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是的,我要說的是侯孝賢導演2005年拍攝的電影《最好的時光》。什麼樣的時光是最好的時光呢?侯孝賢導演用他獨一無二的鏡頭語言給了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似乎他想說,最好的時光是用一個個夢編織而成的(影片分為三部分:戀愛夢,自由夢,青春夢),但轉念想想,他似乎想說的是,所謂最好的時光不過是一個夢,時光哪裡有最好,Time flies,時光裡留下的便只有Rain and tears了。

侯孝賢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之一(在臺灣導演裡沒有之一)。我這個人很奇怪,會簡單地因為一個人的名字而產生好感或惡感,讀英國詩,聽到拜倫,雪萊,濟慈,葉芝這些名字,便打心眼裡喜歡;而看電影,臺灣導演的名字大都對我有著一份獨特的吸引力,侯孝賢尤為突出。我也說不出這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名字好在哪裡,但就是看到這個名字便想多念幾遍,就想要去看看他的電影。於是,我看了《悲情城市》,又看了《童年往事》,再也一發不可收拾,而到了這部《最好的時光》,我更是已經沉溺在侯導的光影世界裡,不想走出來了。

與其說侯孝賢是一個導演,不如說他是個畫家,是個詩人。在如今這樣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里,侯孝賢這樣的導演可以說是一個異數。很多人說他以長鏡頭聞名,我覺得不如說他以對這個世界細緻入微的刻畫為人稱道。提到侯孝賢很多評論家喜歡說“人文關懷”這四個字,什麼是人文關懷呢?現在中國人寫文章喜歡用這種似乎很高大上卻言之無物的字眼,其實侯導所作所為,莫過一個“心”字,用心觀察,用心感悟,用心拍攝,而不得了的是,侯孝賢的這顆心是天才的心,於是,便有了我們能看到的一部部光影經典。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回到《最好的時光》這部電影,男女主角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張震和舒淇。很粗暴的講,看到他們兩個出現在演員表上,我已經可以不去關心劇情了。就是靜靜地看他們兩個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兩個小時,又何嘗不是種享受呢?

張震是個非常獨特的臺灣演員,請注意,我這裡用了演員這個詞。很多與張震同年齡段活躍在大熒幕上的人都很難被冠以演員二字,只能說是明星。而張震儘管擁有著勝過太多人的顏值,卻一直記得自己是個演員,這麼些年來,他很低調,作品卻不間斷。他十五歲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成名,卻沒有像大多數童星一樣沉淪,而是一直在打磨著自己。但我在這裡最想說的不是他的努力,而是他的與眾不同。張震身上散發著一種獨特的氣息,這種氣息很難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我很難用語言去形容,也許看到電影中的他的一瞬間,你就會理解我所說的這種氣息。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很神奇的是,張震身上這種獨特的氣息,在一個女演員身上也能找到,而這個女演員的名字是:舒淇。他們的氣息之間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甚至在某些地方截然相反,但正如《道德經》所言:“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相沖,他們在一起便顯得和諧地不能再和諧。舒淇的性感是一種很高階的性感,有人說男人長大後才會懂得去欣賞舒淇,我深以為然。我是很想好好說說舒淇的,但我太喜歡舒淇,鋪開了說就會喧賓奪主,這篇是要講《最好的時光》,所以這裡便不再談舒淇。

提到電影的劇情,便不得不說到這部電影的編劇朱天文女士,我建議影迷朋友去看看朱女士的照片,非常恬淡優雅,相貌很好,好到讓人願意去讀她的文字。我也順道兒推薦下她的短篇小說,有一部《世紀末的華麗》,讀來不會後悔。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電影的故事分為三段,講這樣的電影我不怕別人說我劇透,因為藝術品是要反覆去品的,好的電影不該是隻能看一遍的。第一段故事叫做“戀愛夢”,講的是1966年的事情,男生即將服兵役,在臺球廳與女生邂逅,後兵役期間保持通訊,得假,出尋,尋不到,不懈,終於找到,於是牽手。很簡單卻很美好的故事,這樣的故事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曾做過的戀愛夢嗎?影片從打桌球開始,漫長的白描,臺詞很少,但到了關鍵處,一句臺詞便打動了所有人的心。看過電影的知道我說的是哪句臺詞,張震對舒淇的那句:“給你寫信。”看到那裡時我整個人真的都融化了。另外要說的是故事快結束時兩人的牽手,戰戰兢兢,欲牽還休,這一段不知道暖熟了多少影迷的心。這個故事可能是侯導的親身經歷,侯導1966年服兵役,不知道是否認識這樣一位秀美呢?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電影的第二段名為“自由夢”,這是發生在武昌起義前臺灣的一個故事,男人與梁啟超相交,奔走革命,與歌妓引為知己,歌妓望能贖身,男人有苦衷,後男人又幫另一妓贖身,卻間接使得女主不得自由。整段沒有臺詞,伴有南音,一種想的而不可得的情緒揉進了影片之中,很壓抑,卻也讓觀影者很易投入。這段中值得一提的是侯導對細節的處理,整段都很符合晚清的氣息,而很多地方又體現出臺灣影人獨特的角度,事涉政治,不多言,觀影自知。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你可否知道,十年前張震和舒淇便有三世情緣?

第三段是全片核心的部分,名作“青春夢”,故事發生在05年的臺北,女主有癲癇病,歌手,雙性戀,生活混亂,男主是攝影師,兩人在光怪陸離的現代生活中產生交集,充滿了青春的迷惘。而這段中我最喜歡的是張震騎著機車帶著舒淇在風中穿梭的場景,那不就是我們的青春夢嗎?也許瘋狂,迷亂,但總有那美好的一瞬,像是吸毒一樣,事後會後悔,但當時是絕不會後悔的。

這三個故事講的是什麼呢?顯然,是孤獨。也許是青年人想要找到心靈歸宿的孤獨,也許是海島孤懸想要回歸祖國的孤獨,也許是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相背離的孤獨。很喜歡“自由夢”裡舒淇所飾歌妓唱曲時眼淚溢位的特寫,她的孤獨與我們每個人的孤獨又不同,我不知道看完本片你們找沒找到自己的孤獨,我也不知道我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孤獨。

也許這種思考之後的不知道正是侯孝賢想要用影片帶給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