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

創作於1921年12月,最初發表於北京《晨報副刊》,後收入小說集《吶喊》。

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

描寫了未莊流浪僱農阿Q,雖然幹起活來“真能做”,但卻一無所有,甚至連名姓都被人遺忘的故事。

該小說批判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封建,保守,庸俗,腐敗等社會特點,有力地揭示了舊中國人民的生活場景和處在那水深火熱中的一個病態。

分析一下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為何會最後淪為一個笑柄

阿Q是一個無家可歸的窮人,所以在未莊裡有了一個非常低的地位,

而阿Q總是做一些不正常的事情,所以總是被別人打了,但是他卻說出“兒子打老子”的話,在話語中求得勝利,麻痺自己的思想

,以此來求得心理安慰。此外,阿Q說他是一隻蟲豸,並且很會利用“精神勝利法”來獲得勝利。

分析一下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為何會最後淪為一個笑柄

阿Q,作為一個在封建王朝一個末期底層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對於自己的窮苦心思心理不甘心的,卻沒有辦法,無能為力。

“我們先前,比你闊多了”這是“精神勝利法”的開端,因為“先前”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可以說有可能是幾十年前,也有可能是幾百年前。

分析一下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為何會最後淪為一個笑柄

我個人覺得,之所以阿Q這樣說,是因為這裡的人,不會真的去拿這些去說事,所以他才能都有勇氣的去說“先前”,比如“

論起來,我比趙太爺家的秀才還要長三輩呢”“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趙,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那是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阿Q 是一個非常虛榮的人,這些都成為了他炫耀的成本,但是最終都是沒有被承認過的。

雖然他曾經也是風光過,進城的時候也是掙了一筆錢的,

但是在最後又“糊里糊塗”的造了反,然後丟了腦袋之後,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分析一下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為何會最後淪為一個笑柄

我們看他的這一生,“精神勝利法”始終是在貫穿的,這難道不是價值觀的問題嗎?那時他的思想還沒有遠離封建社會,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裡,阿Q沒有受過教育,但卻是大多數中國人所擁有的值觀:

認為自己貧窮,社會地位低下,所以這種自輕自賤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他看起來像一這個奴隸沒有資本來維持他的尊嚴,但是卻又很自大,自我輕視沒有性格的特徵,或者是被壓抑的人類的奴隸。

分析一下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為何會最後淪為一個笑柄

其實阿Q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很會幹活,卻老是被人欺負,沒有姓名的借住在土穀祠裡。

雖然這種任務按理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苦大情深的人物,但是魯迅先生卻把他變得戲劇化

,成為了一個自我樂觀的一個人,在你感到好笑的時候,卻會有苦澀的滋味湧上心頭,越品味就越會上頭。

就算知道阿Q最後革命抓到牢裡的時候他都還在用精神勝利的方法安慰著自己,

說人大抵要進一兩次牢房的。知道被押到菜市街,他才開始有些怕了,但是就在這時候他孩子愛幻想,

人這一輩子總要去一次刑場,所以學著革命的人學著唱兩句,不過最後沒有唱出來,憋了半天“二十年後·······”,就這樣看客們糊里糊塗的去世了。

分析一下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為何會最後淪為一個笑柄

其實在魯迅的筆下,

經常會描寫一些“人性”的冷酷和麻木,就如在文章描寫過的看客一般,這是阿Q的悲哀,同時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這一生,從未激起一絲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