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災160】手無縛雞之力的第一猛將

點這隻貓關注作者,第一時間獲取更新

朱超石把長矛當箭發射出去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個四不像武器的殺傷力實在是……大到不像話!

長矛這種東西,本身的工作是捅人,而不是被當成箭射出去,一般的弓也射不動這麼重的玩意。

不過,跨界而來的玩家最恐怖。

當朱超石把長矛折成箭枝來用之後,它發揮出了遠比正規的弩箭要厲害得多的功效。

因為要近戰,有大量的劈砍、磕碰動作,所以長矛的重量、直徑、強度等等指標,都比箭要高得多,先前是沒有弓能拉得動它,現在有了特製的巨弩,長矛的轉型就有了非常大的空間。

這種東西射出去之後,不能像原本的弩箭一樣,把敵人連人帶馬釘成一串——它根本就釘不住人,巨大的動能讓它射穿肉體之後,仍然止不住去勢,一連洞穿三四個頂盔貫甲的騎兵不在話下!

朱超石在無意之中,開發出了遠超過這個時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殺傷力比機槍應該也差不到哪兒去了。

就是在近代化的機槍問世以後,騎兵作為古代兵種的王者,才被機槍掃出了歷史舞臺。

人的意志能創造奇蹟,但它畢竟還是有限度的。一支兇悍的軍隊,在沒有遇到比它更兇悍的對手之前,可以一直保持激烈的鬥志,不過,一旦對手的兇悍程度壓過了它,這支軍隊也會更加徹底的崩潰下來。

面對這些根本無法閃避、一旦擦上就是骨斷肢折的恐怖火力,嗜血的鮮卑人也崩潰了。

原本帶著一往無前氣勢衝鋒的騎兵,開始以同樣不可阻擋的氣勢從戰場上逃跑,每個人都試圖離那個魔鬼一般的卻月陣遠一些,起碼要比自己的同伴更遠一些。

敗退的北魏騎兵,踩死了無數的同袍,死屍層層疊疊的壘在黃河邊上,作為卻月陣功績的見證。

這一戰,兩千七百名漢人步兵,毫無爭議的戰勝了三萬多名鮮卑騎兵,以至於讓卻月陣成為了軍事史上的奇蹟,後人談到以步制騎,必言卻月陣之妙。

但是,這也是卻月陣在歷史上的唯一一次實戰,從黃河岸邊的驚鴻一瞥之後,卻月陣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再沒有在戰場上出現過。

究其原因,在於卻月陣的實施,需要很複雜的地理條件和兵器配置,能重複的機率極低。

因為晉軍是倚河佈陣,所以可以借河水來保障後方和側翼的絕對安全,得以將全部火力集中在正面,給進攻的敵人以巨大的殺傷。如果換在曠野中佈陣,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而兵器方面,此戰使用了戰車、巨弩、盾牌、長矛等等,基本上都是移動能力非常差的武器。沒有移動能力,也就談不上追擊、包圍這些擴大戰果的招數,敵人受挫之後可以從容離去,甚至發現不好攻擊、不予理會的話,戰陣是沒有任何辦法的。此戰中,晉軍利用了北魏人的貪功和輕敵,吸引北魏騎兵主動撲了上來,所以朱超石在戰前的那一陣軟弓小箭,堪稱整場戰爭的點睛之筆。

除此之外,晉軍掌握制水權,一旦戰事不利,戰船可以無所顧忌的來接應陣中計程車兵,讓晉軍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打仗,這對士兵心理上的加成也是巨大的。

總體上來說,卻月陣威力巨大,但是它的實施條件太過苛刻,侷限性太大,所以從古到今,只被軍事強人劉裕抓住機會,在黃河邊上施展過這麼一次,十分可惜。

有這一次,也就夠了。這種千古奇陣,一旦現世,就有改天換地的巨大功效。

它徹底改變了中原大地的勢力結構。黃河邊上的這一戰,宣告了北魏救援後秦計劃的破產,姚泓要獨自面對洶洶而來的晉軍了。

他面對不了。

他是一個和氣到懦弱的人,如果放在尋常百姓身上,這樣的性格應該會很受歡迎,也能讓他開朗的度過一生。但是,他的身份是皇帝。

空有老好人的性格,卻沒有治國的才能,對陣劉裕這樣從死人堆裡一路拼殺上來的異類,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劉裕甚至都沒有親自出手,他的前鋒王鎮惡就把事情辦了。

前鋒是全軍的箭頭,所面對的壓力最大,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最為驍勇的將軍才能擔任。不過王鎮惡這個前鋒有點意思,他關中名相王猛的孫子,前秦滅亡後逃到南方,因為割捨不下遺傳因子裡對戰場的熱愛,所以投軍到了劉裕帳下,出身算是非常輝煌。

不過這個人,根本不是當兵的料,他個人武力值非常低,弓馬騎射,無一精通,對陣潑辣一些的婦女,是否能戰而勝之,尚在未知之數,完全無法勝任士兵這一角色。

這樣一個人,就是劉裕帳下第一猛將。

因為他雖然身體羸弱,但不愧是王猛的後人,骨子裡極其的勇猛頑強,帶再少的人也敢往敵陣裡衝,而且非常擅長鼓動人心,總是能讓己方士兵計程車氣保持在巔峰狀態。

應該被歸到老弱病殘類的猛將王鎮惡,帶著自己的前鋒軍,划著小船沿渭水直抵長安城下,然後幹了一件非常有創造力的事情。

全體登岸之後,他下令不繫纜繩,讓船隻全部被水流沖走。

前鋒軍的糧草輜重都在船上。

然後,王鎮惡發表了戰前演講:

“大家都是從江南萬里而來,現在回去的船也沒有了,糧食、衣服也沒有了。向前攻下長安,我們就能得到一切,帶著一身的功名回去。如果攻不下來,那大家就只能一起埋骨在這裡了!”

狠辣決絕到了極點,而且非常的有效。

被鼓起了全部戰意的晉軍士兵,在長安城外一戰擊潰了人心惶惶的後秦軍隊,然後又追著潰兵,蜂擁進了長安城。

後秦滅亡。

軟弱的新皇姚泓,在亡國之後最後一次展示了自己的怯懦。

他十一歲的兒子建議父親自盡殉國,以免落在晉人手中,生死全操於人手,並親自給父親做了示範,跳城牆而死。

但姚泓不敢,他怕死。

他帶著後宮和全體,恭敬的向王鎮惡投降,以求敵人留下自己的一條命。

但是,他失敗了。

作為從草莽中崛起的英雄,劉裕從來不具備世家大族子弟的寬和,面對敵人,他從來只做一件事:斬草除根。

兩個月後,劉裕帶著大軍來到長安,接收了全部戰果,包括投降的後秦宗室。

他並沒有因為敵人的投降而施以寬恕,而是把這些姚氏全部斬首。作為曾經的一國之君,姚泓得到了特別優厚的待遇,被押解回東晉都城建康,斬首於市,作為劉裕赫赫武功的見證。

當時真不如從城頭上跳下去,反正都是死,還可以免於在史書上留下懦弱無能的惡臭名聲。

總之,現在關中再次回到了晉朝的手中。從五胡之亂初起,漢人政權就再也沒能踏足過這片土地。劉裕的北伐,終於收復了這塊已經流失百年的疆土,功績遠勝過祖逖和桓溫的兩次北伐。

接下來,自然應該就是以關中為基地,征伐北方的兩大強胡:胡夏和北魏,繼續向統一之路邁進了。已經分裂了一百年之久的南北中國,終於看到了統一的希望,而且這份希望還是如此的巨大。

這時候,南方的朝廷裡,有一個人去世了。

這個人的死,生生的阻斷了劉裕統一中國的歷史程序,讓中國南北分裂的格局,再次延續了一百年之久。

下一章:

這本書原本不打算收費,堅持了1年多的免費閱讀。

但理想抵不過現實,作者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所以捱到現在,本書還是上架銷售了。

為了對得起大家的買書錢,我新寫了姚襄篇,作為付費讀者的專屬內容。

各位很抱歉,要吃飯。

點選購買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