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就是牛年了嗎職場大搜索 2021-04-09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分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歷史發展中,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農曆,成為農曆一個重要部分。通常用“歲首”來稱呼曆法的首月首日,其實嚴格來講,“歲”是干支歷特有的概念,歲即“攝提”,又名太歲,“歲首”原始含義是攝提(太歲)的首月首日,即立春。陰曆是以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陰曆的首月首日多稱為“元朔”。“歲”和“年”,在古時是有嚴格區別的: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謂之一歲;從一月一日到下一個一月一日,謂之“一年”。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生肖轉換是以立春為界。

農曆,是根據月相的變化週期,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個月,參考太陽迴歸年為一年的長度,並加入二十四節氣與設定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農曆是在陰曆(夏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成分的一種陰陽合曆,因加入了陽曆成分,故農曆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屬陰陽合曆。純陰曆由於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執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變化。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陰曆年與陽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農曆便透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兩者年總天數相適應。太陽曆是用來標度太陽視運動的,就是一個迴歸年。農曆中稱作:歲實。立春總在公曆2月4號左右。因為公曆屬於陽曆之一,但是因為公曆是平均太陽曆,所以只能是基本上和節氣日對應,前後有時會波動一兩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