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出來就刷屏,後面自然有大預算加持,但內容本身,也不無自傳播的粘度。比如選話劇演員來做這番演講,能發揮語言的力度,又有些許廟堂的高階感厚重感;而偏偏何冰,又是中國寥寥無幾的優秀話劇演員中最接地氣的一位。這都是好的策劃。

要真看懂了《後浪》,就應該說這兩個字

但這段影片我其實是沒有聽完的,後來改看文字了。為什麼?我很喜歡何冰,但實在不喜歡他這段影片裡的那種口吻,

一定要激情四溢,又顯得咄咄逼人 --- 那種正能量的鼓勵裡,又有些說教的成分。

這真的是拍給十來二十歲的青年們看的嗎?

現在的孩子們就真的那麼需要這種霸王硬上弓的正能量勵志?

朋友圈裡60,70,80後們齊齊感動地用轉發這一實際行動,對青年後浪們表達著樸素的鼓勵。我悄悄問公司群裡的年輕同事:你們真覺得感動嗎?

沒有幾個同事回答我,也許假期裡都懶得談論這種無聊話題吧?有一位說:

95後大齡青年覺得,

就像學校裡學生代表上臺發言一樣

跟大多數學生關係不大

我就問他:“你不覺得這是中年人在說教嗎?像學校開大會請來一個先進工作者大叔來做報告一樣?”

他說:

“主要是鏡頭表現的生活,很“學生代表”。

其實何冰說話之外的影片素材,還挺有人喜歡的:

党支書式慷慨發言,聽著毫無波瀾,道理都對聽的太多,流水賬般的讚美……片子不錯,是個拿來以後可以剪motionboard的好素材

本來都是B站影片素材,00後看了有共鳴

這種社會現象很好啊,多元化

都來自一些頭部的up主

我還以為是那些鏗鏘的文案打動人呢,原來不是,好吧。。。

一開始我也在納悶,《後浪》這個概念和這堆文案,後面是個什麼樣的“消費者洞察”?

我在朋友圈裡惴測:“是不是B站抓住了年輕人心中的一種無力感?”

一個年方十九的朋友家的孩子,看到我的朋友圈以後專門給我寫了很長的微信:(每句都很短,但加起來很長,典型年輕人作風。)

要真看懂了《後浪》,就應該說這兩個字

我很吃驚:“你們這麼年輕就有疲憊感?”(我還以為就我自已有呢。。。。)

他說:

要真看懂了《後浪》,就應該說這兩個字

這位學電影導演的年輕人,對社會人心有這樣的理解,我相信他一定會成為拍死前浪的那個後浪!

其實那些被強行貼了“後浪”標籤的年輕人,大多數都不太願意表達意見。我們看到的只有朋友圈裡前浪們的對立,當然少不了自媒體大號們的討伐文章。

一個青少年向的影片網站花大錢獻給青年的一封雞血勵志信,似乎只有非青年們在嗨

。B站的這支耗資巨大的廣告片和刷屏級的品牌營銷戰役,難道徹底誤判了他們的受眾?難道只是“成年人的偽善”?

要這麼想就說明你不懂營銷。

這裡權且普及一下:判定任何一項營銷傳播活動成敗的標準,不是誰喜歡或不喜歡,而是所設定的營銷目標是否達成。

所以先要問B站出來搞這種品牌營銷的目的是什麼?拉流量?轉化使用者?鼓勵會員付費?

都不是。流量和使用者B站都不缺,按他們現在的內容路數一種走下去,B站妥妥地圈定一批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使用者在網站裡,一點問題沒有。(何況誰會傻到去中央臺打廣告幹這些事?)

只有一件事會讓B站的老大徹夜都睡不著覺 ——-

這個站要是被定性為“低俗”,那分分鐘都是會被拔電的啊!

畢竟,B站這麼多年,那個“小破站”的名號也不是白來的。

實際上,草根不能上岸被直接按水裡淹死的,大有人在;而草根上岸變成主流,也不無成功案例(瞅瞅人家抖音)。

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發達,B站不會只講娛樂不講政治到愚蠢的地步,它要主流化,要得到建制的認可,是目前最急迫的問題。

其實幾個月前我看了B站的跨年演唱會就為他擔了一下心。要說節目那是真不錯,我要年輕肯定是追這種娛樂,而不是那種因為太紅所以看完了讓人“眼綠”的春晚。

要真看懂了《後浪》,就應該說這兩個字

要真看懂了《後浪》,就應該說這兩個字

但事實上,B站的跨年晚會不已經在威脅到官家的各種晚會堂口了嗎?領導一不高興那後果 ……

因為那場晚會我決定去試一試B站有名的註冊問卷,結果猜怎麼著?我居然混了個80多分,順利成為B站會員!哈哈哈這個圈也沒那麼神秘嘛!

但你要跟我一樣做了B站出的那些題,你會發現:網際網路管理條例的諸多內容,都已搬到那份問卷裡了。

當時我心下就想:哈哈哈好強的求生欲!

所以到現在就不難理解《後浪》這個營銷動作後面的策略動機:

“進入主流!”

所以你就明白在五四青年節這個時間點上,在CCTV這個特殊媒體裡發聲的《後浪》,討好的不是青年,而是建制。

所以我很贊同知乎上的這個高贊回答:

《後浪》是要讓那些四五十歲的領導們百忙之中掃上一眼,想:“哦,B站還挺正能量的嘛,不是像聽說的那樣烏七八糟的”。

果如此,砸進去大幾千萬的營銷戰役,就已經成功了。

所以你如果明白中國這個特殊的政治社會環境,理解品牌營銷和企業公關的基本規律,你應該能覆盤《後浪》後面的策略,甚至自已寫出來那個creative brief。

當然也可以從那些刷屏的自媒體文章的標題,反推出這個戰役的目的。比如《

這是B站的廣告?我不信!》

這類的文章,多半都是企業方安排好的,“品牌形象重塑”的目的可謂司馬昭之心。

既然目標擺在這兒,你就可以確切地判斷,B站其實幹得不錯,他們的廣告公司幹得也不錯。(換了我是他們的廣告公司,其實也差不多會做出來類似的東西。)

這時恭喜你,你已經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一個刷屏事件後面的原委,就不會再去糾纏於青春到底是應該奔湧還是不應該奔湧這種有的沒的的問題了。

然後,你看到他們還在那裡感動涕零,或者罵罵咧咧的時候,你心裡就會冒出來兩個字: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