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歷史——從感冒的身體表現看

看歷史——從感冒的身體表現看

“感冒 和歷史可以結合起來?”

“當然”

“說說看看”

“你看上面第一個圖片,和歷史往事,是不是似曾相識?”

“。。。。。不懂”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土木堡事變,還有一個,就是崇禎煤山自縊”

“和那個圖有什麼關係呢?”

“土木堡事件,也是很嚴重的,說是國家五十萬精銳全部喪失”

“。。。。。?”

“土木堡之後,也先的部隊繼續攻擊,一路打到北京。于謙等人擁立新皇帝,頂住了。這不就類似發燒嗎?”

“摩擦生熱?”

“外在的寒氣想進入,體內是有熱氣的,體內的熱氣自然是不想讓寒氣進入,就在面板那裡頂,熱氣聚集得多 就是發熱 現在一般叫發燒”

“。。。。。”

“如果熱氣戰勝寒氣,就頂出去了,就跟明朝人把也先打出去了,一樣的”

“如果頂不住呢?”

“頂不住,寒氣就進來了,就阻止第二次抵抗,在肝膽 在胃 在肺”

“這個時候身體有什麼表現?”

“這個階段 體表可能冷了 可能有寒性鼻塞鼻涕, 在臟腑 可能有這些:口苦 嘔吐或者乾嘔 胸肋處不爽 體內可能有發熱 舌頭紅 目眩”

“發生這些問題,原因是什麼呢?”

“原因是風寒過了體表 侵入上焦中焦臟腑 口苦是膽熱 民間叫苦膽 嘔吐是胃寒或者肝膽頂到胃了 內熱是深層的熱氣想把這個侵入進來的寒氣排除出去 舌頭紅就是內部生熱 胸肋處不爽就是寒熱在相互交戰 目眩是氣血在下 供應不上頭”

“那在古代, 就是遊牧民族攻過了長城了?”

“是的 相當於在阻止第二層防禦作戰”

“要是人體熱氣輸了呢?”

“就跟崇禎時候的明朝一樣,很危險了”

“崇禎時候 長城外的民*族 沒有進來的哦”

“你歷史學得好嘛,那時候,外部倒是還有點抵抗力 山海關可望不可及,內部卻已經空虛了,就是江南有財力物力,也過不去,被阻斷了”

“北京那邊到長江就是上焦中焦?”

“是的,長江南邊的,就是腎了。自從晉朝之後,漢人不斷往南,開發了南方,南方地裡位置更優,在人體就相當於腎”

“那明朝皇帝把首都設定在哪裡目的是?”

“因為安全威脅,幾乎全來自北方草原,所以不如索性把重點放在這裡”

“腎 中焦 頭腦,依次向上?”

“可以這麼理解哦”

“晉朝的 是八王之亂,明朝時候義軍多,是不是攘外必先安內?”

“是的 不然騰不出手來 精力分散,漢朝時候 先也是削除藩王 後來才有漢武帝攻擊匈奴”

“這個在人體如何解釋呢?”

“這個問題 就是人體素有頑疾 然後風寒就更容易侵入”

“。。。。。”

“就是臟腑有病,老病號,再感受風寒,這個風寒對他傷寒很大,可能傷不起了”

“就跟崇禎時候的明朝一樣了?”

“是的”

“為什麼于謙時候的明朝,可以抵抗住蒙古人呢?”

“因為那時候的明朝,沒有內亂,得民心”

“就如一個人身體強壯,能發一次高熱,把寒涼驅趕出去?”

“太聰明瞭”

“宋朝是不是一直病怏怏的,跟林黛玉一樣?”

“是的,北宋朝的防禦前些 在長城南邊 在華北草原,根本無法震懾草原 所以草原民族 此起彼伏 一浪一浪往南推 最終被推垮 宋朝完全沒有做到一個大國該做的責任 失職啊,其實北宋朝在人體 就是表層已經被攻陷 抗爭在人體中焦上焦”

“。。。。。”

“到了南宋朝,抗爭就直接在下焦,在腎了 用僅剩的一點先天陽氣在支撐了”

“所以,岳飛的事情?”

“宋朝皇帝如果懂醫道,肯定不會有後來的陸秀夫抱小皇帝跳海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