過搜手李森

[1]

來不勞而獲!

考上哈佛之後自稱“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貪圖享受、而是積極勤工儉學”的李俊錫自然而然認可了基於能力主義

[2]

基礎的叢林法則。他當然有理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揮金如土”、“不像其他精英階層一樣開豪車上班”、“不像其他新人一樣使用青年特殊通道”……他在國民力量黨那一眾老爺裡確實顯得不同尋常——而或許這也是他自信不論什麼人“只要堅持奮鬥”就會成功的理由。

可是對於像他一樣沒有體會過“特權”的人來說,這樣的事情不是天天發生麼?那些搬磚打工的人看見了,一定會詫異說:“可是我們一直沒有豪車能開啊!”如果一位富二代可以因為自己沒有驕奢糜爛而得到稱頌,那千千萬萬天天都如此生活的勞動者是不是更應該得到讚美?李俊錫們依靠他們的“勵志故事”得到了無數鮮花掌聲,但無數打工人們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一個立傳的機會。

正如千千萬萬加班加點承受職場和家庭雙重壓力的女工,從來不會像希拉里·克林頓一樣被精英階層讚美為“真正的女性主義者”一樣。一位帶著獵奇目光參加“大富翁生存作戰”過後發表一些同情言論的少爺可以贏得輿論的稱頌,但天天都在生存線上掙扎的人卻從來沒有得到與自己付出的勞動相匹配的報酬與肯定。

李俊錫其人

少爺騎車,美哉美哉~

李俊錫其人

“撤銷女性家庭部和統一部!”

但沉浸在輿論贊美中的李俊錫代表並不會考慮弱勢群體的感受。既然在自由放任主義者眼裡叢林法則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那設立一個關注更多方面的“大政府”自然也是浪費稅金了。野心勃勃的年輕代表在2021年7月9日這樣對著媒體大放厥詞:“政府當然是要越小越好了!這兩個沒什麼作用的部門早該拆拆了!”一個“小政府”自然才是王道——自古以來“市場萬能論”者無不深信這一點,政府只需做好“守夜人”的本分不就好了,幹嘛管那麼多?認真奮鬥的女性才不會抱怨什麼歧視和家務壓力呢,只有那些好吃懶做的“媽蟲”

[3]

和女政客才會需要女家部——這準是一些無病呻吟的費米分子

[4]

撈錢的伎倆!還有統一部,對付北傀怎麼需要這種部門?我們民族中的落後部分將來直接像東德一樣被消化不就好了,統一部長不去批鬥北方的XX問題,卻忙著在國際婦女節當天給女職工獻花,真是豈有此理,這準是一個無所事事沒有什麼蛋用的部門。

很顯然,推己及人的少爺覺得,監管太多絕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政府嘛,自然是要越小越好,否則怎麼激發人的創新和奮鬥精神呢?既然發放災難支援金是浪費(11月3日暴論),那支援女性的女家部當然也妨礙了韓國社會產生更多“女強人”,至於為什麼虛無縹緲的民族和解與統一大業而設立的統一部那自然更是雞肋。“大家都get tough起來,一定就會好了!美國不正是因為這至高的個人主義和奮鬥精神而偉大的麼?誰需要搜手李森式的干預啊,那是摧毀我們韓國的創新精神!”年輕的黨代表在人群中振臂高呼,竟引得無數小資青年喝彩。

可他崇拜的美國,卻在相反的道路上疾馳著,年輕的黨代表似乎從來沒有回答過為什麼他崇拜的山巔之城正試圖去做那些他極力反對的事;也沒有人問過為什麼美式精神的源頭會對國民力量的敵人

[5]

讚賞有加;或許他的美國和美國夢中的美國,也本來就不是同一個吧。

“Get tough to the NORTH!”

對內要落實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叢林法則,對外自然也不能豁免——“廢除統一部,並採取強硬態度應對北方威脅!”一腔熱血的黨代表本著富人階級對某種意識形態的本能厭惡大聲疾呼。李代表之後詳細闡述了他的“北方觀”:“對待敵人只需支稜起來就好了!把北方政權徹底打垮,然後像西德吞併東德一樣將其吸收不就完事了?”

但這卻碰了釘子。

很多老一輩人紛紛抨擊他沒有大局觀,在外交問題上幼稚到無可救藥——執政黨的統一部長李仁榮首先發聲迴應:“這是缺乏歷史信念和民族觀念的人才說得出的話!”而與他同黨的權寧世議員對此同樣感到驚詫:“本屆政府期間,統一部的做法確實令人寒心,但也不能因為這個就把部門撤銷了。我們掌權後把糾正這些做法就行了,可沒必要因此背上反對統一的名聲啊。”

但像他一樣的“年輕人”對此冷眼相待,說白了北方過得怎麼樣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不管是因邊境緊張而上漲的軍費還是預想中的“重建費用”對他們來說都算不上什麼,歸那些窮鬼承擔的稅金關我們什麼事?北方是民族整體中的劣質部分

[6]

,如果適應不了“機會平等”的自由市場經濟,那就活該被淘汰;那些為對抗我們意識形態上的敵人付出代價的人也一樣,就是自己太弱,強一點的人才不會輕易喊痛!年輕的黨代表冷笑著看向那些抨擊自己的中老年人:“人老則多愁善感,難以成大事,早該下下了!為了我們對抗敵對意識形態的大業付出犧牲到底有什麼了?”

不過他應該不知道,北方聽到他這番表態時可立刻樂開了花:“那你說重回冷戰體制我可就不困了嗷,真對抗起來我還愁拿不了更北方兩個大國的援助?”

李俊錫其人

聽完李俊錫發言之後的那個人(確信)

李俊錫其人

《82年生的金智英》美國版海報

“《82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有被害妄想症!”

那既然因長期被壓迫而處於經濟和社會上雙重弱勢的群體是“活該”被淘汰的物件,所以“搜手李森”的配額制(可這明明是自由主義者提的吧……)自然不可取,而“專門服務於女性”的女性家庭部自然也是罪該萬死了——

他倒是摸對了許多人的情緒——的確,很多人不爽這女家部沒有盡到自己本分。缺少必要資金和人員配置,加上青瓦臺在這方面也不甚懂行,導致儘管有著一個專門為實現性別平等而設立的部門,韓國女性的平均工資仍然嚴重低於男性、而包括家務時間在內的勞動時間則遠遠超過同一年齡層的男性。不少韓國人確實對這女家部怨聲載道,指責他們根本沒有辦好應該辦的事情。

但是立刻撤廢真的對嗎?

輿論再度譁然,不少女性更是群情激憤,跑到國民力量黨黨部門口進行抗議。而一向不給保守派留情面的《韓民族日報》則給予了一針見血的抨擊:“讓女性家庭部消失確實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只要家庭暴力、職場歧視和離婚後不支付撫養費的不負責任的爸爸們全部消失,只要全社會可以真正發自內心地把女性真正當作人的那一天能夠到來,我們就可以公開宣佈:‘女性家庭部已經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

李俊錫其人

反對廢止女性家庭部的示威者

但是養尊處優的少爺怎麼會明白這些?他不能理解,為什麼基民盟生硬吞併東德的做法會被咒罵——難道那些適應不了自由市場的東德工人不應該被自然淘汰麼?同樣的道理,他更覺得2030代女性的想法怪異離奇:“明明我們韓國在平等方面已經做得很好了,為什麼有些女性會覺得自己獨自走夜路很危險?”不過倒也不能太苛責李代表,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生活無助的感覺。作為一位富裕階層的男性,想必也不會有人在地鐵、在圖書館、或是在各種漆黑的小巷裡對獨自行走的他實施猥褻——對他而言,在治安這麼好的大韓民國裡,如果有女人覺得自己周圍的環境很危險的話,那準是看多了像《82年生的金智英》一樣的魔幻現實作品而產生了被害妄想症。“真可憐啊!”李代表心裡想著:“明明現實社會已經夠平等了,搜手李斯特

[7]

和費米分子們卻硬要人為干預,這豈不是‘通往奴役之路’麼?”年輕的帥哥少爺打開了電視機,畫面裡的國會議員們正在激辯《禁止歧視法》——“活見鬼了!到底誰被歧視了啊。”李代表憤憤不平地想著:“左派們都有被害妄想症啦!”

李俊錫其人

少爺言之有理!看來真的不少人相信‘’被害妄想症說”呢……(悲)

AT FINAL……

就這樣,隨著歷史的車輪加速邁進,年輕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繼續大放厥詞,他所引領的小布爾喬亞狂熱仍將透過民粹主義的網路社群不斷傳播。或許,這樣的高歌歲月仍將和他的光鮮面孔一樣持續很久,不可一世的少爺仍會高歌猛進,用他那極具煽動性的話語繼續忽悠不明所以的人們參與他的“保守革命”;咋一看,可真彷彿一顆行將爆炸的超新星在半島上空持續發光發熱呢——

但願超新星爆炸的時候,可別殃及太多人。

參考

^

socialism

^

能力主義,也就是“能力至上主義”,聽起來好像很對,可是在實踐卻變成完全忽視了先天性的自然和後天性的社會差異鼓勵惡性競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

對婚後專職在家幹家務的女性的蔑稱,許多韓國男性顯然認為“幹家務絕對不是一件辛苦的和束縛很多人個性的事”,相反,這些家庭主婦絕對是好吃懶做依靠丈夫“不勞而獲”的“媽蟲”

^

femi,即feminist

^

很多美國人,尤其是民主黨人,除了不感冒文在寅的對北和解政策之外對於他的其他方面都給予了很高評價,甚至稱其為‘’亞洲最具理想主義的左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453857/answer/838072207

^https://zhuanlan。zhihu。com/p/84118628

^

soci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