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中國”含義不一,秦漢以後,“中國”一名主要作為統一的中央王朝的通稱,但是並沒有任何一個王朝將“中國”作為正式的國名。另一方面,在統一的情況下,中央王朝又常常自稱為“中國”;而分裂時期,“中國”則往往專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即中原。)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漢朝以後,少數民族一旦入主中原,便以中國自居。“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的朝代的標誌。南北朝時期,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兩方均有非我族類的意思。“中國”一詞的政治意義在遼宋和金宋對峙時期更顯突出:遼與北宋、金與南宋都曾自稱中國,且一度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裡的中國一詞,是和王朝的正統性緊密相連的。

由於“中國”主要是地理、文化和政治概念,所以和民族的關係甚小,古代中國人也沒有近代西方式的民族概念。歷史上夏、商、週三代無不出自“蠻夷戎狄”,華夏族便是夷夏不斷融和的產物。

五代時吳越王錢鏐臨終時要子孫“善事中國”,此“中國”是指沙陀族在中原建立的後唐。五代有三代(後唐、後晉、後漢)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新舊《五代史》都把他們視為正統,而把南方漢人政權放在次要地位,只稱梁、唐、晉、漢、周為中國,卻不稱南方立國的各漢族政權為中國,北宋的歐陽修在《新五代史·十國世家年譜》言“十國皆非中國之有也”。

南宋時,女真族控制中原地區,《宋史·儒林六》陳亮在上孝宗書中說,不能“置中國於度外”要經營荊襄“爭衡於中國”(其中的“中國”,前者指中原地區,後者指佔據中原的金國)。

因此,在很多人眼裡,中國不僅是漢族人的中國,還是個包含不同民族生活的國度韓愈有言:“中國而夷狄也,則夷狄之;夷狄而中國也,則中國之。”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其著作《大義覺迷錄》中宣稱:“自古中國一統之世,幅員不能廣遠,其中有不向化者,則斥之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荊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為夷狄可乎?至於漢、唐、宋全盛之時,北狄、西戎世為邊患,從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直至辛亥革命之後,中華民國成立,“中國”這一稱謂首次具有了法律上的意義,是為中華民國的簡稱。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以來,在國際上的主流認知中,“中國”逐漸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在實際的語言操作中,“中國”一詞依然具有地域、文化和政治的多重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