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材望其人>譯文夜一罈 2006-10-22

大宋“忠臣”

南宋末年,湖州有個副州官,名叫蹇材望。

某年,元兵進犯,湖州危在旦夕。他面向臨安,慷慨發誓:“城在我在,城亡我亡。”

並預先製作了一塊錫牌子,上刻“大宋忠臣蹇材望”七字。另在兩錠大銀上鐫上幾行小字:

“仁人君子,如果得到我的屍首,望代為掩埋。”然後他就把錫牌和銀錠掛在胸前穿街走

巷,痛哭流涕地遍告城中親友百姓,表明他誓死報國的決心,人們見此悲壯舉動,無不心酸。

幾日後城陷。人們不見蹇材望,都以為已捐軀,只可憐一代忠臣死後連屍骨都找不到!

可沒過兩日,見一位新州官身穿蒙古裝,騎在高頭大馬上,被隨從前呼後擁開進城來。眼尖

人一見就辨出他來,原來早在城陷前,他就偷偷溜出城去投降了。

<蹇材望其人>譯文弦之月NONO 2006-10-13

http://www。x5dj。com/GroupForum/4290/00210057。shtml可以看看這個。

蹇材望偽態

蹇材望,蜀人,為湖州倅。北兵之將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錫牌,鐫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銀二笏鑿竅,並書其上曰:“有人獲吾屍者,望為埋葬,仍見祀,題雲‘大宋忠臣蹇材望。此銀所以為埋瘞之費也。’”日系牌與銀腰間,只伺北軍臨城,則自投水中,且啟遍祝鄉人及常所往來者。人皆憐之。丙子正月旦日,北軍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謂之溺死。既而北裝乘騎而歸,則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遂得本州同知。

【註釋】①湖州:地名,今浙江境內。②倅:副的,此處指副知州。③北兵:元軍。④笏:片。⑤仍:還希望。⑥題雲:墓碑上刻寫。⑦瘞:埋葬。⑧祝:告。⑨旦日:初一。⑩同知:職官名稱,知府。

【文言知識】

說“所以”。“所以”在古今漢語中均可表示原因。如“吾所以延醫者,欲救友人也”,意為我所以要請醫生的原因,是想救活朋友。但在古漢語中,“所以”又指“用來……”,上文“此銀所以為埋瘞之費也”,意為這銀子是用來作為替我埋葬的費用。又,“兵者,所以殺傷也”,意為兵器是用來殺人、傷人的。

【思考與練習】

1、解釋:①鐫 ②竅 ③系 ④憐 ⑤既而

2、翻譯:①只伺北軍臨城

②蹇已莫知所之

3、解釋下列各句中的“見”:①仍見祀(上文) ;②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川》) ;③扁鵲見蔡桓公(《扁鵲見蔡桓公》)

④兒童相見不相識(《回鄉偶書》)

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這是真的嗎?何以看出?

答案: 2。①只等候元軍到達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現”③拜見④指代“我”。4。假的,偽態;先一日出城迎拜(

<蹇材望其人>譯文minhyw1022 2006-10-28

這個還不夠準確。看我的。

蹇材望是湖州守臣,在州里任副職,蒙古大軍殺奔而來的時候,他一臉毅然決然之色指天發誓,要自殺殉國。為了表明這份決心,他還特意找人做了一面錫牌,刻上“大宋忠臣蹇材望”字樣,又把兩塊銀子鑿了孔,拿根繩子繫到牌子上,並附上一個詳細的說明:“凡是找到我屍首的,請代為埋葬並樹碑祭祀,碑上題‘大宋忠臣蹇材望’。這兩塊銀子是埋葬、立碑的費用。”此後他便每天腰上掛著這牌子和銀子,聲稱只等元軍兵臨城下就投水自殺。不僅如此,他還把這個想法不厭其煩地一一交代給鄉親們和相熟之人,人們聽了,無不油然而生悲壯之感。

到了丙子年(1276年)大年初一,蒙古兵果然破城而入,混亂之中,沒人看到蹇材望,大家猜測,他十之八九已溺水而死。然而不久之後,鄰居卻驚駭地發現,蹇材望竟然一身蒙古裝束騎著高頭大馬回來了,滿臉喜色,彷彿衣錦榮歸。後來才知道,除夕那天他提前出城投降了,因此元人任命他為本州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