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普通人,其實根本不懂富人。

在我國,頂級富豪擁有的最大財富,就是

企業的股權。

但這些股權本身,是一個相對的價值。

因為當他們大量變現股權價值的時候,股票的價格就會出現暴跌,所謂的資產也會大幅度縮水。

其實,中國的頂級富豪最偏愛的,依然是地產,尤其是

最高階的豪宅

從普通民眾的角度去看,豪宅總價很高,居住價值較低,似乎增值幅度和流動性也不太好,畢竟總價很高。

但實際情況是,豪宅本身的升值潛力和升值空間都是非常巨大的。

至於交易更是不愁,只要價格合理,富人圈裡的生意,一套豪宅都是分分鐘的。

富人還喜歡一些

稀缺資源

,比如藝術品、古玩字畫、寶石項鍊,除了嚴禁收藏的文物以外,收藏圈基本都會涉獵。

收藏圈同樣是小眾的,但是收藏圈裡那些東西,只要東西是真品,幾乎都在穩步升值。

越是稀缺的東西,最終的上漲速度越快。

其實,絕大多數普通人都不瞭解富豪的生活,很多都是想象出來的。

千萬不要聽某些人忽悠,說什麼富豪喜歡買股票、買基金、做理財,富豪還真不喜歡這個。

對於他們來說,有太多的投資機會了。

富豪自己都可以成立基金,還可以去投一級市場的股權,但他們對此並沒有特別的興趣。

這些都是普通人在資訊公開的情況下,可以涉獵的機會。

說白了,在投資領域,普通人就是在翻富豪家的垃圾桶,尋找富豪不愛吃的,沒吃過的,吃剩下的飯菜。

真正優質的專案,早就被有錢、有眼光、有資訊優先順序的富豪給劃分了,哪還輪得到普通老百姓。

作為社會整個階級的中低層,想要抄那些頂尖富豪的作業,是抄不會的。

因此,作為普通的大眾,我們必須摸索出自己可以參與的優質資產,而不是單純地跟著富豪買資產。

今天就從富豪的資產配置邏輯,聊聊普通民眾能夠把握的一些投資機會。

企業股權

我們先說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市場,畢竟二級市場全民都能參與。

一級市場是股權市場,一本只有專業的股權投資機構(VC),以及部分資金量較大的投資人可以參與。

富人擁有的企業股權,也就是股票,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這個最大的財富,並不是股民眼中的股票價格,也不是專業投資機構眼中的上市公司市值,而是每年可以拿到手的真金白銀,就是

分紅

富豪最穩定的收入來源,其實就是企業盈利帶來的分紅。

其實,想要在股價的相對高位,實現現金套利,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容易。

付出的代價,可能是股價的大幅度下挫,市場擔驚受怕的情緒,甚至可能波及到企業未來的發展。

頂級富人對於股票的套現,其實是小心翼翼的,尤其是自己的企業,幾乎不會做套現處理。

企業不斷越做越大,分紅越來越多,才是他們日常財富的主要來源。

這和普通股民,在股票市場上來來回回透過買賣股票,賺取差價的盈利模式,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很少有股民會把自己當成是企業股東。

每年的分紅,股民不僅覺得少,分紅除權的制度更是讓他們覺得,企業甚至都不該分紅,只應該漲價。

所以,普通人配置二級市場股票的底層邏輯,和富人持有企業股權的邏輯,就有很大的出入。

另外,頂級的富人除了自己公司的股權,幾乎不會在二級市場投資任何的企業。

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與其投資其他人,不如做好自己的企業。

二級市場的股價偏高,至少與自己的企業比,是偏高的,投資別人企業能佔有的股權份額,遠不及自己的企業。

所以,與其在股票市場做投資,還不如踏踏實實的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來的實在。

第二,一級市場的大門向他們敞開。

夫人不是不熱愛股權投資,而是喜歡做一級市場的股權投資,或者說是風險投資。

投資一家估值幾千萬的企業,在他們眼裡,比起市值幾千億的巨無霸,潛力無限。

縱然這些企業九死一生,但始終會有一小部分活下來,最後甚至做成巨無霸。

以小博大才是風險投資的重點。

另外,股權市場的投資,其實是有圈層的,優質的專案永遠在有實力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手中。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分享企業成長的方式,可能只有踏踏實實的買股票了。

股票市場,說實話機會不多,因為企業的成長性,在上市之前基本都釋放了。

上市公司還能十倍二十倍增長的,差不多百裡挑一,而且成長速度也會很慢。

所以,投資股票,一定也要記住兩點。

1、收益預期不能太高。

二級市場的資金太多,導致成長預期高的企業高高在上,而沒有資金關注的企業,往往不怎麼樣。

再加上整個經濟發展的速度放緩,IPO又不斷髮行。

對於整個二級市場的收益預期,就不能太高,因為整體性的機會越來越少。

所有上市企業的平均增長率,大約在10%,優質上市企業的平均增長率,大概在25-30%。

2、一定得選擇優質企業。

股票市場的玩法太多,絕大多數人都在博取差價。

但如果是股權投資的邏輯,就該踏踏實實的選擇優質企業,白馬企業,並且伴隨成長,分享紅利。

股民可以是賭徒,也可以當股東,關鍵是自己怎麼選,並不是市場怎麼教。

優質房產

頂級富人的資產配置中,永遠離不開房產。

與其說是房產,不如說是固定資產,或者說是不動產。

民眾眼中的不動產主要是住宅,富人眼中的除了住宅、別墅、豪宅,還有

寫字樓、商鋪、土地、廠房。

其實,廣義上的不動產還包括豪車、遊艇、私人飛機等。

但凡是有價的固定資產,都可以算在不動產裡。

富人熱衷於投資不動產的本質原因,其實是處於保值的考量。

純貨幣類資產的是最不具備保值效果的,因為貨幣可以不停地增發,而增發權也不在這批富豪手中,所以他們必須把貨幣變成一類資產,進行保值。

優質的不動產,就成了富豪的首選。

至於不動產的增值,並不是配置的目的,而是結果,是由於貨幣印發導致的資產通脹,是錢太多無處可去的結果。

不動產具備這幾個特點,是使之成為保值資產,並且產生增值的主要原因。

1、流動性

千萬不要誤會,並不是只有交易,才有流動性。

買賣交易是流動性變現的一部分,但富人更熱衷於資產抵押變現。

透過層層抵押的形式,可以放大融資槓桿,獲取更好的投資機會。

不動產的流動性,雖沒有現金那麼好,但還是相對不錯的,不論是交易變現,還是抵押變現。

2、現金流

不動產本身,透過租賃的形式,可以產生現金流。

普通住宅,商鋪,寫字樓,豪車,遊艇,私人飛機,這些的租賃市場,其實都非常的火熱。

雖說租金回報,沒有想象中那麼高,但是這是這些資產保值的關鍵因素之一,有現金流價值。

3、稀缺性

很多人不明白,這些不動產是具備稀缺性的。

就拿寫字樓來說,某個商業圈的寫字樓,就那麼幾棟,不是可複製的。

住宅類的不動產,其實都是不可複製的,但這個稀缺性體現在所謂的地理位置上。

每個城市都有核心的位置,核心位置那麼大,那些不動產的價值就很高。

一個國家就那麼幾個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房產價值就更稀缺,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豪車這種,限量款的往往能保值,不限量的自然就會折舊,附加屬性不一樣。

4、貨幣容納量

富人投資的邏輯底層,還有一項,就是需要有足夠的貨幣容納量。

由於資產龐大,可投資的資產類別其實並不多。

你讓那些頂級富豪去投資一套幾十萬幾百萬的房子,他可能根本沒有興趣。

動輒上億的豪宅,他可能就會有興趣。

同樣的,那些珠寶名畫等,價格越高,他們可能越感興趣。

除了股權以外,不動產永遠是富豪的標配,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是一樣的。

但對於普通民眾來說,不動產投資如果非常佔用現金流,其實是沒有太多必要的。

努力把自己持有的不動產,往

稀缺性

的角度去靠一靠,把資產變得

更優質

,是最理想的配置方式。

在富豪的資產配置世界裡,佔比最少的,其實就是所謂的金融資產理財。

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可能持有最多的資產,就是一些理財產品了,比如貨幣基金,比如銀行理財,比如存款,比如保險。

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本質上是由於抗風險能力不一樣。

普通民眾的資產配置,和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富豪的資產配置,只和資產的保值增值相關。

所以,想要進入富人圈層,第一步就是解決生活品質的問題,擁有底層資產,保護好基礎財富。

在基礎財富相對完善的情況下,要敢於挑戰高風險的投資,尋找財富的爆發點。

財富需要積累,和財富一樣需要積累的,還有掌控財富必要的認知能力。

財富看似是一項積累的過程,是透過主觀能動性去賺取的,但本質上,有錢人擁有掌控財富的能力,讓錢向他那邊匯聚起來。

這種吸引力,本質上就是對於財富的理解和認知能力。

機會是博出來的,卻又不是博出來的,看似是偶然,其實是必然。

時代的風口年年有,並不是動動嘴皮子,就能抓住機遇的。

不要總以為富豪都是暴發戶,他們身上到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投資圈裡,自強則萬強。

富人都在買什麼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