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簡介超神絕殺之徒 2020-08-30

劉姥姥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裡的人物,王板兒之姥姥。

一位具有非凡公關才能的老太太。見證了賈府興衰榮辱的全過程。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小心謹慎,打通關節,與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戶建立關係,二進榮國府,劉姥姥左右逢源,裝瘋賣傻,演繹著一位公關人士的成功之道。三進榮國府,劉姥姥挺身而出,俠肝義膽,成為《紅樓夢》裡重要的收場人物

劉姥姥簡介網友2f4765d 2011-03-31

劉姥姥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裡的人物,王板兒之姥姥。

一位具有非凡公關才能的老太太。見證了賈府興衰榮辱的全過程。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小心謹慎,打通關節,與赫赫有名的金陵大戶建立關係,二進榮國府,劉姥姥左右逢源,裝瘋賣傻,演繹著一位公關人士的成功之道。三進榮國府,劉姥姥挺身而出,俠肝義膽,成為《紅樓夢》裡重要的收場人物

劉姥姥簡介532817124 2011-04-05

劉姥姥在《紅樓夢》這部鉅著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雖算是王家在京中的一門連宗之族,但知者甚少,早已疏遠。但在《紅樓夢》的作者妙筆下,劉姥姥卻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劉姥姥進大觀園」也成了日常常用的俗語,而且「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段的文字也多次入選為高中國文教材。作者在前八十回中著作中,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三十九到四十二數回寫「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用了相當多篇幅,在一小人物身上用了相當多的筆墨,突出他的人物特色,到底劉姥姥這個村氣十足的人物魅力何在?而在作者筆下,劉姥姥是一個世故圓通的老婦,還是一個搖尾取憐的小丑?向來各家有不同的說法,以下就書中所見資料及各家說法作一比較分析:

二、紅樓夢筆下的劉姥姥人物形象淺探

劉姥姥在今通行本《紅樓夢》中,共有七次進榮國府,正好安排在賈家不同的狀況時,成為一條隱藏的伏線,見證賈家的興衰:劉姥姥第一次造訪在第六回,全書才完成佈局,許多人物還不曾登場,故事還未展開,此時是為序幕階段,說明了劉姥姥與賈府新關係如何建立,以為爾後情節發展的張本;第二次造訪是在第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之間,這時賈府最鼎盛得意,這幾個章回充滿了歡笑與快樂;第三次造訪書中並未加以描寫,可以加以略過;第四次造訪,是賈府家破人亡最倒楣的時候;五、六次是見義勇為救了巧姐,更反襯出賈家親戚落井下石的可鄙面貌;第七次則不但巧姐事件風波平息,而且寧榮兩府也復了官,賞還抄的家產,寶玉、賈蘭雙中進士,寶釵有孕,賈政也答應巧姐嫁給周家,除寶玉出家的憾事之外,賈府籠罩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之下,劉姥姥見了王夫人等便說些將來「怎麼升官,怎樣起家,怎樣子孫昌盛」,暗示著賈家將在有一番繁榮再起的遠景。所以劉姥姥幾進榮國府,正是一條伏線,見證賈府不同的榮衰。劉姥姥七進榮國府中的言語行動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劉姥姥的形象如下:

(一)樸素實在的老農婦

這是劉姥姥最基本的形象,根據第六回中對劉姥姥的描寫是:

這劉姥姥乃是個積年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兒女,只靠兩畝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來養活,豈不願意,遂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

劉姥姥本來只是「只靠兩畝薄田度日」的「老寡婦」,被女婿接來奉養,「遂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這「一心一計」正點出了劉姥姥的勤懇實在與對莊稼生活的投入。而第六回勸狗兒時說:

咱們村莊人,那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

劉姥姥對狗兒的勸說中,強調要能安分守己過日子,更責備狗兒「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要狗兒過著量入為出實實在在的生活。

在三十九回至四十一回中,劉姥姥進大觀園,一個鄉下人進了美輪美奐的大觀園,處處感到新鮮,處處感到好奇,也因此鬧了很多笑話。但劉姥姥面對賈家生活的豪奢,卻不是表現出羨慕的情狀,反而屢次感嘆賈家的奢侈浪費,而且把那些奢侈消費一再換算為平實的居家生計,如三十九回寫賈府吃螃蟹:

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又四十回中寫:

單拿一雙老年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與劉姥姥。劉姥姥見了,說道:「這叉巴子比俺那裡鐵掀還沉,那裡拿的動他。」……也照樣換上一雙烏木鑲銀的。劉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銀的,到底不及俺們那個伏手。」

劉姥姥也覷著眼看個不了,唸佛說道:「我們想他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豈不可惜?」

劉姥姥心中並不羨慕賈家生活,反而只一心一意計算著平實的居家生計:賈家一餐的錢夠莊家人過一年的生活,金銀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而上好的紗窮人想他作衣裳也不能,富人卻拿著糊窗子,劉姥姥一再地嘆息。作者利用幾個細節塑造出劉姥姥的樸素實在的老農婦形象。同時作者也透過了劉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賈府「朱門酒肉臭」的景象,對賈府的腐敗提出沈重的譴責。

(二)樂觀進取、突破困挫的勇者

面對困難,有人坐困愁城、一籌莫展,但劉姥姥卻能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更能勇於突破眼前困境。第六回的敘述,狗兒因家中冬事未辦,心中煩慮,卻只能「吃悶酒」,「尋氣惱」,劉氏也「不敢頂撞」,當狗兒夫婦愁雲重重時,劉姥姥勸勉狗兒:

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去罷了。……狗兒冷笑道:「……有什麼法子可想的?……」劉姥姥道:「這倒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劉姥姥要狗兒勇於面對自己的生活,天無絕人之路,但是必須要靠自己努力去爭取。劉姥姥熱愛生命,他真正懂得生命是甘苦皆備的,對所有的不如意,他並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愉快樂觀的心情去面對、去解決。這是多麼平實又樂觀的生活態度!

一個人能樂觀的面對生活,但遇到困挫時,是否有勇氣、有毅力面對層層難關?那就未必了。劉姥姥為了突破生活難關,勇敢的帶著孫子板兒向著高門大院的賈府前來了。但這卻有幾個難關要過,首先要先克服自己向人告難求幫為恥的心理障礙。《紅樓夢》第六回中,狗兒提出與王夫人陪房周瑞以前極好的,劉姥姥道:

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許多時不走動,知道他如今是怎樣。這也說不得了……

可見劉姥姥也知道人情冷暖,以前「極好的」朋友,現在時過境遷,又多時不曾走動,這也說不得如今是怎樣了。或許去了要碰釘子,甚至更要被奚落一番。但劉姥姥卻馬上答應了。甚至認為:

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能以這樣開朗樂觀的態度面對第一個難關,當然勇氣十足。但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並非真得十分順遂,仍有層層難關要過,《紅樓夢》第六回中敘述他到了賈府門口,請門房通報周瑞的情況是這樣的:

眾人打量了他一會,便問「那裡來的?」劉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的,煩那位太爺替我請他老出來。」那些人聽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說道:「你遠遠的在那牆角下等著,一會子他們家有人就出來的。」內中有一老年人說道:「不要誤他的事,何苦耍他。」

這些侯門三等豪奴,對這個村鄙老婦先是「打量了他一會」,然後「都不瞅睬」,甚至有人想要加以耍弄欺騙,幸好有一位老年人指點他明路,這是首先遇到的困挫。後來雖得到周瑞家的帶領,但仍要得到平兒的批准,又要看鳳姐的臉色,太愚曾評論這段歷程是:

這是千千萬萬泥中的螞蟻,向著天中的明月進發的路程啊!(太愚著《紅樓夢人物論》,收於《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民75年1月初版)

「泥中的螞蟻」是多麼的卑微!而「向著天中的明月進發的路程」又是多麼困難艱辛!劉姥姥卻不畏懼,一步又一步往前邁進。

(三)滑稽幽默的丑角

劉姥姥到底是不是一個丑角?歷來討論者眾,各家皆有自己的看法。張欣伯於〈再談劉姥姥〉一文中十分鄙視劉姥姥,認為:

曹雪芹十分熟悉這種「打抽豐」的人物,也深深厭惡這種「打抽豐」的人物,所以筆端帶著嘲笑……他是刻意糟蹋劉姥姥的。尤其劉姥姥二進榮府的時候,作者寫他裝瘋賣傻,磕頭跌跤,更把「打抽豐」的種種醜態,刻畫得淋漓盡致。(臺灣日報,第九版,民63年8月22日)

張欣伯以為曹雪芹是厭惡「打抽豐」的人,所以刻意糟蹋劉姥姥,而劉姥姥二進榮府時,各項表現都視為醜態,認為是曹雪芹故意醜化劉姥姥,但這樣的批評實在太過了。

而述先於〈紅樓夢的神話與幽默〉一文中,則對劉姥姥給予高度的肯定,說:

如果笑能給林黛玉那種悲劇美人很多快樂,劉老老是很樂於變成可笑的人。……大觀園中的山水花木,鳥獸蟲魚,是用盡了人類智慧的結晶,而賈寶玉和林黛玉卻能敏感到一種不完美。在這個人間天堂畫龍點睛,使他最生動地大放光明,卻是那個土頭土腦的劉老老。這位老農婦從田野走進大觀園,給大家帶來了朗笑的陽光,使花園的生機常青……(,中央日報,第十二版,民63年5月27日)。劉老老是全書中的丑角……在小說的結構中,丑角最接近作者與讀者,也最能洞察情節的神秘運轉(中央日報,第十二版,民63年5月28日)。

〈紅樓夢的神話與幽默〉一文中,傅述先對劉姥姥推崇備至,以為劉姥姥為大觀園帶來陽光,使花園的生機常青,補足了大觀園的不足。這樣的說法似乎過譽了,因為劉姥姥的確為大觀園帶來短暫的歡笑,但仍不足「使花園的生機常青」。傅述先接著又在〈慾海與情天〉一文中說:

在劉老老進大觀園之後,有一種新的發展:黛玉哭得更少,笑的更多,她和寶釵的關係變得更和諧,我們甚至可以把這種改變看成小說情節的關鍵……(中央日報,第十二版,民63年6月3—5日)。

這似乎又將劉姥姥的地位提的太高,劉姥姥於《紅樓夢》一書中的確有其地位,但把它視為小說情節的關鍵,則又過度抬高。

童元方〈論紅樓夢中的丑角〉一文,仍是將劉姥姥歸為丑角,但他卻是帶著同情與瞭解的態度,他說:

在這許多傷痛的扭曲臉譜中間(指《紅樓夢》中的丑角),劉姥姥遍歷歲月的刻痕,依然晃漾著明朗的笑容。……知道為了取笑兒,劉姥姥很能欣賞自己的土氣,狡猾還勝過鴛鴦鳳姐一手。……劉姥姥在大觀園的種種醜態,製造出一連串的笑料,然而不論就事實來說,就心智來說,讀者嘲笑劉姥姥,也嘲笑自己。(收錄於《紅樓夢研究集》,臺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印行,民71年3月五版,頁79。)

童元方以為劉姥姥雖是丑角,但絕非醜惡的人物,而是明朗而有自信的,能夠欣賞自己的土氣所帶來的歡笑。

太愚於其〈劉老老是丑角嗎?〉一文,則對丑角的說法表示反對,他說:

她是內心蘊藏著沉重的使命,艱苦的心情而來的∶來了之後自必須一方面戰戰兢兢進行爭取;而另一方面卻必須隨機應變,敷衍環境。她哪裹是什麼滑稽逗笑的人物?她不過偶然闖上了一個陌生的舞臺,遇到了一群喜歡看熱鬧戲的觀眾,這才被人強制化裝,臨時做了一回票友罷了。……她似乎粗直,卻絕不魯莽;似乎無知,卻絕不低能;也頗有心機,但不邪佞。……就實質上說,她不過是一個冒充的丑角而已(收於《紅樓夢藝術論》,王國維、林語堂等著,臺北 ,里仁書局 民75年1月初版,頁111—112)。

太愚以為劉姥姥只是一個冒充的丑角而已,其實在她的內心是痛苦的,她更非一般丑角角色的魯莽、低能、邪佞。另羅湛德於〈圓通世故的劉姥姥〉一文,也持相同看法:

作者將這個村婦寫得太生動深刻了,劉姥姥雖曾有言行引得大家發笑,但她並不是一個可笑的人物。只是她的處境窮困,只有如此才能巴結到一門有錢有勢的親戚。所以我們加果認為劉姥姥是個可笑的人,毋寧說她是個可憐的人。(見羅德湛著,《紅樓夢的文學價值》,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民87年增訂再版,頁387。)

羅湛德於文中對劉姥姥是帶著同情的態度,認為劉姥姥種種表現並非裝瘋賣傻,而是對於有錢有勢親戚不得已的巴結。梅苑於《紅樓夢的重要女性》中的看法相近,他說:

劉佬佬是丑角嗎?不錯,她是丑角,她是一名非常出色的丑角,因為她表演得太精彩!然而,在那些傻憨的表情中,卻隱藏著一份淚影。一個七十五歲的老人,為了生活,她扯下了自己的尊嚴,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譜,變成一個引人發笑的物件。劉佬佬是丑角,但她決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為了哄老太太開心 ……所以,劉佬佬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為了環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裝作愚者,以所獲得別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如果她有賈母的地位、財勢,她也會成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決不是一個可笑的諧角,因為境境有時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特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1年10月二版,頁20—21)

綜觀以上說法,張欣伯與傅述先的說法,一個過度貶抑,一個又過度尊崇,應以童元方、太愚與羅湛德、梅苑的說法較為恰當。至於劉姥姥是丑角,還是冒充的丑角?我想兩種說法都有其道理,綜合兩者看法,劉姥姥的確曾是丑角,但是丑角只是她眾多面貌中的一種,再需要她當丑角時,她願意當一個開心果。但需要她展現魄力與智慧時,她就展現了她智者與俠客的一面。

至於劉姥姥是否有心逗人開心?恐怕是有的;是否有心巴結?恐怕也免不了。但是批評她是「裝瘋賣傻」、「種種醜態」,又未免太過,其實她種種引人發笑的舉動,除了配合鳳姐與鴛鴦逗弄大家外,很多都是來自於鄉下人本色,如行令時脫口而出「一個羅卜一頭蒜」、「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引得大家幾次大笑,那是因為這些內容完全不同於賈府的生活體驗,大家覺得新鮮有趣!至於種種少見多怪的話語與舉動,雖引人發笑,但那是因為她以前從沒見過這些人事物,當然處處透露著新鮮無知,好奇多問,處處引起鬨堂大笑。不過,她對每項新奇東西所引出來的神態,流露的每一句言詞,純然出自本性天真,恰如身份,並不帶絲毫牽強附會,矯揉做作。所以她俗雖俗,卻俗的可愛。劉姥姥所以深得人緣,原因就在這裡。

而劉姥姥究竟是可笑還是可憐呢?《紅樓夢》作者於書中並沒有加以評斷,但由劉姥姥種種泰然自若的表現來看,恐怕較接近童元方所說的「知道為了取笑兒,劉姥姥很能欣賞自己的土氣」的看法,劉姥姥並不可憐,她也知道大家都取笑她的土氣,但她樂在其中,更以為大家帶來歡笑為樂。

(四)機敏能言的公關人才

若拋除對劉姥姥存有可敬或可鄙的主觀印象,純粹看劉姥姥兩進榮國府的公關才能的表現,真可以說是可圈可點。賈府這樣的堂皇世家,素常往來的不是王侯卿相,就是至親好友,像劉姥姥這樣一個村野老嫗,平白去登門,恐怕真連邊都摸不著。但劉姥姥不但進入了賈家,並且滿載而歸,除了一股勇氣,更憑著她機敏能言的公關才能。在一進榮國府之前,她已經考慮到,她所認得的只有半生不熟許久不見的王夫人及僕人周瑞,關係疏遠,地位懸殊,是否能完成任務,恐怕困難重重。所以她首先決定去拜訪周瑞,打聽門路,懂得能「以知彼知己為前提地有目的性的出擊則是發展公關關係的第一步」(見高志忠著,〈智慧藝術與現代公關——劉姥姥進大觀園之我見〉,紅樓夢學刊,二○○○年第一輯,頁310)。後來得到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協助,見了鳳姐,並且得到了救命的二十兩銀子,這又符合「藉助中間人物的傳播與溝通才能成為公眾所關注和容易接受的物件」(〈智慧藝術與現代公關——劉姥姥進大觀園之我見〉)。

至於第二次進榮國府,劉姥姥帶了當令的瓜果野蔬,回禮的這個舉動,一方面是知恩圖報的善良天性,一方面卻正是發展人際交往的最好方式。比起第一次進榮國府,劉姥姥解除了乞討的外衣,理直氣壯多了,也拉近了與賈府之間的距離,也更因此有機會見到了賈家至高無上的賈母和賈家其他重要人物。這一次更有機會表現她的長才,在大庭廣眾,她善於察言觀色,應對得體,如第三十九回與賈母一見面:

劉姥姥便知是賈母了,忙上來陪著笑,福了幾福,口裡說:「請老壽星安。」……賈母向眾人道:「……我要到這麼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劉姥姥笑道:「我們生來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來是享福的。……」賈母道:「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劉姥姥笑道:「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麼著也不能。」

看她的表現多麼機敏,講話又是多麼得體。把賈母的每一項缺點都說成了優點,難怪取得了賈母的歡心。更把村野所見隨意編派,「暗合了賈母、王夫人的心事」。這隨意編派之間,其實也是用了心思,專挑賈母、王夫人愛聽的說,卻又能不落痕跡,真是高明!至於鴛鴦和鳳姐設計取笑她,她何嘗不知?卻全力配合,引得全場狂笑,更贏得賈府上下的喜愛,這豈不是最高明的公關人才!

(五)富人生閱歷的智者

雖然劉姥姥只是一個沒讀過什麼書的鄉下老太太,但由於生活經驗的累積,卻往往成了指點迷津的智者,《紅樓夢》中的幾次表現他的處世智慧,如第六回中勸告狗兒:

你皆因年小的時候,託著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呢!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去罷了。

這樣的勸說真是一針見血,鼓勵坐困愁城的狗兒,跳脫出來,尋找新的出路。又四十二回,勸告鳳姐兒不要太嬌慣孩子,說:

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曲;他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雖然劉姥姥讀的書並不多,但說的這段話確是切合人生的道理,過於嬌貴的小孩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往往經不起一點點風雨的吹折,而在風雨中長大的孩子,風雨往往卻成了他滋潤的養分。而劉姥姥這些生活智慧,乃是來自豐富的人生閱歷,所以能為困惑者指點迷津。

(六)知恩圖報、見義勇為的熱心人

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是為了告難求幫,得了二十兩銀子度過難關。在第三十九回中,家裡好容易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頭一起摘下來的,沒敢賣,就留的尖兒孝敬賈家的人。雖只是棗子倭瓜並些野菜,卻也是窮人家的心意。不意竟投了賈母等人的緣,留下解悶。而就在這幾回中鬧了好多笑話,惹得大家開心,雖然因此又得了許多的饋贈,但這並非是他來賈府所懷抱的用心,她原本是為報答鳳姐給二十兩銀子而來,這一次的奇遇,其實是意外的收穫。或許在她的內心是有一些些這樣的期望,但那也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能進一步獲得生活的改善?但到了第一百一十三回寫到,賈府已經由盛轉衰,鳳姐更病了,劉老老來探病:

鳳姐道:「求你替我禱告,要用供獻的銀錢我有。」便在手腕上褪下一支金鐲子來交給他。劉姥姥道:「姑奶奶,不用那個。……」鳳姐明知劉姥姥一片好心,不好勉強,只得留下,……

在賈家落難時來探病,完全是出自於知恩圖報的心腸,若是劉姥姥是個貪財的人,這時絕不會拒絕鳳姐遞交的金鐲子。尤其最後在賈家眾叛親離,甚至落井下石想撈點好處時,劉姥姥仍然沒有忘記主動前來關心賈家。巧姐狠心的舅舅王仁和叔叔賈環動腦筋要把巧姐兒賣掉時,劉姥姥出計策救了巧姐兒,這不已經只是知恩善報而已,更是見義勇為的俠客行為了。在眾多醜惡的面貌中,劉姥姥卻始終不改她的知恩善報與見義勇為的熱心,更是難能可貴。

三、餘論

創作一部長篇小說,就像建築一座巍峨大廈一樣,必須先有一張精細完美的藍圖,每一個細部結構都必須經過精心設計。《紅樓夢》是一部八十萬餘言的長篇小說,其中的人事物這麼多,作者更必須耗費無數的心血,匠心獨運,才能獲致如此的成果。

此書並不以離奇古怪故事取勝,而從日常生活細節著手,表現了深刻無比的人性。作者以悲憫尊敬的的眼光,來描寫劉姥姥這為胼手胝足,換取溫飽的市井小民。劉姥姥雖是一個小人物,作者對於劉姥姥的人物刻畫,掌握住以細節描寫和性格化語言的運用,表現他多層的面貌,突出她的人物性格,這些也是值得注意並欣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