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同事很高興,中午下班前挨個辦公室敲門,請大家出去吃飯。原因嘛,確實是喜事,歷經一年的艱辛和坎坷,他的妻子終於懷上二胎了。

他們的二胎生涯真的很不容易。他年近40,妻子也36了,兩人都在機關單位上班。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後,他們就蠢蠢欲動,只是忌憚女方是高齡產婦,遲遲沒有動手。去年,她妻子經過全面檢查,並諮詢過醫生之後,得到了適合生二胎的許可。

他們夫妻二人都很高興,特別是我這個同事,更是將“造人”計劃列為頭等大事,無論白天多麼勞累,晚上回家依舊精神抖擻、任勞任怨,頑強奮戰、不屈不撓。這一年,他不抽菸、不喝酒,妻子的排卵期,就是他的決戰日。這天無論發生多大的事情,他定會準時回家,沐浴更衣,虔誠祈福,只為一擊中的、一炮而紅。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終於在昨天,他妻子被測出懷孕了,一年的“造人”生涯圓滿落下帷幕。對於這個好訊息,大家都挺為他高興的,紛紛表示祝賀,並對他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當然,我也不例外,畢竟他請我吃的東西,確實還蠻好吃的。

由於慶祝事項的關係,飯桌上自然離不開二胎這個話題,所以時而會聽到某某又生了個兒子,某某又生了個女兒,某某家是兩個女兒婆婆很不開心之類的八卦內容。

我們單位年輕人較少,同事大多已過而立之年,所有人都已婚。而且由於是沿海發達省份,多數人都有車有房,生活穩定。子曰:飢寒起盜心,飽暖思二胎,對於這些雖不是大富大貴,但還算衣食無憂的人而言,再生一個寶寶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所以關於二胎,大家討論的,都是什麼時候生,怎麼生,生了之後怎麼養之類的話題。聽來聽去,我都沒有聽到那個最關鍵的話題:要不要二胎。莫非,生二胎真的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了?

聊著聊著,也有人問我啥時候要生二胎。眾所周知,我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跟我上輩子的情人長得特別像,我是個很專一的人,這輩子都不打算再要個情人了。所以當他們問起時,我的回答乾脆而直接,簡單而犀利,“我不生二胎!”。

當這句話說出口時,桌上熙熙攘攘的談論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似乎在看著一個外星球來的怪物,既好奇,又不解;既懷疑,又鄙視。很快,大家又紛紛表示理解,因為他們想到了我的年輕太輕。所以有些人又以過來人的姿態對我說,“再過個五六年,你自然也會想開的”。

然後又是各種七嘴八舌,有的說,一個孩子多孤單啊,不為自己想也要為女兒想啊;有的說,要再生個兒子啊,不然就斷了香火啦;有的說,有兩個孩子,以後等自己老了生病了,他們也好有個人商量啊。

每次聽到別人說,自己生病了,兩個孩子好商量時,我總會想起這樣的場景:幾十年後的一天,我病怏怏地躺在床上,插著氣管,苟延殘喘。我的兩個孩子,坐在病床前看著我。然後老大對老二說,“怎麼辦啊?咱爸都這樣了”。老二說,“要不把他氧氣管拔了吧”。老大猶豫了一下,說,“好吧”。然後我就掛了。

等自己老了,都幾十年後的事兒了,想這麼遠,還養兒防老,反正我是沒這麼長遠的眼光了。還有什麼香火問題,我更是特無語,大清都亡國多少年了。

當他們問我為什麼不生二胎時,我也沒舉那些常見的理由,什麼經濟壓力大、孩子沒人帶、沒有精力養之類的,直接就說,“沒什麼原因啊,不想生唄”。

其實對於是否生二胎的問題,我覺得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所有客觀因素實際上都可以得到克服,唯獨內心的想法是無法改變的。

想生,肯定沒問題,外國不是好多明星都生了N個孩子嗎,比如貝克漢姆同學,太讓人羨慕了。現在大家生活水平都高了,兩個孩子的養育成本問題,其實還是可以解決的,只是養育水平會有不同而已。另外,兩個孩子呆在一起,也確實可以解決獨生子女的孤單問題。

不想生,也絕對沒問題。我是一個比較追求個人自由的人,雖然孩子可以帶來極大的幸福感,但畢竟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特別是中國的家長,從孩子出生,一直到結婚,什麼事都要操心,太累了。現在一個孩子就挺好的,我跟孩子都很幸福,何必再要一個呢?

其實想生和不想生,都沒有問題,只要遵從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就可以。可讓我最詫異的是,當週圍所有人都認為二胎是理所應當的事時,我似乎成為了另類。這種被群體無意識孤立的感覺,有時真的會令人感到不安。

我會反思,難道我真的錯了嗎?會開始懷疑自己,重新思考這個決定是否成熟。可想來想去,依舊想不出說服自己的理由。於是,我決定堅守自我。

那問題在哪裡呢?要麼是我錯了,要麼是所有人都錯了。可所有人怎麼可能錯呢?思來想去,終於搞清楚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我所在的這個群體,並不能代表絕大多數人。我周圍準備要二胎的人,都是一些35歲左右的二三線城市公務員,他們事業穩定、家庭小康,再加上受本地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等理念的影響,已經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思維定勢。

其實只要跳出這個圈子看這一現象,就會發現原來有好多人,還是跟我處於同一戰線的,比如知乎上關於二胎問題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以不要二胎為主。只是我所在的環境,將我變成了一個孤立的人而已。

所以我覺得,選擇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在不同的環境下,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有些所謂的錯誤,不過是在錯誤的環境下,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而已。

PS:我的微信公眾號:百越水木,每天一篇公務員日記,歡迎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