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中孚鑑2018-03-26 11:02:44

李元霸和宇文成都都是隋唐演義小說裡的,那就按小說裡的來說。

李元霸和宇文成都雖然是排第一和第二,但是他們之間差的並不是一個檔次。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先看下十三傑前六位,依次是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

第一檔是李元霸,第二檔是宇文成都和裴元慶,第三是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

第二檔可以秒殺第三檔的。比如宇文成都可以秒殺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其中的任何一人。就是雄闊海和伍雲召伍天錫三人一起聯手也打不贏宇文成都。所以說二檔可以殺三擋。

而第一檔的李元霸屬於機器型的不知道累,宇文成都就不同了,他雖然排在裴元慶前面,但是每次裴元慶都能打的過他。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因為每次裴元慶出場和宇文成都大的時候,宇文成都已經和排四五六的打了好久了,體力已經消耗的差多了。所以裴元慶雖然宇文成都後面,卻能打敗他。

第二檔殺第三檔,同樣第二檔也可以殺第二檔的宇文成都和裴元慶。就如同四猛第一的羅士信可以殺四猛之一的來護兒。

就李元霸自己而言,普天下能接他一錘的就很少,而裴元慶能接他三錘,李元霸覺得裴元慶是英雄,就惜才了,饒了裴元慶沒有殺他。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而有的小說裡,能和十三傑之首李元霸一比的,也只有四猛之首的羅士信了。

當然這些都是小說裡的,只可娛樂,不可與正史較真比較的。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墨雪問心2020-10-17 02:30:02

在隋唐好漢的排行榜上,李元霸排名第一,宇文成都緊隨其後排名第二,看起來倆人似乎差距不大,但如果真要論起真刀實槍的實力,宇文成都在李元霸面前簡直就是嬰兒跟成人的對比。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比力氣

李元霸一餐鬥米,食肉十斤,天生神力,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捻鐵如泥,據說力氣大到小時候喝水經常把家裡的金銀銅鐵杯子都不小心捏碎;後又遇到異人傳授了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手持一對各重400斤的擂鼓甕金錘,在演義中罕有三招之敵。

李元霸曾經在皇帝面前和宇文成都比試過力氣,宇文成都費盡力氣能舉起一個千斤重的銅獅子,但李元霸卻一手一個,舉著兩個銅獅子在殿前輕鬆散步。一時被譽為天人!

由此,宇文成都的力氣極限也就在千斤,但李元霸舉了兩千斤還輕鬆自如,可見其力氣極限還沒有展現出來,這就相當可怕了,也難怪後來李元霸一個回合就斬殺了宇文成都,主要原因是二者力量差距太懸殊。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比戰績

四平山之戰,李元霸隨父救駕隋煬帝,一個人把三十六家反王二十三萬大軍給殺得四散逃命,三錘打傷了排名第三的裴元慶,打死了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和排名第六伍天錫。而在紫金山之戰,李元霸獨自一人殺得一百多萬軍隊屍橫遍野,嚇得李密交出玉璽,各路反王戰戰兢兢獻上降表。

這樣的李元霸,說是天神下凡也不為過。反觀宇文成都,最好的戰績也就是打敗了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三人的聯手,跟李元霸的戰績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

結合上述,縱觀整個隋唐演義評書,武將的武力值基本跟力氣大小成正比,排名前幾位的,個個都有千斤之力。而李元霸更是天生神力,在力氣方面遠遠甩開其他好漢,即使是排名第二位的宇文成都,也是差他甚遠。所以說名次並不代表實力,宇文成都最終死在半神人設的李元霸手上,也就不足為怪了!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馬上刪除!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說歷史的女人2018-04-10 23:09:42

此兵器重320斤,千年僅他使用過,殺傷力極猛,他死兵器也消失!

原創 說歷史的女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126期)

在沒有槍炮之前,人類在戰爭中使用的兵器都是冷兵器,中國古代朝代更替,戰爭頻仍,冷兵器也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進步,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比較有名氣的冷兵器有十八種,就是我們俗稱的“十八般兵器”。在這十八般兵器中,有一款兵器非常冷,叫鏜,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

那麼什麼是鏜呢?根據史料來看,鏜這款兵器最早的雛形也是槍,或者說是從槍演化改造而來。鏜的材質一般是熟鐵,就是用熟鐵打造。雖然生鐵堅硬,但是生鐵的缺陷是容易折斷。鏜的主杆與槍基本相同,唯一的最大區別是在槍頭,槍只有槍頭,但鏜在槍頭部位又進行了強化,除了那一小段鋒利的槍尖之外,兩邊分別有兩個月牙形的彎曲利刃,這兩邊彎曲的月牙利刃的作用主要是槍在刺過之後往回進行二次傷害。

鏜的出現時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隋朝已經使用,另一種說法是明代才出現這種兵器。具體是什麼時候才有,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丟給專家吧。接著我們來看看鏜的分類。

按照一些冷兵器資料來看,鏜有十一種,外加演義中的兩種,共十三種,我們先來粗略看一下正經資料中的十一種。第一種是十字钂,這種鏜在中國比較少見,或者說中國士兵將領用得很少,而日本武士則使用頻率很高。它長丈二,鏜頭分三叉,類似中國漁民的魚叉,但前端的三叉極其鋒利,所以非常適宜馬上刺殺。

第二種是雁嘴钂,顧名思義,雖然同為鏜,但這款鏜的造型明顯有所不同,它的區別當然主要還是前端的三叉,中間之叉已經從槍頭之狀改變為劍頭之狀,更鋒利,而兩邊的兩叉則如同雁嘴之狀,極為鋒利,所以既然中叉如劍,兩邊叉如雁嘴,所以也決定了它的使用主要以捅和勾為主。

第三種是雁尾钂,此款造型的鏜長約九尺,重約五公斤,三叉中兩邊的叉如同大雁之尾巴。“勾”的實用性也很強。第四種是雁翅钂,基本跟上面兩款相識,特點屬於一個小類別裡的鏜。第五種是九鳳钂,此鏜與以上不同之處很大,長度都一樣,但這款鏜有九個叉刺,類似於西遊記中豬八戒的九齒耙。

第六種是九曲钂,即三叉之中,每一叉又有三利刺。第七種是牛頭月钂,又稱“牛頭钂”。第八種是夜戰钂,因為鏜身為黑色,所以在夜戰具有優勢。第九種是陰陽钂,第十種是齒翼月牙钂。第十一種是雷震钂。

這前十一種鏜雖然出自資料,但翻遍史冊,卻很難找到使用它們的名將。所以我們今天重點看一下第十二種和第十三種,以便從另一個側面,即演義中來了解一下鏜的輝煌和威力。

第十二種鏜,叫鳳翅鎦金钂,這款鏜的使用者是宇文成都。此事蹟主要出自《說唐全傳》《瓦崗英雄傳》等演義及評書。在演義中,這件神兵有兩個重量,第一處重達320斤,第二處,在宇文成都和李元霸大戰的時候,則變成了400斤。不過根據鏜的構造來看,雖然這兩個重量都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但若是一定要取個稍微靠邊一點的資料,那麼應該以320斤為準。

宇文成都被譽為隋唐第二好漢,身材高大,書中說他有身高一丈,腰大十圍,這是許褚的腰圍啊,金面長鬚,虎目濃眉。這可不是一般的武將所能擁有的身材,這簡直就是一個天將。隋煬帝非常欣賞宇文成都,封他為天下無敵猛士。如此之猛將,再使用320斤的鏜,可謂殺傷力極其強大。當時被譽為天下第四、第五、第六好漢的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聯手都沒有打過宇文成都。其猛可見一斑。

另外關於宇文成都的出身也很傳奇,在地上人間,宇文成都的父親是隋朝的丞相宇文化及,他也就是大隋朝的一員猛將,但宇文成都卻非比常人,他的元身是商朝的聞太師,而到轉世為宇文成都的時候,聞太師已經是雷神普化天尊。所以說,宇文成都是雷神普化天尊臨凡。也難怪,重達320斤或400斤的鳳翅鎦金钂也只有神仙才能拿得動。

但宇文成都雖然武力勇猛,卻最終死於隋唐第一猛士李元霸之手,並且宇文成都死後,他的兵器鳳翅鎦金钂也隨之消失。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如果說人真的有前生今世的話,那麼宇文成都和李元霸之間的恩怨就能解釋得清。李元霸在學藝離開的時候,他的師父就特別警告過他,不能和使用鳳翅鎦金钂的人動手。但是李元霸在面對宇文成都的時候,終究是忘了師父的叮嚀,不僅和宇文成都大戰,還殺死了宇文成都。而李元霸也因此造成懲罰,被雷劈死。其中的緣故,全因李元霸是大鵬金翅雕轉世,雖然大鵬金翅雕和雷神普化天尊是師兄弟關係,但按照地位排列的話,雷神普化天尊卻是大鵬金翅雕的上司。在神佛之界,以下犯上,那就是觸犯天條,必遭天譴。李元霸之死,也就屬於正常了。

第十三種鏜,叫混天钂。在當時使鏜的除了宇文成都,還有一人,即伍天錫,也就上面所說的天下第六好漢。此人使用的混天钂是一對,重量也很嚇人,200多斤。不過書中沒有交代這200斤是指一個呢,還是指一對?不過擱在當時隋唐十八好漢中來看,這個200多斤應該是指一對。

伍天錫最刺激的一戰是和天下第四好漢雄闊海大戰,書中說這兩人打了半個月都沒分出輸贏。三國中打半天或數百回合的戰績擱在這裡一比,簡直太小菜一碟了。如此之猛的神將,最後也難逃一死,不過他的死法在不同版本的故事中結局也不同,有兩種:一種是在《說唐全傳》中,伍天錫惹惱了李元霸,被李元霸殺掉。另一種是在《興唐傳》中,伍天錫被大唐名將蘇定方暗中一箭射死。

結語:鏜這種兵器在史載中,據說清朝使用非常廣泛,但卻鮮有名將。所以總的來說,鏜能夠為人所知,還要靠宇文成都和伍天錫。雖然他們使用的鏜分別重達320斤和200多斤,明顯是虛構,而且宇文成都和伍天錫死後,他們的兵器也隨之消失了,但卻依然激發了很多小夥伴對鏜這種冷兵器的喜歡。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東北三叔2018-03-26 02:00:42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頭條號《姑妄言》作者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下《隋唐演義》這部書的價值,這樣對於理解筆者的答案很有益處。

筆者以為,

無論是從歷史價值、文學價值還是軍事價值,這本書都不高。那它為啥會有如此巨大的影響,被人一再翻拍呢?因為它有另一個賣點——娛樂價值,所以一定不要把這書當正經書看,沒事看著一樂就行了。

先說下歷史價值。

在本書中有諸多的訛誤之處,比如對秦瓊的描述,把一個只能擔當衝鋒陷陣之責的猛將,寫成了仁義無雙、文武雙全的大帥;再比如蘇定方,江夏王李道宗,在演義裡都是反派,而在真正的歷史上,這二人都是能夠獨擋一方的大將,也很有本事,也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為人也很正直。不一一羅列,太多了。

為什麼會這樣?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看《隋唐》,有沒有感覺到一絲絲《三國演義》的影子:

三國裡有劉備這個非常講究的大哥,文武兼備的二哥關羽,勇猛且魯莽的三弟翼德,還有個聰明到非人類的軍師諸葛亮。

看看《隋唐》是否也有相似的人設?

明白了這個,才會理解《隋唐》一書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靠譜的對歷史人物的扭曲了,因為他要往《三國演義》這個模式上靠,因為《三國演義》太成功了,就好比現在的文學網站,只要有一部作品成功大賣,就會調動整個網站的原創力量往那個模式上靠攏,現在叫“跟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隋唐》也是屬於跟風之作,只不過換了時代背景,換了人物而已。

《水滸》也有這個毛病,為了在宋江集團裡找出個諸葛亮式的人物,硬生生造出個吳用來,把個只有生產隊會計水平的小人物,生生打造成了諸葛第二。

這也是筆者說《隋唐》文學價值低的原因,沒有塑造出一個在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的人物。

再說軍事價值。

三國演義的軍事價值很高,把戰爭寫得相對真實,特別是那些軍事奇謀,真的很有價值,很有可操作性,甚至有傳說,滿清之所以能夠入關,憑的就是半本《三國演義》。想想袁督師是如何被皇太極用反間計玩死的,這話挺靠譜。

而《隋》則不同,或者是因為作者對於古代戰爭的真實情況瞭解程度低,或者是為了迎合民間百姓的口味而故意如此,總之水準很低,很偏離現實。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這樣的橋段在本書中隨處可見:

雙方打仗,不管多少軍隊,都要擺出許多牛叉閃閃的大將來PK,基本步驟是這樣的:

“來將通名!”

“秦瓊秦叔寶!你是何人?”

“大將新文禮!”

然後雙方開始PK,有一方輸了或掛掉了,就再換上一人,或者獲勝的一方首領直接一揮馬鞭,三軍齊衝,對方就敗了。

在本書中甚至出現了羅成這個牛掰到突破天際的人物,在金鎖山創造下了接連靠PK活捉五王的情節,這五王依次是孟海公、竇建德、王世充、高談聖、朱燦。拜託,就算想捧羅成,黑五王,也不要這麼明顯好不好!要知道人家五王也是有自尊的,何況當時唐滅王世充、竇建德可是費了移山心力的,演義裡就這麼被羅成一個人解決了,虧心不虧心!

所以,按照作者或者本書的邏輯,戰爭只能這麼打,個人武力值成為戰爭勝負的關鍵。

因此就需要出現個人武力值爆表的大將,而李元霸、宇文成都就是這種邏輯下,塑造出來的此類武將的極致人物。

以下就是筆者對問題的答案:

本書中很少有用計謀解決掉比自己武力強悍對手的例子,所以幹掉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的,只能是排名第一的李元霸。

順便說一句,這兩個人都是虛構的,李淵有個兒子叫玄霸,不過早夭,後追封為衛王。至於宇文成都,更不靠譜,宇文化及的兩個兒子都是廢物,倒是本書中的宇文成龍更像他們本人。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可能作者本人也覺得這麼寫不太好意思,就弄出個師父交待元霸,不能打死用鳳翅钂這種兵器的大將,還安排了個李元霸自己用錘砸雷,結果將自己砸死的結局。這樣即緩解了作者的尷尬,還加入了宿命論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而民間受眾最吃這一套。

否則,按照作者的邏輯和思路,李元霸天下第一,幾乎就是不死之身了。那麼後面唐朝要面對的諸多麻煩和敵人,靠李元霸一個人就全解決了,這樣是不行的。不找藉口幹掉李元霸,別人的戲份鐵定都被他搶光了,讓別人還怎麼混,讓作者還怎麼往下寫?

順便說一句,在真正的戰爭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軍隊的數量、裝備水平、訓練水平、後勤供給、軍心士氣、地形地勢甚至連天氣、風向這些都不能忽略,是一項相當複雜、相當科學細緻的系統工程。

本文由頭條號《姑妄言》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碼字不易,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就是我發文的動力!

關注按鈕在右上方,隨手點點,我心暖暖!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江暮雲2018-04-29 15:36:16

首先,作為隋唐第一條好漢的李元霸,他的武力跟其他十二條好漢相比差距是天上和地下的差距,極少有人能在他手下堅持兩個回合以上(裴元慶除外),基本上都是一交手,兵器震飛,虎口震裂流血,大敗而走。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即便是宇文成都,他和李元霸的差距也是極大的,就如嬰兒和壯漢,且看書中對兩人交手的描寫。

元霸道:“你這樣東西,與你交甚手!只消爺爺一條臂膊挺直在此,你若推得動,扳得下,就算你做無敵將軍。那成都這把無名火高三千丈,按捺不住,趕上來,一把扯住元霸的手,叫聲道:“來罷!”卻好似蜻蜓搖石柱,一動也不動。那成都又用盡平生之力一扯,只掙得渾身上下骨頭夾夾的響,莫想動得他分毫。李元霸把手一搖,撲通翻筋斗仰後一跤。

一個能使得動四百斤兵器的無敵將全力居然扯不動李元霸的只臂,如蜻蜓搖石柱。他只不過把手一搖,宇文成都撲通一聲,仰後就是一跤。如此驚人神力,又有何人可敵?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還有個例證能表明兩人之間的武力差距,就是兩人與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交戰的場景:

李元霸VS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元霸一馬衝入營來,正撞著伍雲召、雄闊海、伍天錫,三個圍攏來戰元霸。元霸大怒,把手中錘一擺,撞著三般軍器,噹啷一響,三人虎口震開,大敗而走。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反觀宇文成都,雖然戰勝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三人聯手,但卻經歷了數百回合,還把自己的氣力都耗盡了,比起李元霸,那是遠遠不及了。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

所以,雖為第二條好漢的宇文成都,面對李元霸,就如嬰兒遇見壯漢,螳螂遇見大象,李元霸殺他,不是易如反掌?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三叔推歌2018-03-27 01:45:53

宇文成都是大隋第二條好漢,使一條鳳翅鎏金钂,十分厲害,在李元霸出世之前,是大隋第一好漢,是個無敵的存在。在《隋唐演義》裡,對戰爭的描寫太過簡單化,如同兒戲,武將個人的武力值成為了最重要的指標,所以宇文成都對天下的各路高手就是各種虐,如果不是李元霸出來,他就天下無敵了,那大隋也就滅不了了。

在這本書裡,那個排行榜很權威,排在前面的,完虐後面的,極少有人能夠逆襲。我記得有一次裴元慶這個第三條好漢把宇文成都打得抱鞍吐血,也是因為宇文成都跟雄闊海、伍雲召、伍天錫打了好半天,那三個人雖然沒有宇文成都厲害,但三個一起上,群毆的威力還是蠻大的,令宇文成都精疲力盡,這才給了裴元慶露臉的機會。

還有一次,好像是在四明山,瓦崗寨的大將們,因為秦瓊與李元霸的約定,只要頭上插了杏黃小旗就是“恩公的朋友”,就打不得,平時牛逼閃閃的大將們都認了慫,只有裴元慶還算知道尊嚴為何物,說什麼也不肯,直接導致李裴二人對了三錘。

這三錘差點把裴元慶給廢了,好在李元霸是個識英雄、重英雄的人,“天下英雄沒人能擋我半錘,你連擋我三錘,也算個英雄,饒你去罷!”否則,裴三公子鐵定掛了。

所以,能幹掉宇文成都的人,只有李元霸,而且當時二人又不是一個陣營,早晚要對上,所以本書的設定,就已經決定了宇文成都必死於李元霸之手。

隋唐演義裡宇文成都排行僅次於李元霸,為何會死於李元霸之手?愛編故事的男人2018-04-11 19:30:51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嘛,很簡單啊,宇文成都雖然僅次於李元霸,但是他們兩個的戰鬥力相差極大,打個比方說吧,宇文成都戰鬥力100,但李元霸的戰鬥力可以達到1000,相差太大了,再加上宇文成都心高氣傲的不服輸,非要硬幹,他不死誰死呢