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SO/OSI模型和TCP/IP模型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2、OSI模型各層的傳輸單位,任務和功能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3、OSI模型各層的傳輸單位,任務和功能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IP協議在因特網中的核心協議,TCP/IP可以為各種各樣的應用提供服務,同時TCP/IP也允許IP協議在由各種網路構成的網際網路的執行。

4、五層協議:由OSI和TCP/IP折中而來的五層協議

5、簡易網路結構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6、RFC

RFC:(request for comments)建議標準,因特網的所有標準都是以RFC的形式在因特網上釋出

7、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按照分佈範圍、傳輸技術、拓撲結構、使用者、交換技術、傳輸介質分類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現在主流網路基本上都可視為分組交換網路。

區域網基本上都採用廣播式通訊方式。

廣域網基本都屬於點對點網路,使用交換技術,網狀形網路也多用於廣域網中,但廣域網中的無線、衛星通訊網路也採用廣播式通訊技術。

是否採用分組儲存轉發與路由選擇機制是點對點網路和廣播式網路的重要區別。

8、計算機網路的效能指標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9、簡單通訊協議進行通訊的結點的資料傳輸過程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簡單通訊協議進行通訊的結點的資料傳輸過程圖的解釋:每個協議棧的最頂端都是一個面向使用者的介面,下面各層是為通訊服務的協議,使用者傳輸一個數據報時,通常給出使用者能夠理解的的自然語言,然後透過應用層,將自然語言會轉化為用於通訊的通訊資料。通訊資料到達傳輸層,作為傳輸層的資料部分(傳輸層SDU),加上傳輸層的控制資訊(傳輸層PCI),組成傳輸層的PDU,然後交給網路層,傳輸層的PDU下放到網路層後,就成為網路層的SDU,然後加上網路層的PCI,又組成了網路層的PDU,下放到資料鏈路層,就這樣層層下放,層層包裹,最後形成資料報透過通訊線路傳輸,到達接收方結點協議棧,接收方在逆向地逐層把“包裹”拆開,然後把收到的資料提交給使用者。

計算機網路體系的各個層次中,每個報文(協議資料單元PDU)都分為兩部分:資料部分(即SDU服務資料單元)和控制資訊部分(即PCI協議控制資訊),各層間傳輸資料時,把從n+1層收到的PDN作為第n層的SDU,加上第n層的PCI就變成了第n層的PDU,n層實體的服務為 n+1層所使用。

即n層為n+1層服務,n層PDU=n層PCI+(n+1層)PDU。

物理層PDU是位元,資料鏈路層PDU是幀,網路層PDU是分組,傳輸層的PDU是報文。

10、協議

協議:由語法,語義,同步三部分組成。協議是“水平的”

11、介面

介面:是同一結點內相鄰兩層間交換資訊的連線點,是一個系統的規定。每層只能為緊鄰的層次之間定義介面,不能跨層定義介面

12、服務

服務:指下層為緊鄰的上層提供的功能呼叫,他是垂直的,上層使用下層所提供的服務時必須與下層交換一些指令,這次指令在OSI中成為服務原語,分為四類:請求( request),指示(indication),響應(response),證實(confirmation)。有應答服務有四類,無應答服務只有兩類即請求,響應

計算機網路必須知道的核心知識點(一)

13、計算機網路提供的服務有三種方式分類

計算機網路提供的服務有三種方式分類:面向連線服務和無連線服務,可靠服務和不可靠服務,有應答服務和無應答服務

14、協議與服務區別

協議與服務區別:只有本層協議的實現才能保證向上一層提供服務,本層的服務使用者只能看見服務而無法看見下面的協議,即下面的協議對上層的服務使用者時透明的。協議是“水平的”,即協議是控制對等實體之間通訊的規則,服務是“垂直的”,即服務是由下層透過層間介面向上層提供的

15、SAP

SAP:服務訪問點。它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實際上是一個邏輯介面(類似郵政郵箱),但和通常所說的兩個裝置之間的硬體介面是很不一樣的。服務就是用過SAP進行提供給上一層使用的

16、計算機網路中的“透明”

計算機網路中的“透明”:意思是看不見的

更多幹貨內容請關注公眾號:“計算機基礎愛好者”

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