㫃【yǎn】,象形字,像有飄帶的旌旗,是旌和旗的本字。而旌、旗這二個字,都要到戰國時的簡帛書中才見到,在西周之前,旌旗就是寫作“㫃”。

㫃——漢字的字元食衣住行

《說文解字·㫃部》㫃:旌旗之遊,㫃蹇(委屈)之貌。從屮,曲而下,垂㫃,相出入也。讀若偃。古文㫃字,象形。

段玉裁注:從屮謂竿首,下垂謂遊也。

許慎和段玉裁的解釋都不對,“㫃”並不是指旌旗上的斿,而是指有斿的旌旗。

《康熙字典》將《說文解字》中的“㫃”部字都歸入了部首“方”。但是在古文字中,“方”的本義是調整方向的船舵,而跟旗幟相關的字,都應該是歸在“㫃”部。

旌旂是旗幟的總名。但古代的旗幟分得很細:

1)按照竿頭裝飾的不同,可細分為:

旌[讀若京],指旗子的竿頭,一半用五彩羽毛裝飾,一半用犛牛尾裝飾。周人是用“旌”。

旞[讀若穗],完全用鳥的五色羽毛裝飾竿頭。全羽為旞,半羽為旌。

旄[讀若毛],用犛牛尾裝飾竿頭的旗子。夏人是用“旄”。

旂[讀若旗],指竿頭懸掛有鈴的旗幟。《爾雅》:有鈴曰旂。

2)旌旗上的飄帶:

斿[讀若遊],後改寫作旒[讀若流],指旌旗上的飄帶,或邊緣懸垂的流蘇。平時把旒一組一組地編起來,用的時候再把它挑開。

“旌旗垂旒”,天子的旗有十二斿,諸侯的旗有九斿,大夫的旗有七斿,士的旗有三斿。

旆[讀若佩],垂旒的末端,有形如燕尾形的裝飾。

3)按照邦國所處方位的不同,可細分為:

龍旂[讀若旗],以交龍為徽幟,一升一降,為金路所建,九斿。以象東方的房、心二宿。

鳥旟[讀若與],以隼鳥為徽號,為象路所建,七斿。以象南方的柳宿。

熊旗,以熊虎為徽號,為革路所建,六斿。以象西方的參、伐二宿。

龜旐[讀若兆],以龜蛇為徽號,為木路所建,四斿。以象北方的室、壁二宿。

天子的旗稱“大常”,上面的徽幟是日月和升龍。

4)其他與旗幟有關的名詞和形容詞:

旃/旜[讀若氈],依竿而設,鑲嵌或繪、織徽幟所用的豎幅,也叫縿[讀若山]。後來也有說是赤色曲柄的旗。《周禮》:通帛為旃。

旛[讀若番],一種狹長而下垂的旗幟。(幟,帛長丈五,寬半幅。)

旝[讀若儈],用於釋出號令的旌旗。

旖旎[讀若椅擬],旌旗隨風飄揚的樣子。“旖旎”從風,猶婀娜也。

旚[讀若飄],今寫作飄,“飄搖”行而“旚繇”廢。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旗幟的使用規定也發生了變化。

《周禮·春官宗伯》中有「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為常,交龍為旗,通帛(純色)為旃,雜帛(雜色)為物,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王建大常,諸侯建旗,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師都建旗,州里建旟,縣鄙建旐,道車載旞,斿車載旌。

《周禮·夏官司馬》中有「大司馬」辨旗物之用:王載大常,諸侯載旗,軍吏載旗,師都載旃,鄉家載物,郊野載旐,百官載旟。

除此之外,

從“㫃”的會意字還有:

族,氏族。

旅,五百人為旅。

旋,以旌旗的周旋來指揮軍隊。

以“㫃”作意符的形聲字還有:

施,本指旗幟。

文獻選讀

《詩經·小雅·出車》:

設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出車彭彭、旂旐央央。

旐是北方的軍旗,旟是南方的軍旗,旂是東方的軍旗,旄應該是西方的軍旗。南仲班師凱旋時的隊伍,集四方之軍旗,可見其盛況。旆旆,形容眾多;央央,形容旗幟鮮明。

《詩經·小雅·車攻》:建旐設旄、搏獸於敖(地名)。……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揚起龜蛇旗和牛尾旗,到敖地圍捕禽獸去。

戰馬在昂首嘶鳴,旌旗在獵獵飄揚。

《詩經·周頌·載見》:龍旂陽陽(揚)、和鈴央央。

這是成王即位後,諸侯初次去朝見。龍旂,是東方諸侯的旗幟。

成語典故

【旌旗蔽日】以旌旗繁多,把日光都遮蔽住了,來比喻軍隊數量的眾多,陣容的雄壯整齊。

《戰國策.楚策一》:楚王遊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

【轍亂旂靡】車轍痕跡紊亂,軍旗四處倒下,士兵潰敗逃竄。

《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