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工作習慣裡,我起碼會有70%左右的畫面感,我才會去開拍,減少現場出錯率和溝通時間。

那這些畫面從何而來?是有一個流程的。

一、劇本會

一個導演在拍片前,是不是腦子中已經有了整部片子的畫面,然後找演員開拍?不然是怎麼樣?

各部門主創以及製片,針對劇本進行全面梳理。導演進行每一場的闡述,需要什麼風格,怎樣的場景,讓大家對文字的理解誤差儘量減少,達成一個一致的審美認知。

但導演光說也是蒼白的,語言也會造成理解誤差。所以,一般我都會找好對標的參考片例,針對每場戲,它的場面、節奏、視覺風格、動作設計、服裝造型等等,我都會找圖片和影片給大家參考,讓大家意會,然後再根據劇本的具體情況,作實際調整和原創設計。這個時候,大家對場景的趨向有所瞭解了,進行下一步勘景(看景)

二、勘景,定景

導演組、攝影指導、美術指導、製片代表會根據開過會之後大家達成的共識,找場景。有些場景天然適合劇本里面的場景,有一些則是需要在實景基礎上進行改造、大量陳設的。而有一些則是根本在某一個地方里或者在現在的歷史環境裡找不到的場景,需要憑空搭建,這就會涉及到美術部門會出詳細的設計方案。一部電影,原則上說,每個場景都需要美術部門出氣氛圖甚至設計圖,給到所有人感知場景即將出來的效果是怎樣的,導演組和攝影指導才開始有了所謂的第一個畫面感。

三、分鏡頭設計

當場景的方案都定下來之後,導演組和攝影指導會針對劇本,開始討論分鏡頭。大家有了場景空間的概念後,就知道演員該如何在空間裡排程,鏡頭怎麼給,用怎樣的器材等等……這些都會形成一個文字版的分鏡頭。

一部電影,是有多個鏡頭組接在一起的,一般來說商業片不會只有一個長鏡頭。導演最好要會寫分鏡,如果不懂,起碼執行導演是要懂的,懂鏡頭排程,懂得剪輯的邏輯。當我跟攝影都一個一個鏡頭捋順了,知道應該要拍什麼鏡頭,怎麼拍那些鏡頭,然後就會由

分鏡師

開始畫出來。

一個導演在拍片前,是不是腦子中已經有了整部片子的畫面,然後找演員開拍?不然是怎麼樣?

《新洗冤錄》文字分鏡頭

標黃的字型,就是導演需要寫的文字分鏡頭,得懂得景別、角度、拍攝方式,以及每個鏡頭組接的邏輯順序。有條件的導演,會美術的話,甚至可以自己畫出來,變成故事板(比如徐克導演),如果不懂畫畫,就安排分鏡師畫出來,便於現場拍攝用。

一個導演在拍片前,是不是腦子中已經有了整部片子的畫面,然後找演員開拍?不然是怎麼樣?

《東海人魚傳2》故事板

一個導演在拍片前,是不是腦子中已經有了整部片子的畫面,然後找演員開拍?不然是怎麼樣?

《黃沙渡刀客漠途》機點陣圖+故事板

從文字分鏡頭,到機點陣圖,再到故事板,畫面已經出來了,但可能不是一部戲的每一個畫面都會有,通常會把重頭戲,重要場景的戲畫出來。動作戲也不一定能畫出來,很多動作導演都是提前套招之後,現場再除錯的。

四、拍攝預演(Demo)

對於比較關鍵的高成本的戲份,通常還會拍攝預演。近年來最著名的國內電影事件之一就是《動物世界》導演韓延,因為不懂英語,不知道如何跟國外團隊溝通,然後用各種玩具模型拍了一個追車戲的demo發給國外團隊看,當製片人陳祉希看完demo後,就追加了製作預算。當然,這不排除有話題炒作的成分,但也表明,拍攝預演,大家對鏡頭畫面都非常有概念了,到了現場,按照預演來拍就基本不會有大的錯漏,成本可控。

在開機前能做到以上的階段,導演,甚至攝影指導,都基本上有70%畫面感了。如果攝影指導不參與分鏡討論,那起碼導演也大部分心中有數了。剩下的,就是在現場根據實際情況或者一些意外,來做鏡頭上的調整,或者是攝影指導的最佳化等等,或者是演員希望有不一樣的排程走位而導演同意後做出的調整。電影是現場靈感碰撞的藝術,也不可能完全根據前期的計劃下來一成不變,這也是拍電影的充滿未知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