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陳情令》,大愛裡面的古風元素。先整理了一份虛構地點與現實的對照。

雲夢江氏——湖北/湖南

最初讀原著小說時,我一直以為“雲夢”是作者借詩詞虛擬的一個地名,畢竟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太出名了。但查詢後赫然發現,這竟然是真實存在的一個地方。

雲夢,行政上為縣,位於湖北,隸屬於孝感市。

不過,洞庭湖古稱雲夢、雲夢澤,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指的是洞庭湖。而洞庭湖,在湖南。

何況,小說和影視劇後面都提及,魏無羨喜食辣,熬米粥都加辣椒。湖南的辣,舉國文明,跟川菜的麻辣不一樣,是幹辣。武漢的辣,則不如湖南這麼出名。

所以,我更傾向於,小說和影視劇中的雲夢,位於洞庭湖畔。

至於魏無羨念念不忘、朝思暮想的桃花塢,王維有詩:“日日採蓮去,洲長多暮歸。弄篙莫濺水,畏溼紅蓮衣。”確實是一個景色宜人人自醉的地方。

洞庭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風荷畫葉,荷葉田田。古樂府詩描寫:“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魏無羨回不去的少年時光,就在這樣的水間摘蓮蓬採菱角,嬉笑玩鬧。

在小說和影視劇中,蓮花荷葉是雲夢江氏的象徵和圖騰,家徽為九瓣蓮。雲夢的居室、器皿甚至服飾上,都有蓮花荷葉。

不過,在顏色上,紫色我認為是不適合的。接天蓮葉無窮碧裡,紫色,哪怕是淡紫色,也是不搭配的。

姑蘇藍氏——江蘇蘇州

自從唐代張繼“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後,姑蘇的名聲就遍天下了。

姑蘇,今天的蘇州。準確一點講,蘇州的中心,姑蘇區。

蘇州很大,既有風景聖地的姑蘇區,也有現代貿易的工業園區,但我們常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個蘇州,是姑蘇區,有我們熟知的滄浪亭、拙政園、獅子林等。

藍氏的,雲深不知處,則可能出自唐代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去採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尋隱者不遇》)。

影視劇裡,據說取景地在貴州都勻,山嵐繚繞,縹縹緲緲,算是對 “雲深不知處” 這個名字的高度還原了。

不過,雲深不知處雖地處江南,但建築風格,融合了江南園林和徽氏建築的風格,既有依山傍水的適意,也有粉牆黛瓦的詩意。花木卵石,茶几杯盞,筆墨紙硯,插花香爐,環佩流蘇,室內的擺放,凸顯了雅緻文人的閒情逸致(真的是高階審美)。

江南富庶地,自古溫柔鄉。撇開香豔的二十四橋明月夜,浪漫的踏歌彩雲橋,江南的富庶與繁華,鍾靈毓秀,揚州佔得一分,其餘盡歸蘇州。是以,身居於此的藍家人,不為五斗米憂愁,自始至終氣定神閒。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藍氏的人溫潤,恰似江南的溫潤。藍氏的人風雅,恰似江南的風雅。藍氏的人寬袍廣袖,衣帶緩飄,飄飄若仙,仿若畫中仙子,給人一種“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感覺,是詩情畫意的最佳寫照。

清河聶氏——陝西/河北

清河聶氏 應該是五大世家中最跌宕起伏的一個世家了,也是居所最斬釘截鐵的一個世家。

聶氏經常受到溫氏的侵擾,故從地理位置上說,清河與岐山相距不遠,且多山石,少水流,寒山瘦水,故此推斷,應該在陝西。

但我更傾向於清河在河北。

歷史上的清河國在河北,赫赫有名,不僅是晉時四大家族之一,而且是著名的狀元鄉和宰相鄉,還是《水滸傳》中武松的故鄉。

況且,河北,古代稱之為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聶氏的人壯懷激烈,威武霸氣,不容沙子,憑己之力去除盡世間不淨,很合乎這點。

唐代岑參寫過一首詩,《韓員外夫人清河縣君崔氏輓歌二首》,頗合小說和影視劇中聶氏的性格和命運:

令德當時重,高門舉世推。從夫榮已絕,封邑寵難追。

陌上人皆惜,花間鳥亦悲。仙郎看隴月,猶憶畫眉時。

遽聞傷別劍,忽復嘆藏舟。燈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弔客淚,丹旐路人愁。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

“令德當時重,高門舉世推”“徒有清河在,空悲逝水流。”聶氏聲名顯著,後來衰落,令人扼腕嘆息。

當然,所謂的一問三不知的繼任者,後來被證明是一個演技精湛、心機深沉的人。

不過到底是“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蘭陵金氏——山東蘭陵

蘭陵,現實中也有這個地方,位於山東,隸屬於臨沂。

蘭陵的美名與聲名遠播,跟李白是分不開的。“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客中作》)

李白之後,我只知道蘭陵有美酒,不知蘭陵還有牡丹。

劉禹錫有“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的名句。此後,牡丹多成為富貴象徵。

金氏自詡為仙中牡丹,校服以黃色為主,紅纓綠珠,是帝王之像。金氏的圖騰是金星雪浪。

其實金星雪浪只是牡丹的中品,並非上品。

有意思的是,金星雪浪確實是山東的特產,花型也是象徵富貴的皇冠型。

蘭陵不僅盛產美酒、牡丹,還盛產傳奇故事和風流人物,是古代富甲一方、世家大族的地方。蘭陵及其周邊的名人,說出來一個都是講不完的故事。蘭陵今隸屬於臨沂,臨沂在古代稱為琅琊。

就是《琅琊榜》裡說的琅琊,也是王導、王羲之的琅琊。

小說和影視劇中,家主金氏,又是富貴非常,確實跟歷史上的蘭陵、琅琊是相符的。

岐山溫氏——陝西岐山

岐山,不僅是虛構的地名,現實中也有,在陝西岐山。

在小說和影視劇中,岐山溫氏是最沒有詩意的,枯山瘦水,西風蕭索。暗沉沉,陰森森。

其實是醜化了岐山。

都說,黃河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其實確切說,陝西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上古至唐,陝西都是最繁華最發達的地方,到唐代,達到鼎盛,四方來朝八方來賀,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陝西的岐山是很有故事的一個地方。鳳鳴岐山至今是一個美好的傳說。岐山也是神農炎帝的生息之地,是《黃帝內經》的誕生之地,還有我們熟悉的“岐黃之術”。

韓愈寫過一首遊岐山的詩:

我家於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緒,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將土我疆。民為我戰,誰使死傷。

彼岐有岨,我往獨處。人莫餘追,無思我悲。

追憶的還是和樂的鳳鳴岐山,感嘆的懷才不遇時不我待。

在小說和影視劇中,岐山溫氏以太陽為圖騰,這也與當地的傳說有關——傳說今天的陝西就是精衛填海的地方。精衛是炎帝的女兒,炎帝陵就在陝西寶雞。炎帝在中華神話中的象徵就是太陽。

從這個角度說,岐山溫氏以日為圖騰,還是很有道理的。

夷陵老祖——夷陵

夷陵老祖,是魏無羨開山立派自創一家的派別,他本人則被稱為夷陵老祖。

夷陵,今天隸屬於湖北宜昌市。

夷陵位於長江西陵峽附近,長江中上游分界,上控巴夔,下聯荊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為“夷陵”。

佔據這麼顯要的位置,無怪乎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唐代詩人胡曾有詩:

夷陵城闕倚朝雲,戰敗秦師縱火焚。

何事三千珠履客,不能西御武安君。

“夷陵城闕倚朝雲,戰敗秦師縱火焚”,既寫了夷陵的戰略位置,也寫了歷代的戰爭。

歷史上的大小戰役不計其數,其中最出名的,是三國時期的蜀漢攻孫吳之戰(史稱猇亭夷陵之戰或夷陵之戰),陸伯言火燒八百里連營就是這場戰役的一部分。

在小說和影視劇中,魏無羨被拋到的亂葬崗,煞氣深重,跟長年累月的戰爭分不開。

雖然是古戰場,但根本沒有古戰場的樣子。

其實夷陵的環境還是很優美的,風景秀麗,茂林修竹,也是人間仙境,根本不是影視劇中陰森恐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