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隕落》填補了我對一戰歷史的認知空白。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一戰的認知基本來自高中課本,殘存的印象用幾句話就能概括:“一戰始於1914年,終於1918年,其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斐迪南大公遇刺。持續四年,是一場帝國主義爭奪利益的世界大戰。”

對於這場基本塑造了近代歐洲形態的大戰,我們的歷史課只給了寥寥幾頁。比較奇怪的是,影視作品也不太喜歡一戰題材,近年來除了斯皮爾伯格的《戰馬》好像沒什麼優秀的作品。相反,二戰題材則備受青睞,發生在歐洲大陸戰場的《敦刻爾克》,發生在太平洋戰場的《血戰鋼鋸嶺》,發生在英國的《至暗時刻》,更不要提我們耳熟能詳的《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兄弟連》了。教育和娛樂的雙重忽略,讓我對一戰所知甚少。

閱讀《巨人的隕落》很好的彌補了我這方面的知識空白。作者構思新奇,並沒有採用上帝視角,而是透過設計幾個虛構人物,以體驗的方式“經歷”了一戰中重要的歷史事件,讓讀者也有一種親歷者的感覺。

作為“親歷者”中的一員,以下幾個觀感印象深刻,其中有一些是因為以前不知道,現在知曉了,有一些是以前一知半解,現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巨人的隕落》對我而言不太像一本小說,更像是一本“科普”讀物,帶來的是一種獲得新知的愉悅和快感。

一次大戰是如何爆發的?

以前只知道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巴爾幹火藥桶,從而成為了一次大戰的導火索。至於斐迪南大公是誰?為什麼他會被刺殺?兇手是誰?他的死亡為什麼會引發整個歐洲的火力衝突,對此我就不甚了了了。

我們跟隨小說中兩個人物——沃爾特和羅伯特會對這薩拉熱窩事件有一個基本認識。沃爾特和羅伯特兩人是表兄弟。沃爾特是德國的軍事貴族,一戰前的身份是德國駐英國的外交官;

羅伯特是奧匈帝國的貴族,戰前也是奧匈帝國駐英國的外交官。兩個人的親戚身份,也象徵了兩個國家的親密關係。薩拉熱窩發生時,兩人都在倫敦,羅伯特非常憤怒,因為斐迪南大公正是當時奧匈帝國的皇儲,而當時的奧皇已經84歲了,皇帝老邁,太子遇刺,換做你是奧匈帝國的外交官,這口氣也是咽不下。羅伯特的表哥沃爾特反應相對冷靜一些,畢竟不是自己國家的太子,他更關心的是刺殺斐迪南大公的兇手是誰,兇手背後的政治勢力又是什麼企圖,以及此事件對德國的外交政策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案子很快就查清楚了,兇手是一名塞爾維亞青年,武器也來自於塞爾維亞的特情機構,動機也不難理解,當時奧匈帝國想要開疆拓土,將塞爾維亞等幾個臨近小國並進奧匈帝國,人家塞爾維亞的愛國青年當然非常憤怒,於是趁奧匈帝國太子爺在薩拉熱窩巡遊的時候給他刺殺了。案子不復雜,但是此案造成的連鎖反應則是大多人始料未及的。

“奧地利必須對塞爾維亞採取行動”羅伯特的態度代表了奧匈帝國的立場。奧地利想要懲罰塞爾維亞,懲罰的最高級別當然就是發動入侵戰爭。當然奧皇自己幹這種事情還是有點慌,於是寫信尋求自己的老鄰居德皇的支援。德國其實跟這事兒沒啥直接關係,但是德皇還是選擇力挺奧地利,不光因為他們兩個是親戚(實際上當時歐洲大陸的君主多半都沾親帶故,都是生殖力旺盛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後代們)更重要的是德國的老對手沙俄選擇支援塞爾維亞,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俄國支援塞爾維亞的理由也非常容易理解。包含塞爾維亞在內的整個南斯拉夫地區正是沙俄和歐洲大陸的緩衝帶,軍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誰向前邁一步,對方都將受到巨大威脅。大國之間拉幫結夥分裂了歐洲,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利益站隊逐漸清晰,形成了一次世界大戰的對抗勢力。

至於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歷史學家有很多種觀點,其中奧匈帝國的衰落,民族主義覺醒都是重要因素。從本書描述的薩拉熱窩事件後各國的反應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會爆發,正是因為歐洲大國期待一場戰爭。”每個國家都躍躍欲試,揮舞著拳頭,急不可待的想要展示自己的武力值,他們都認為自己能贏得戰爭,從而擴充套件國家的勢力範圍。工業革命給歐洲帶來了空前的科技進步,人類在1914年擁有了以前不可想象的超能力,也許正是這種傲慢的自信將人類帶入了一場長達四年的噩夢。

西線的塹壕戰和東線的革命

一提到戰爭場面,我們立馬想到了轟鳴俯衝的飛機,此起彼伏的爆炸,兇惡的坦克矩陣緩慢行進,同時射出一發發致命炮彈,士兵們同仇敵愾,手持武器,在硝煙中奮勇向前。可是這樣的場景在一戰中是不存在的。飛機在一戰中主要用來偵查,而不是轟炸。坦克還沒有被大規模應用,一戰時士兵用來進攻的武器主要還是大炮,機槍還有臭名卓著的毒氣。大部分時間士兵呆在塹壕裡。戰爭雙方挖壕,架鐵絲網,埋地雷,都非常有一套。攻守力量的不平衡,導致了一戰大規模的人員死亡。

讓我們跟隨《巨人的隕落》中另外兩個主人公,礦工出身的英國士兵比利和信仰布林什維克的俄國士兵雷戈裡感受一下一戰的實際情況。比利參與了英國遠征軍,和法國一起抗擊德國。他參與了1916年7月到11月的索姆河戰役。在這場被成為絞肉機的戰役中,英軍先是發起了密集的炮轟,7天之內向德國陣地發射了約150萬發炮彈,呲花都沒這麼放的,企圖炸平德國的戰壕,消滅德軍的有生力量。炮轟後派步兵衝鋒,消滅殘餘敵軍。這種很傻很天真的戰略思維和冷兵器時代並無太大差別,先是派弓箭手遠距離打擊,然後再派騎兵或者步兵衝鋒。比利作為一名被趨使普通士兵,見識了這場戰役的殘酷和荒謬。炮轟結束後,兩軍陣前的空地上佈滿了彈坑,比利不知道對面是不是有德國人,軍官一聲令下,他毫無選擇的撲向德軍戰壕。德國人沒有被7天連續的炮轟摧毀,他們的只是向後退了一點點,在第二道戰壕裡靜候獵物上門,爬出戰壕的英軍成了活靶子,他們一排一排的倒下,又一排一排的衝上來。英法聯軍接近4個月的總攻,並沒有將德國軍隊趕出法國,他們用了79萬鮮活生命,僅僅將戰線向前推進了5-12公里。整個索姆河戰役傷亡130萬人,是一戰中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這些聳人聽聞的數字背後,我們在比利眼中看到的是彈坑中殘破的軀體,塹壕裡骯髒的環境,軍官們盲目的樂觀和無知,士兵的絕望和無奈。

格雷戈裡的戰鬥在東線,俄國是當時歐洲最落後也是最窮困的國家,沙皇的統治本就岌岌可危,此時徵兵發起戰爭,無異於飲鴆止渴。格雷戈裡就是這樣一個被徵招而來計程車兵,他不想為沙皇拼命,只想在這場戰爭中活下來。《巨人的隕落》對東方戰線著墨不多,更多的是表現沙皇俄國內部的矛盾,以此為背景講述了蘇聯崛起的故事。其中兩個小故事很有趣。故事一是關於俄國革命的火種。列寧回到俄國搞運動是德國人支援的,德國人不但將流亡在歐洲大陸的列寧和 托洛茨基等布林什維克的領導人偷運回俄國,同時還提供了大量資金供宣傳之用,列寧也不負眾望,透過十月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奪取了政權,隨後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條約,割地賠款,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德國人透過政治手段成功取得了東方戰場的勝利,結束了兩線作戰。第二個小故事是關於十月革命的,這是我們歷史課本的重要知識點。在我的頭腦裡,十月革命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列寧領導工人階級,武裝奪取了政權。實際上,十月革命奪取冬宮(臨時政府所在地)更像是一種象徵意義,水兵們向空中開炮,不像是為了戰鬥,更像是在放煙花,布林什維克的軍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武力反抗,直接佔領了冬宮,逮捕了臨時政府的官員。十月革命並沒有太多人犧牲,列寧兵不血刃,就奪取了政權。真正的流血是布林什維克掌權後的事情了。

一戰前後的歐洲地圖

一戰幾乎塑造了現在歐洲的地緣邊界。一戰前德國,奧匈帝國幾乎佔據歐中中部,國土面積遼闊。戰後,兩個國家都被肢解,德國失去了大量領土,在其東邊出現了一個滅國很久的國家-波蘭。其南部的奧匈帝國則被拆分的更細碎,奧地利匈牙利國名還在,面積大大縮小,羅馬尼亞,新出現的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則佔據了其退讓的部分。波羅的海三國也出現在地圖上。歐洲變成了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樣子。

戰爭中出力最多的英法疆界變化並不大,法國拿回來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建立了萊茵河非軍事區。英國孤懸海外,沒有什麼領土訴求,極力維護著歐洲大陸的平衡,不在希望再出現一個超級強國,與英國隔海分庭抗禮。

一戰後英法美主持的巴黎和會簽訂了諸多條約,其中以對德的《凡爾賽條約》最為著名。這些條約並沒有給人類社會帶來和平,反而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二十年後,一一引爆。

《巨人的隕落》中的巨人說的是歐洲的幾個大國,我想這不僅包括了戰敗的德奧,也包括了雖勝尤敗的英法俄,那些曾經赫赫揚名的大帝國,在合力發起了一場世界大戰後,耗盡了所有力氣,最終從天空中一一劃落。讀罷讓人唏噓不已。正所謂,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