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說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衰到什麼程度了呢?維水泱泱2020-07-06 12:11:45

關於唐代,有句著名的話……

有人肯定想說——“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但其實是:長安六陷,天子九逃。

大唐皇帝一言不合就跑路的光榮傳統,就是從安史之亂開始的。

已知安史之亂755年末爆發,唐代907年滅亡,發生如此嚴重的內亂,還能續……了142年,也是不錯了。

142年間,長安陷落6次,天子跑路9次。(前瞻性不錯,說跑就跑,不怕丟臉,比幾百年後那位死要面子活受罪,最後掛老歪脖子樹上的強)

簡單計算一下,首都陷落事件每23。7年發生一次,皇帝跑路事件平均15。8年發生一次……

請各位自行腦補時局動盪程度。

還有其他幾個維度的衡量指標,比如最直觀的,人口……

引用一段文字——

“公曆760年,全國各州上報的戶口為2933174戶,大致為1600萬的人口數量,同安史之亂前的玄宗天寶十三年各州上報的人口數量5200萬相比,當時人口損失大致也就是3600萬這個數字。戶數損失率高達67。1%,人口損失率高達67。9%。”

損失的3600萬人口,其中肯定有不少是因為基層體系崩壞,人還活著,但統計不上的。

還有不少是逃難隱居山林的,稱作隱戶。

但無論是統計丟失,還是隱戶,反正實際稅收人口就是猛跌了3600萬……

哪怕放到現代社會,這麼個損失數量也是很要命的。

書上說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衰到什麼程度了呢?魚人語教師2020-07-07 00:00:03

國都六陷,天子九遷。自安史之亂而始

書上說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衰到什麼程度了呢?趙靈犀2020-07-13 21:51:38

安史之亂後的盛唐-帝國的恢復與重構

這是被塵封的歷史,我們過去都覺得,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就一蹶不振了,因為當時已經出現了藩鎮割據,地方諸侯不聽從中央的話。真相是唐朝後期的藩鎮其實大多是聽從朝廷號令的。唐憲宗李純在位時期,甚至還一度解決了藩鎮問題,重新實現了統一。所以,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依然很有活力。

安史之亂的本質,是藩鎮造反。唐玄宗為了對外擴張的需要,在邊境地區設定了好幾個軍區,這些軍區就是所謂的“藩鎮”。唐玄宗又覺得胡人勇猛善戰,熟悉當地情況,就任用胡人做藩鎮的統帥。安祿山是中亞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精通六門語言,很有軍事才能,還很會來事兒,於是就被任命為統領北方邊境三個藩鎮的節度使。

但是,唐朝也因此陷入巨大的風險。兵力都集中在邊境,中央政府的兵力卻很少。唐玄宗在位後期,邊境地區的藩鎮軍隊總共達到了49萬人,其中安祿山一個人就擁有18萬兵力,而中央政府的軍隊只有13萬多。後來宰相楊國忠為了樹立威信,帶兵去打雲南地區的南詔,又折損兵力七萬多。結果在這一仗結束的第二年,安祿山就發動了叛亂。

戰爭一開始,局勢對唐朝非常不利。國都長安被叛軍攻佔,甚至唐玄宗本人都逃往四川避難。那麼唐朝又是怎樣迎來轉機的呢?

你可能會說,這都是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功勞。但這裡要給你說的是一個有點陌生的人:張巡。當時張巡擔任河南節度副使,毫不誇張地說,他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戰爭的局勢,使唐朝轉敗為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在一個叫睢陽的地方堅守了十個月之久,為唐朝的反攻爭取了時間。這個睢陽又是什麼地方呢?它位於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帶,戰略地位十分特殊,因為它扼守著隋煬帝修建的大運河。當時前線全靠江淮地區的錢糧才得以支撐,而這些錢糧的運輸又要依靠大運河。所以,睢陽如果失守,大運河的運輸就會被切斷。張巡率領七千人馬,在睢陽抵擋敵軍長達十個月之久。雖然最後睢陽陷落,張巡戰死。但在睢陽城破之後三天,朝廷的軍隊又大敗叛軍,重新奪回了睢陽。更重要的是,在張巡堅守睢陽的十個月裡,牽制了幾十萬叛軍,朝廷在這段時間裡完成了從恢復到反攻的準備。就在睢陽陷落前一個月,朝廷的軍隊收復了國都長安。在睢陽陷落後十天,朝廷又收復了東都洛陽。從此,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軍隊開始進入反攻階段。所以,文學家韓愈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歌頌張巡,說唐朝沒有滅亡,都是張巡的功勞。

張巡的個人事蹟當然值得歌頌,但張巡這個人背後的地緣政治格局問題才是重點。睢陽之戰的重要,就在於它守住了大運河這條生命線。安史之亂對經濟繁榮的華北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唐朝中央政府只有依靠南方的江淮地區提供軍需。你看,在這個時候,中國地緣政治的南北格局,已經隱隱露出了水面。

唐朝收復了長安和洛陽以後,叛軍已是強弩之末。當時唐朝軍隊在戰爭中逐漸成長起來,又有大運河源源不斷地從江淮地區運送錢糧,形勢對朝廷越來越有利。戰爭進行到第八年,叛軍終於被擊潰,叛軍將領紛紛投降,安史之亂就此平定。但是請注意,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藩鎮相比以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了。這是因為戰爭期間,唐朝為了激勵有功將領,安撫投降的叛軍將領,又在內地設定了新的藩鎮,讓這些藩鎮去討伐叛軍。於是,如何在戰後處理這些藩鎮,就成為唐朝政府面臨的棘手問題。

那麼唐朝政府是怎麼做的呢?當時唐朝面臨的首要問題,來自安史之亂的發源地,河北地區。你可能會認為,這塊地方既然是叛軍的巢穴,那麼朝廷對這裡應該是斬草除根,除惡務盡了吧?恰恰相反,這一地區在戰後仍然是割據最嚴重的地區。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安史之亂即將平定的時候,叛軍將領紛紛投降。其中最重要的三個人分別名叫田承嗣、李懷仙和李寶臣。這三個人雖然投降了,但他們都手握重兵,如何安置他們,這讓朝廷很是頭疼。把他們的軍隊就地遣散?那搞不好就要弄出兵變。把他們遷到內地?要是他們半路造起反來,那不是更危險?朝廷思前想後,覺得最保險的還是把他們就地安置。於是朝廷封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封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又封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魏博、成德和盧龍這三個藩鎮分別位於今天河北省的南部、中部和北部。

你可能會說,這樣不是養虎為患嗎?這背後是有特殊背景的。黃河以北這塊地方在當時民族成分非常複雜,陳寅恪先生甚至稱之為“河北胡化”,就是河北地區變成了遊牧部族的聚居地。這是因為唐玄宗在位時期消滅了東突厥,結果突厥以及大批依附突厥的部族向唐朝投降。唐玄宗就把他們就近安置在河北地區,於是這塊地方就成為胡漢雜處之地。正因為這樣,河北地區和中央政府長期離心離德,即使在安史之亂平定以後也是如此。中央政府就覺得,還是讓這三位投降將領去管理當地人比較穩妥。

這三個人管轄的藩鎮,從此就被稱為“河北三鎮”。我們常說唐朝後期“藩鎮割據”,真正長期割據的,其實也就是河北三鎮而已。這三個鎮可以截留稅收,不向中央上交收入。藩鎮統帥還可以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後代。不過你可不要小看這三個藩鎮,光是這三鎮的割據,就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我在前面提到,河北地區徵收上來的賦稅,幾乎佔到了全國的一半。現在這塊地方不向中央上供了,中央從哪獲得收入呢?你可能已經想到了,主要就是南方的江淮地區。唐朝後期有一位名叫權德輿的大臣,說過這麼一番話:“江淮田一善熟,則旁資數道。故天下大計,仰於東南。”意思是說,江淮的農田只要豐收,好幾個道的百姓就不會捱餓。所以維持國家運轉,還是要仰仗東南的江淮地區。這裡的“道”是唐朝的行政單位,面積相當於今天的省。可想而知,江淮地區已經關係到唐朝的生死存亡了。

但唐朝政府要想從這裡獲得收入,還需要掃除一個障礙,這就是位於今天河南省境內的淮西節度使。當時淮西節度使管轄的範圍很大,控制著河南和安徽的交界地區,這是大運河通往洛陽和長安的必經之路。唐玄宗的曾孫唐德宗在位期間,關中地區發生大旱。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趁機發動了叛亂,甚至自稱皇帝。大運河運輸一下就中斷了,朝廷的財政頓時供應不上,唐德宗和文武百官都非常恐慌。後來李希烈的叛亂終於被平定,江淮地區的糧食又運到了長安。唐德宗高興地對太子說:“米又運到了,咱們父子這下有救了。”好訊息傳出,唐朝的三軍將士也都高呼萬歲,一場潛在的軍隊譁變就這樣被化解了。

不過,後面幾任淮西節度使又多次發動叛亂。唐德宗的孫子唐憲宗李純即位以後,決定徹底解決淮西問題。於是他派遣大將李愬征討淮西。李愬在一個風雪之夜,出其不意,突襲了淮西節度使的老巢蔡州,活捉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淮西由此平定,江淮地區的錢糧可以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唐憲宗也因此獲得了底氣,甚至一度平定了河北三鎮,使唐朝短暫地獲得了統一。

河北三鎮很快就又重新反叛。唐朝後期,中央政府對待藩鎮的基本策略,就是放棄河北,確保江淮,保證運河運輸。於是,政治中心在北方,經濟中心在南方的基本格局就成形了。這一時期的詩人李敬方作過一首詩,可以看成是這一格局的縮影。詩是這麼說的:“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這裡的“汴水”是指大運河在河南開封附近的那段河道。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對政治格局進行了重構,奠定了北方政治、南方經濟的格局。這個格局後來又被後世繼承了下來,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書上說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衰到什麼程度了呢?別問李看雲2021-06-19 18: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