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陣子,釋出了一篇關於投茶量的文章。

一位最近開始關注我們的茶友,閱讀文章後,帶著疑惑來提問。

他說,我就是按照文中所說的茶水比例泡茶,感覺滋味不對。

每次泡出的茶,總覺得有些淡了。

按照茶友的描述,投茶5克,注水量在110毫升左右,茶水比例控制得當,腦海中第一反應,便覺得或許是水溫有問題。

經過一番詢問,發現沖泡手法都沒有問題。

最後,便將目光放在茶葉的品質上。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於是,便問道,請問,你這白茶是什麼時候買的,是不是沒存好。

然後,茶友回覆道,我買是巖茶,不是白茶啊。

…………

明白了,巖茶的投茶量按照白茶的標準,那滋味不淡才奇怪吧。

糾結了半天,發現問題出在根源。

巖茶和白茶的投茶量不同,但是按照相同比例沖泡,那樣泡出的茶湯定然不太好喝。

想要泡出一杯好喝的茶湯,茶水比例也很是關鍵。

那麼要如何控制茶水比例呢?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2》

想要泡出一杯滋味卓絕的茶湯,其實不難。

首先,需要了解六大茶類的投茶量為多少。

六大茶類中,並不是所有茶類的投茶量都一樣。

比如,白茶和巖茶的投茶量就不同。

白茶投茶5克,搭配上110毫升左右的沸水,如此滋味更加符合大多數茶友的口味。

而巖茶,則是8克一泡,搭配上110毫升左右的沸水,滋味剛剛好。

若是,在沖泡巖茶的時候,以白茶的投茶量來泡茶的話,就會導致泡出茶湯滋味偏淡,巖骨花香不明顯。

湯水的香氣也會有所減弱,故而,不瞭解不同茶類的投茶量,很難控制好茶水比例。

說到這裡想起了一件趣事。

前段時間,團隊的小夥伴做了一個實驗。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那就是按照巖茶的投茶量沖泡綠茶。

拿出最近剛買回來的碧螺春,稱茶8克投入蓋碗中,注入沸水,快速出湯。

湯水的顏色看起來,倒是還好,沒有給人很苦澀的感覺。

只見她喝上一口,整張小臉都皺在一起,像包子臉,看這幅模樣,就知道這茶肯定很苦。

給自己倒了一杯後,淺淺地喝了一口,比想象中更苦。

看來,綠茶還是投茶5克,搭配上110毫升左右的沸水,如此茶水比例泡出的茶湯,才會鮮爽,而非苦澀。

在六大茶類中,在相同注水量的情況下,白茶、紅茶、黃茶的投茶量相一致。

在平時泡茶時,無論是綠茶、白茶、黃茶還是紅茶,5克幹茶搭配上110毫升左右的沸水,如此茶水比例滋味最佳,更加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

所以說,想要將茶水比例控制好,得先了解各類茶葉的投茶量為多少。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3》

其二,需要根據蓋碗的大小來控制。

在日常泡茶中,最常使用的便是100-110毫升左右的蓋碗。

在平時泡白茶、紅茶時,直接稱取5克幹茶,投入蓋碗中,直接注入沸水便好。

因為蓋碗的容積為110毫升左右,注入的沸水量相差不多。

但要是使用的蓋碗容量過大或者過小的話,投茶量就需要進行調整。

上禮拜,去老友家喝茶,同行的還有幾位朋友。

到達朋友家,幾個人坐在沙發上聊了一會天,吃了點零嘴後,便被喊著一同去茶室喝茶。

那天有六人一起喝茶,朋友拿出了個看起來較大的蓋碗,大概有200毫升左右。

就見朋友從一旁的抽屜裡,拿出了一泡標著正巖肉桂的茶。

燙壺溫杯後,剪開泡袋,將茶葉倒入蓋碗中,注入沸水,出湯。

本以為朋友還會繼續投茶,沒想到直接沖泡了,還沒來得及出聲制止,木已成舟。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如此茶水比例泡出的茶湯,香氣和滋味定然有所減弱。

喝上一口,便印證了心中的猜測。

茶是頂好的茶葉,但是因為茶水比例控制不當,桂皮香偏弱,湯水的稠滑度也有所降低,巖骨花香被破壞了。

所以,在平時泡茶的時候,投茶量得根據蓋碗的大小來判斷。

若是在使用較大容量蓋碗的時候,還是按照原本的投茶量,定然是泡不出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湯。

舉個例子。

比如,我們在使用200毫升左右的蓋碗時,沖泡巖茶的話,就需要投茶14克左右,如此才可以保證茶湯的滋味不受影響。

故而,想要茶水比例控制好,蓋碗的大小不容忽視。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4》

其三,不能偷懶,隨意投茶。

想要將茶水比例控制得當的話,就不可偷懶。

有的老茶客,認為自己喝茶經驗豐富,很相信自己的手感,在平時喝茶,就隨手抓一把茶葉投入蓋碗中,注水沖泡。

手感,還是看狀態和運氣吧。

有的時候,隨手一抓確實能夠很準確抓到正確的投茶量。

但是並不能每一次都能有如此好的運氣,能夠剛好抓取適量的茶葉。

前幾天,獨自坐在茶室喝茶,便突發奇想,來做個實驗吧。

於是去架子上拿了三罐茶葉,分別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

準備三個茶則,一個克秤。

分別抓取茶葉,第一次抓取白牡丹,克秤上顯示4。7克,這是最為接近的了。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接著抓取白毫銀針,克秤上顯示6克,多了1克。

最後抓取壽眉,沒想到體積最大的壽眉,隨手一抓,只有3。5克。

看來,這樣隨手抓取一把茶葉,很難控制投茶量啊。

畢竟,白毫銀針,白牡丹和壽眉的體積不同。

要是按照同樣的手感抓取茶葉的話,很難控制抓取茶葉的數量。

若是投茶量過多或者過少的話,注入同樣的沸水,如此泡出來的茶湯滋味定然會有所區別。

茶水比例很難控制,要麼過濃過苦,要麼滋味淺淡。

若是,抓取的茶葉數量較少,想要減少注水量,但是不知道投茶量為多少,也很難控制。

所以,想要茶水比例控制好,就不能偷懶,不能隨意抓把茶葉直接沖泡。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5》

最後,想要茶水比例控制地好,克秤是少不得。

平時泡茶,建議在一旁備上一隻克秤。

投茶前,先稱茶,是控制茶水比例最好的辦法。

茶遇水,則煥發生機。

正確的投茶量,正確的注水量,才可以營造一杯好茶的真滋味。

如今市面上,大多數的巖茶為泡袋裝,一袋8克。

這樣一來,也就省去了稱茶的這個步驟。

所以,在沖泡巖茶的時候,更加推薦使用100-110毫升的蓋碗,一袋一泡正好。

若是使用過大或者過小蓋碗的話,就需要增加或者減少投茶量,泡袋裝著的茶,拆開後會剩下部分的茶葉,不太好保管,如此也增加了很多麻煩。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紅茶的話,常見的有泡袋裝的和罐裝的茶。

若是沖泡泡袋裝著的茶,就無需稱茶,直接將5克幹茶,投入110毫升左右的蓋碗中,注入沸水沖泡便好。

若是在沖泡罐裝的茶葉時,那我們的克秤是必不可少。

燙壺溫杯後,將蓋碗放置在克秤上,按下去皮鍵,根據蓋碗的大小稱取茶葉。

若是使用的蓋碗大小為110毫升,稱取5克幹茶足以。

沖泡白茶時,也是一樣。

稱取5克幹茶,投入110毫升左右的蓋碗中,注入沸水沖泡出湯。

備上一隻簡單的克秤,便可以很好地控制茶水比例。

喝茶,當然是為了更好的茶滋味。

如何能夠擁有更好的滋味呢,從控制茶水比例開始吧。

5克?8克?10克?沖泡白茶、巖茶、紅茶時如何投茶,記住這個細節

《6》

如今,人人都在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從使用的茶杯,到燒水的水壺等等。

從很多的細節,慢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精緻。

喝茶也是一樣,好的滋味才會給予我們更好的享受。

對於愛茶人士來說,茶的滋味有些許的偏差,都可以被很明顯地捕捉到。

這時,茶水比例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如何控制茶水比例呢?

肯定需要了解各類茶的茶水比例是如何,才可下定論。

之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定奪。

如今,即將立冬了。

學會如何控制茶水比例,在冬日喝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