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侯錦寬 2020-8。10

8月10日上午,材料學院“憶崢嶸歲月,傳紅色經典”實踐團於紅旗渠紀念館進行參觀調研,學習紅旗渠精神,傳承弘揚紅色經典。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參觀中,隊員瞭解到,林縣山多地少,石厚土薄,鑿井無泉,引水無源。據悉,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時任林州縣縣委書記的楊貴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不顧個人安危,排除萬難,下定決心要修建紅旗渠。1960年2月,太行山上拉開了“十萬大軍戰太行”修築一條“人工天河”的序幕。

講解員告訴實踐隊員,紅旗渠不是依賴國家,向上伸手的產物,而是堅持自力更生為主,國家扶持為輔原則,主要依靠林縣人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修建而成的。紅旗渠工程十分艱鉅,糧食緊張、物資短缺、裝置技術條件落後,但最終在全縣人民努力,各部門的配合及國家的大力支援下完美竣工。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無論受益地區和非受益地區都不顧區域性利益得失,為紅旗渠建設貢獻力量,甚至有80位同志為紅旗渠建設獻出了寶貴生命。聽完講解員的描述,實踐隊員對“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有了更為深入透徹的理解。

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恆的旗幟,它反映了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心聲,不會隨著時代的遠去而流逝。在新時代新階段,紅旗渠精神以其雄渾博大,蕩氣迴腸的魅力給予實踐隊員深刻的啟示:艱苦奮鬥的精神,自強不息的意志,團隊合作的力量,還有勇於奉獻的品質,正是當代青年在學習工作中所應具備的。紅旗渠精神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信仰,成為青年一代不懈奮鬥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