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

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注意有筆記兩個字哦)

ID:

Noble4913

每天學一點世界現代設計史,適於學習,考研,工作等多方用途,滿滿乾貨!

設計界現在面臨的巨大挑戰包括:

整個社會過度依賴汽車,造成對資源的嚴重依賴;文化、醫療、教育、保健、急救等設施嚴重不足,和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無法匹配;民眾普遍對於城市無限制的蔓延、對於奢侈消費感到厭惡、反對,人均城市消耗費用過高,包括住房、就醫、教育、交通、娛樂、消費、社會保障等方方面面;道路嚴重不足,特別是無法承受巨大的汽車流量;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社會不穩定;快餐食品日益成為主要食品,人口肥胖率越來越高;普遍人口的審美價值水平急劇下降。

在這個背景下,追求簡潔、樸實、極限主義形式的新現代主義,探索性很強的解構主義,出於環境保護、可持續性生態設計( eco-design)、“綠色設計”( green design),講究為所有人服務的“全設計”都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早在

1987年

,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人類有能力使得開發可能持續下去,也能夠保證發展滿足當前的需求,這個發展不會導致危害下一代需求滿足的權益。。。。發展應該具有公平性(fairness )、可持續性( sustainability)、共同性( commonality)”。

一般我們提到環保建築、可持續建築,是用這個定義來界定的。

在這個定義上,建築、城市的發展必須基於可持續性的目的,而可持續性是一個動態術語,好像生態、社會、經濟、文化一樣,是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的,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目標。

在生態方面,可持續性發展追求平衡、最佳的生態系統;從社會性方面,追求在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同時,做到人類生存水平不超出生態系統維持的負荷能力;從經濟方面來看,可持續發展要求在確保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品質最大的維護的前提下,經濟發展也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科學界認為,發展應該做到不降低環境品質、不破壞自然資源,只有做到這兩點,才有可能做到可持續性經濟發展,而那些工業化型、密集勞動型的經濟發展,並不具有可持續性。

破壞生態、破壞環境、影響後代的發展,是短期的、具有嚴重破壞性的發展行為。

可持續性設計

( sustainable design)開始於20世紀下半葉,最早起於建築設計,早期叫作“環境派”,出於建築設計上提倡建築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的一個建築派別,由於與當代的環境意識密切結合,因此頗受注意,但是在建築設計上,卻還沒有能夠摸索出一條既能夠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夠發展具有商業潛力的建築模式來,因此,具有很大的試驗性特徵。

這個流派主要在歐美國家中流行,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成為氣候。

進入

21世紀

以來,在建築評論界比較多人使用的一個詞是“綠色建築”( green building),進而從建築的持續發展角度而稱之為“可持續建築”,界定的主要標準是在整個建築使用週期內能夠節能、低碳排放。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生態建築在選址、設計、建造、運作、維護、翻新、拆除等過程中都需要考慮到環境保護這個前提,建築本身也要求符合經濟性、實用性、堅固性、舒適性。

國際上對綠色建築的設計,基本是從三個方面要求的:高效能地使用能源、水和其他資源;保護建築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提高使用效率,減少汙染排放和保護周邊環境。

21世紀

以來,設計的國際化、同質化是一個很普遍的特點。

所謂的“國際化”,是指世界各國在產品設計、建築設計,上具有越來越相似的特點,這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這與

1960年代

“國際主義”風格的流行不同,

1950年代、1960年代

,“國際主義”風格僅僅是一種流行風格,

20世紀末、21世紀開始

的時期,建築的現代化、同質化已經是世界設計中很普遍的發展趨向。

汽車設計的雷同、消費產品的似曾相識,建築不僅僅是同質化,甚至是同一批國際建築師設計的,比比皆是。

設計的個性化問題、地域化問題日益突出,電腦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了更加依賴數碼技術的設計浪潮。

有人稱之為“引數化設計”( Parametricistdesign),這個稱謂的來源,是出於數碼技術在設計應用上產生的一個術語“Parametricism”, 主要是指用數碼、電腦技術來輔助設計。

這種技術的使用大概開始於

1990年代初期

,最早的甚至可以推到

1980年代晚期

,這個術語現在還沒有固定使用的規範,但是作為數碼技術輔助設計的一種主要手段,已成為探索新形式的前衛設計的主要技術方法了。

3D列印技術的發展,使引數化設計進步更快,極大地改變了設計發展的方向。

END

本期內容來自微信公眾號:

世界現代設計史筆記(注意有筆記兩個字哦)

ID:

Noble4913

每天學一點世界現代設計史,適於學習,考研,工作等多方用途,滿滿乾貨!

內容來源: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第二版)

圖源網路,侵刪。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